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替代的大浪潮之下,国内阿里、华为、蚂蚁金服的巨头阵营手握最充足的弹药,PingCAP、巨杉网络等明星数据库厂商在资本的迅猛推动下,正一步一步踏入资本和技术涌动交织的沃土。
甲骨文面临严重的[腹背受敌]
数据库系统,成型于上个世纪80年代,是计算机领域三大基础软件系统之一。早期的数据库以关系型为主,甲骨文也是在关系型数据库上大杀四方,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
但是,风水轮流转,这一次,甲骨文很难再香下去了。
2010年开始兴起的云计算浪潮,真正对数据库系统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全球大型电商在起步时期都离不开Oracle,亚马逊、阿里巴巴分别是甲骨文全球、亚洲最大的客户,巨额的费用压得这些大企业都有些喘不过气。于是,他们开始纷纷寻求新的解决方案。
在权威资讯机构Gartner最近公布的2011-2021数据库管理系统全球市场格局报告里,更早向云战略转型的微软首次超越甲骨文登顶;
同时,前十名中出现了4家云计算厂商,以谷歌云、阿里云为代表的新势力表现亮眼,分列第6位和第7位,不断缩小与甲骨文、IBM之间的差距。
在2013年前后,信息安全的政策导向倒逼信息基础设施国产化加速,国内[去IOE]的潮水向甲骨文汹涌冲击。
究其原因,核心要素有三个:
①2017年开始,行业互联网化和数字化加速,数据量暴增,近两年数字经济成为国策,高并发数据需要得到处理;
②分布式、云原生等技术概念出现,变革了云技术发展,云数据库带来了增量创新而不是存量替代,云从基础设施上升到对业务的处理,从而受到认可欢迎;
③国产替代在成本和性价比和舆论导向上都占尽优势,数据库也成为了火热的[国货]。
云数据库让国产数据库实现[变道超车]
云计算的出现,让国产数据库拥有了比肩国外数据库的能力,给了中国数据库突破数据库格局的机会。
Gartner数据显示,大多数数据库收入增长都发生在云上,本地增长正逐步萎缩。
根据预测,云数据库的市场份额有望在2021年占比达到50%;2023年世界上则会有约75%的数据库跑在云端。
同样,IDC预计到2021年,年产值296亿美元的商业数据库市场会收缩20%—30%,原因是认为甲骨文无法足够快地从传统的商业数据库转向基于云的订阅模式,以实现转型。
伴随着云化、数字化浪潮在全球逐渐蔓延,我国企业打造的云数据库产品也在国际市场与行业头部公司开始了同台竞技。
在云数据库领域,国内与国外的同类产品相比,技术上已经没有任何差距,甚至在一些高并发的场景上,国产数据库更具有优势。
目前,国内以互联网厂商为背景的主流的数据库产品均实现了云化,如PolarDB、OceanBase、TDSQL、TiDB等。
国产数据库在高一致性、高可靠性等核心能力上的表现并不逊色传统的经典数据库,同时在成本上,替换国产数据库也还可为用户降低成本。
这几年随着互联网基因的厂商进入,做到了完全的国产和自主可控。资本的进入和关注,很大程度可以帮助这些厂商找到最好的人来做最好的产品。
国产数据库中小公司凭借其中立、跨云与资本加持,可能并不落下风。
资本助力下国产数据库市场规模被撬开
2020年,全球数据库市场规模达到671亿美元,中国数据库市场规模约为240.9亿元, 占比约 5.2%。
未来将继续保持增长,预计到2025年中国数据库市场规模将达到688.02亿元。
2020年全球数据库市场规模为671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全球数据库市场规模将达到798亿美元,中国的IT总支出将占全球12.3%。
预计,中国数据库市场在全球的占比将在2025年接近中国IT总支出在全球的占比,中国数据库市场总规模将达到688亿元,CAGR为23.4%。
预计到2025年中国数据库市场规模占全球数据库市场规模的13.35%,较2020年的5.2%增长8.13%。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CPU、操作系统、数据库作为基础软硬件的核心基石,对其核心关键技术的自主掌握异常关键。
在科技自立自强的大方针下,政府采购发挥着异常关键的作用,给予了自主技术发展的空间和发挥的舞台,相信在信创工程的引领下,国产数据库逐步缩小与美国数据库的差距。
今年3月,中央政府采购网发布《中国国家机关2021年数据库软件协议供货采购项目》成交公告,从入选采购名录的企业来看,除甲骨文和微软之外,其余入围的三十家企业均为本土企业。
入围的名单中,国产数据库份额占90%以上,这也意味着国产数据库产品的创新能力和价值已获得政府客户的高度认可。
去年,在很多国家云上的数据库超过了云下。比如国内阿里云的云上数据库市场份额超过了甲骨文,全球范围内AWS Aurora的市场份额也超过了甲骨文,在美国Aurora也超过了甲骨文。
国产数据库逐渐形成的[三大阵营]
第一个是以人大金仓、武汉达梦、南大通用、神舟通用等四家供应商为代表的传统阵营,依托科研院校,同时也承接科研任务;
第二个是以阿里、腾讯、华为等为代表的 IT 大厂阵营,从技术战略投入开始,在开发出满足自身需求的产品后走向市场;
第三个是以 PingCAP、巨杉为代表的独立厂商阵营,创始人均为国际数据库大厂的资深人员,以商业资本为支撑,有深厚的技术功底。
国产数据库的民族主义要做的,就是把补贴和商业资本结合起来,补贴引导资本,资本为市场负责,既要解决卡脖子的问题,又要解决发展的问题。
结尾:
所像甲骨文这样的典型闭源数据库的市场份额一直在萎缩。可以预见,一场浩浩荡荡的开源变革正在或者即将冲刷整个市场,而这之中,势必会长出新时代的公司。
部分资料参考:
雷锋网:《国产数据库,不是造富神话》
虎嗅:《被资本盯上的国产数据库》,《国产数据库的经济民族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