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助力转向系统经过上百年的发展,已经发展出HPS、EHPS、EPS、SBW等四类。目前,HPS(机械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和EHPS(电子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商用车,EPS(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则大量地运用于乘用车上,而SBW(线控转向系统)渗透率相对最低。
EPS占据乘用车市场,HPS和EHPS主导商用车市场
从中国乘用车汽车转向系统市场来看,2016-2020年EPS在中国乘用车市场的渗透率已从80.1%逐年上升至96.4%,仅有少量乘用车采用HPS和EHPS方案。相对而言,价位越高,采用EPS方案的比例也越高。
2016-2020年中国乘用车汽车转向系统市场结构
注:MS即机械转向系统(Manual Steering System)
来源:佐思汽研
另外,由于EPS体积小、耗电少、轻便灵活,是新能源汽车的首选。2020年,EPS在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份额占到了99.91%,未来这一比重有望达到100%。
HPS和EHPS由于动力十足、价格低廉,在绝大部分商用车,尤其是重型车辆上得到广泛应用。2020年,中国商用车汽车转向系统依旧以HPS和EHPS为主,其中EHPS占比40.1%。不过,随着环保趋严,HPS、EHPS不仅功耗大,且存在液压油泄露问题,不符合环保要求,二者市场份额未来将逐步被EPS所取代。
本土乘用车品牌EPS渗透率逐步提高
从中国乘用车市场EPS渗透率来看,中国与其它国家乘用车品牌EPS渗透率相比差距较大。2020年,部分国家EPS渗透率高达100%,而本土品牌为90.7%。
随着环保逐渐趋严,本土品牌将逐步摒弃HPS、EHPS这种具有污染性的转向系统。同时,由于线控转向系统渗透率提高挤压EPS的空间,预计未来几年EPS渗透率将从上升转为下降,到2026年本土乘用车品牌EPS渗透率预计在93.7%左右。
2020-2026年中国本土乘用车品牌EPS渗透率
来源:佐思汽研
跨国企业占据市场,本土企业夹缝中求生存
目前,全球汽车转向系统市场主要被捷太格特、博世、采埃孚、蒂森克虏伯、NSK、万都、日立安斯泰莫等厂商所占据。这些跨国企业通过独资或合资的方式布局中国市场,牢牢占据了豪华和合资品牌车企的供应渠道,并渗透进本土汽车厂商供应体系中。
国际主要厂商在华布局情况
来源:佐思汽研
中国本土企业目前有一百多家,但是大部分规模较小,竞争实力弱,只能供应后装市场。以浙江世宝、CAAS、易力达、耐世特等为首的几家企业竞争实力相对较强,可与跨国巨头相抗衡。如耐世特、浙江世宝通过自身过硬的实力已进入了美系、德系及日系车厂供应体系,在跨国企业的包围中争得一席之地。
各大厂商、车企纷纷布局线控转向,SBW未来可期
SBW与EPS最大的区别在于去掉了方向盘和齿条间的机械连接,采用ECU传递指令,具有反应速度快、安装方式灵活、重量轻、碰撞安全性高等优势。
SBW技术早在1950年便被提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已在英菲尼迪的几款车型上得到量产。目前线控转向还存在成本高、技术不够成熟、用户接受度低等问题,渗透率还非常低,但部分厂商及车企十分看好,纷纷在线控转向领域发力,预计未来几年将有多款采用SBW的车型量产。
相关企业在线控转向领域的布局情况
来源:佐思汽研
主要线控转向产品/技术对比
来源:佐思汽研
此外,中汽研已联合华为、百度、舍弗勒等多家企业联合编制了《线控转向及制动系统通讯协议要求及测试规范》,有利于推动SBW技术发展及在智能驾驶汽车应用落地。
目前,中国线控转向渗透率十分低,估计2020年仅为0.1%,预计未来几年渗透率将迅速增长,到2026年有望达到15%,发展前景广阔。
EPS是ADAS功能的关键实现者,SBW是完全自动驾驶的关键技术之一
