写完昨天的文章【通用汽车召回所有的Bolt EV】以后,很多朋友告诉我,对于召回和电池质量水平等问题,大家的解读不一样,不同的人(只)看到了自己想看到的东西。所以想再写一篇,补充说明我的观点。
我是这么认为的:
一、关于LG和美国车企的合作
短期内,GM和LG之间对18亿美金的费用责任划分是存在讨论的空间的,如果这事没谈好,对于后续两个合资工厂和Ultium电池合作会带来影响。但是这个事情,是不会影响整体的合作框架。
相对幸运的是福特,当然福特可能也需要关注一下北美野马BEV的电池状态,进厂参数和使用数据都是关注重点。两家主要的美国车企电池都是以软包方案为主,下一步美国电池工厂的战略方向可能是在工艺层面更加细致地更新。
经历过这么些事情,车企方面会更加明确将来在美国使用的电池要在美国生产这一方向,原本在韩国的电池生产布局,很大一部分后续会转移到美国,就近接受车企的监督。
图1 LG当前的工厂布局
顺便对不了解的读者补充一下LG的情况——目前LG主要的供应范围覆盖韩国、欧洲和美国,其中包括:
- BEV 108万台,2.596亿个电芯。(目前现代KONA的起火事故10+,GM的Bolt EV起火事故10+,大众汽车1、捷豹路虎1,大致计算可能在30+个。起火的概率为1/3万。这个数据比特斯拉21700的高一些。)PHEV 55万台,0.875亿个电芯,主要包括GM、Volvo、奥迪和吉利的插电式混动,我印象中P1.1、P2.6这个系列没有发生过任何的起火事故。HEV 115万台,一共7760万电芯,主要为现代等供应。48V 17.2万台车,1810万支电芯,主要给BMW、Volvo等企业提供48V电池。
但凡调查过中国从2015-2020年起火事故背后的车型和电芯型号分析,就可以明显对比出来两者之间的差异来。我更关注的是LG的N2.1系列后续的电芯设计。目前其高功率的390电芯系列,还没发生过问题。
图2 LG的电池数量
二、欧洲车企的选择
对于欧洲的车企来说,大众、雷诺、Volvo和捷豹三家用了大量的韩系软包电池来做BEV,中短期内不会有特别大的问题。但是从长期来看,大众和Volvo已经选定了方壳作为主要的技术路线,而雷诺和日产继续让AESC来进行扩产。AESC这家企业保持了很长的不起火记录,总体来看,我觉得无需对软包这条技术路线做更多的安全性解读。事故的根本原因,目前两家车企都是给了一个说法,到底怎样短时间内很难说清楚。
图3 欧洲车企之前主要使用这两颗电芯
图4 两颗电芯的差异
我倾向于理解,当初N2.1立项的时候,LG重点关注在能量密度这个参数,上图能看到这颗电池在设计方面做了很多挑战,所以能把能量密度做到267Wh/kg( 1/5 C),但快充速度一般(KONA、Bolt、ZOE和I-pace的快充能力都不强),放电倍率也不高。从这角度来评价,这个产品属于低成本的,是LG在BEV扩张过程中的一次豪赌。所以不可避免地,这和我们之前理解的LG的产品质量,特别是在PHEV时代的产品质量不可同日而语。
图5 两颗电芯的差异
三、国内外监管差异
针对国内外监管的差异问题,我的理解是这样的:基于主要的几个市场,日本、韩国、美国和欧洲,对于电动汽车的非碰撞起火,所持的态度都是很严格和审慎的。因为积累到一定程度,单台车造成的品牌认知损失和诉讼风险会非常高。所以我们发现,日本的AESC、松下和韩国的SDI都很谨慎。特别是SDI是在手机上是搞怕了,当时手机电池出问题后,立即在动力电池项目上减速,没有达到一定的质量水平不敢往前走。这里存在长期博弈的过程。
图6 LG的BMS也很有意思
四、软包的生存空间问题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坚持部分使用软包路线的包括GM(+Honda)、Ford、Daimler、日产雷诺、Volvo;另外,比亚迪的刀片也可以当作一种变种的软包来看,软包整体的市场需求还是存在的,只不过没有像方壳和圆柱一样变成支柱性的方向。软包最大的问题,还是单电池容量很难做大,要并联;而且在结构上做防火隔离比较难,目前国内的几家软包都在尝试软包CTP,这里也存在难度。LG的Module in Pack是不是可行,还需要时间。我觉得并不需要看衰这条技术路线。
小结:
我讨论了很多召回的案例和电池的设计,并不是想片面地下结论说某家的电池质量差(或者不差)。首先,厂商的规模和监管能力等方面的优势是客观存在的,但也要看到过往发生的事故和问题。我想说的是,目前召回机制的范围是扩大到全球的,这使得电池企业确实要准备应对风险的费用。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提高,已经对一些历史问题开始清算。用OTA限制SOC上限的做法,在美国和欧洲是有被集体诉讼的先例。补充这些说明,我只是想用更客观公正的态度来看待整体行业发展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