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创新在社会发展中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如何通过更好的STEM教育(即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育)培养高素质科技人才,也成为了当下科技教育领域的关注焦点。
对此,有着丰富STEM教育经验的IEEE高级会员,IEEE亚太区执委,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副研究员董晶博士表示:“现代科技发展还有很大的拓展进步空间,远超于我们目前的想象;因此,倡导多样性、公平性和包容性(Diversity、Equity、Inclusion,即“DEI”)对于STEM教育尤为重要,将能为年轻学生提供更丰富的认知视角,启发他们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思考,从而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导师应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
实际上,在更多元、公平及包容的STEM教育体系中,导师发挥了独一无二的重要引导作用。IEEE专家董晶博士认为,“在教育的早期阶段,学生确定一个效仿的榜样是非常重要的;而与父母的角色类似,导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年轻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导师应以身作则,为年轻学生树立一个正面的榜样形象,成为学生走向正确职业发展道路的引路人。“
在传统的教育体系中,学生多以群体为单位,通过单一的教学方式被动地接受知识,使得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往往被忽视。因此,鼓励并重视创造更多以DEI为重点的指导机会尤为重要。董晶博士表示“如同世界上没有两片一模一样的叶子,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教育不应该是单一的、一刀切的模式,导师应在教学中实践因材施教。”
营造更包容多元的学术环境
在大众的普遍认知中,科学常被认为是以男性为主导的学科。为了消除固有性别认知在科学教育中带来的局限性,董晶博士表示在其执教过程中,会有意平衡学生研究团队中的男女比例:“在头脑风暴讨论中,我常有意识地鼓励女学生从她们的角度提出观点,同时也让男学生说出他们的见解,通过鼓励双方进行平等的分享和探讨,再得出结论。”董晶博士表示,相较于单个性别(只有男性或者只有女性)的研究小组讨论得出的结论,男女性别比例平衡的小组往往可以得出更加全面、完整的更优结论。
同时,董晶博士认为,在将来的STEM教育中,可以尝试引入更加多元化的导师团队和结构,将性别、年龄、种族、宗教、文化背景等纳入考量因素,从而为科技行业及整个社会营造更加公平、友好的生态。
IEEE 专家简介
董晶博士,IEEE高级会员,IEEE亚太区执委,IEEE亚太区人道主义科技委员会主席;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杰出会员;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理事,副秘书长,女工委秘书长。董博士致力于模式识别与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生物特征识别安全等方面的研究,她主持或主要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等20余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及课题,她曾获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石青云女科学家奖,IBM Faculty Award,以及国际模式识别大会最佳科技论文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