汽车转向系统与自动驾驶的发展息息相关。目前EPS是ADAS功能的关键实现者,为不同等级的自动驾驶服务,可提供的典型ADAS功能主要包括APA、LDW&LKA、DSR等等。但从本质上来看,EPS转向信号还是来自于驾驶员,而SBW则来源于算法。因此,SBW可以完全脱离驾驶员而实现转向控制,将是未来完全自动驾驶的关键技术之一。
目前,部分汽车转向系统企业已开始布局自动驾驶。
汽车转向相关企业在自动驾驶方面的布局
来源:佐思汽研
《2021年中国汽车转向系统行业研究报告》目录 共210页
01、汽车转向系统简介
1.1 定义
1.2 分类
1.3 机械液压助力转向系统HPS
1.4 电液压助力转向系统EHPS
1.5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
1.5.1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分类
1.6 线控转向系统SBW
1.6.1 线控转向系统SBW结构组成
1.6.2 线控转向系统SBW路感反馈控制策略
1.6.3 线控转向系统SBW转向执行控制策略
1.6.4 线控转向系统SBW冗余设计
1.6.5 线控转向系统SBW分类
1.7 产业链
02、汽车转向系统整体市场分析
2.1 发展历程
2.2 各类产品的应用情况
2.3 市场规模
2.4 市场结构
2.4.1 乘用车
2.4.2 新能源车
2.4.3 商用车
2.5 市场主要参与者
2.5.1 全球
2.5.2 中国
2.6 竞争格局
2.7 汽车转向应用趋势
2.8 汽车转向技术趋势
2.8.1 自动驾驶与汽车转向系统
2.8.2 各企业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布局
2.8.3 中国自动驾驶发展现状——自动驾驶乘用车销量
2.8.3 中国自动驾驶发展现状——乘用车ADAS功能装配率
2.8.3 中国自动驾驶发展现状——乘用车ADAS功能装配率(分价格)
2.8.3 中国自动驾驶发展现状——LDW
2.8.3 中国自动驾驶发展现状——LKS
2.8.3 中国自动驾驶发展现状——APA
03、汽车转向系统细分市场分析
3.1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
3.1.1 市场规模测算
3.1.2 渗透率
3.1.3 市场结构
3.1.4 EPS SWOT分析
3.2 液压助力转向系统HPS
3.3 线控转向
3.3.1 线控转向与线控底盘
3.3.2 厂商在线控转向领域的布局
3.3.3 车企在线控转向领域的布局
3.3.4 车企布局案例 (1)
3.3.4 车企布局案例 (2)
3.3.5 主要线控转向产品/技术对比
3.3.6 线控转向专利申请情况
3.3.7 线控转向相关标准
3.3.8 线控转向发展难点
3.3.9 线控转向SWOT分析
3.3.10 线控转向市场规模预测
04、汽车转向系统国内企业分析
4.1 耐世特
4.1.1 耐世特产品组合
4.1.2 耐世特经营情况
4.1.3 耐世特订单情况
4.1.4 耐世特2020年产品落地情况
4.1.5 耐世特汽车转向业务
4.1.6 耐世特SBW技术
4.1.7 耐世特SBW技术发展历程
4.1.8 耐世特ADAS及自动驾驶赋能技术
4.2 浙江世宝
4.2.1 浙江世宝经营情况
4.2.2 浙江世宝产销情况
4.2.3 浙江世宝主要汽车转向系统产品
4.2.4 浙江世宝主要汽车转向器产品
4.2.5 浙江世宝主要客户
4.3 德尔股份
4.3.1 德尔股份发展历程
4.3.2 德尔股份经营情况
4.3.3 德尔股份汽车转向系统产品
4.3.4 德尔股份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募投项目
4.4 中国汽车系统股份公司(CAAS)
4.4.1 CAAS主要生产基地
4.4.2 CAAS生产能力
4.4.3 CAAS经营情况
4.4.4 CAAS主要产品(1)
4.4.4 CAAS主要产品(2)
4.5 富奥股份
4.5.1 富奥股份经营情况
4.5.2 富奥股份汽车转向系统产品
4.5.3 富奥股份汽车转向系统产销量
4.5.4 富奥股份主要客户
4.5.5 富奥股份汽车转向系统主要子公司
4.6 易力达
4.6.1 易力达公司能力
4.6.2 易力达主要客户
4.6.3 易力达C-EPS
4.6.4 易力达P-EPS
4.6.5 易力达DP-EPS
4.6.6 易力达R-EPS & S-EPS
4.6.7 易力达ECU产品
4.6.8 易力达方向机产品
4.7 浙江万达
4.7.1 浙江万达主要客户
4.7.2 浙江万达主要产品
4.7.3 浙江万达主要子公司
4.8 江门兴江
4.8.1 江门兴江主要客户
4.8.2 江门兴江主要产品 (1)
4.8.2 江门兴江主要产品 (2)
4.8.2 江门兴江主要产品 (3)
4.9 豫北转向
4.9.1 豫北转向发展历程
4.9.2 豫北转向主要产品 (1)
4.9.2 豫北转向主要产品 (2)
4.9.3 豫北转向主要客户
4.10 江苏格尔顿传动有限公司
4.10.1 江苏格尔顿发展历程
4.10.2 江苏格尔顿主要产品 (1)
4.10.2 江苏格尔顿主要产品 (2)
4.10.2 江苏格尔顿主要产品 (3)
4.10.2 江苏格尔顿主要产品 (4)
4.11 万安泵业
4.12 山东先河悦新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4.13 南京东华智能转向系统有限公司
4.14 江苏罡阳股份有限公司
4.14.1 江苏罡阳汽车转向系统业务
4.14.2 江苏罡阳主要汽车转向产品 (1)
4.14.2 江苏罡阳主要汽车转向产品 (2)
4.14.3 江苏罡阳主要合作伙伴
4.15 江苏南阳耐斯摩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4.16 德孚转向
4.16.1 德孚转向汽车转向业务
4.16.2 德孚转向主要客户
4.17 湖北三环
4.17.1 湖北三环竞争实力
4.18 拓普集团
4.18.1 拓普集团汽车转向相关业务
05、汽车转向系统国外企业分析
5.1 捷太格特
5.1.1 捷太格特发展历程
5.1.2 捷太格特经营情况
5.1.3 捷太格特汽车转向系统业务
5.1.4 捷太格特EPS产品
5.1.5 捷太格特液压转向器及其他组件
5.1.6 捷太格特SBW技术
5.1.7 捷太格特基于SBW打造的概念车
5.1.8 捷太格特生产基地分布
5.1.9 捷太格特在华发展
5.2 博世
5.2.1 博世经营情况
5.2.2 博世汽车转向系统业务
5.2.3 博世主要EPS产品
5.2.4 博世转向控制单元
5.2.5 博世Servolectric® Fail-operational
5.2.6 博世线控转向
5.2.7 博世在华发展
5.3 日本精工
5.3.1 日本精工经营情况
5.3.2 日本精工汽车业务
5.3.3 日本精工汽车转向业务
5.3.4 日本精工汽车转向相关产品
5.3.5 日本精工SBW技术(FFA·RWA)
5.3.6 日本精工在华发展
5.4 日立安斯泰莫公司
5.4.1 日立安斯泰莫全球布局
5.4.2 日立安斯泰莫主要客户
5.4.3 日立安斯泰莫业务布局
5.4.4 日立安斯泰莫经营情况
5.4.5 日立安斯泰莫汽车转向业务
5.5 韩国万都
5.5.1 韩国万都全球布局情况
5.5.2 韩国万都经营情况
5.5.3 韩国万都汽车转向业务
5.5.4 韩国万都Freedom in Mobility
5.5.5 韩国万都在华发展
5.6 蒂森克虏伯
5.6.1 蒂森克虏伯经营情况
5.6.2 蒂森克虏伯汽车业务全球布局情况
5.6.3 蒂森克虏伯汽车转向业务
5.6.4 蒂森克虏伯在华发展
5.7 KYB
5.7.1 KYB全球布局
5.7.2 KYB经营情况
5.7.3 KYB转向系统业务
5.7.4 KYB运用在英菲尼迪Q50的线控转向系统
5.8 采埃孚
5.8.1 采埃孚经营业绩
5.8.2 采埃孚See-Think-Act发展战略
5.8.3 采埃孚汽车转向业务
5.8.4 采埃孚后桥转向AKC
5.8.5 采埃孚后桥转向AKC 2.0
5.8.6 采埃孚在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