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芯片皇冠上的明珠——智能手机SoC(手机中包含CPU、GPU、基带等最核心功能芯片的集成芯片)领域,长期以来都是被美日韩及中国台湾企业产品所占据,比如苹果的A系列芯片,小米、OPPO、VIVO们使用的高通骁龙芯片、联发科天玑芯片,三星自己使用的Exynos芯片。
一直到2015年以后,随着华为智能手机的崛起,华为海思自研的麒麟芯片才帮助国产品牌抢占了一部分手机SoC市场,华为也因此被视为“民族品牌”。
不过,随着美国彻底断供华为,麒麟芯片在库存耗尽后,已经无法继续生产。而在这样的背景下,21年一季度国内智能手机SoC供应商市场份额排名中,却突然有一个国产品牌异军突起,这就是紫光集团旗下的紫光展锐(下图中UNISOC)。
根据手机中国CINNO Research最新发布的《中国手机通信产业数据观察报告》显示,21年5月,紫光展锐首次进入中国手机处理器芯片市场前五,同比增长超 6000%。
而在“618”期间,搭载紫光展锐芯片的多款手机平板产品更是夺下多个销量榜单冠军。虽然这些产品型号普遍是千元左右的低端机,不过就算是麒麟或者联发科也是给山寨机做廉价芯片起家的。
紫光展锐近期亮眼的表现,让普通大众第一次知道了原来除了海思,国内还有这么一个能打的芯片品牌。
不过,就在看起来似乎一片大好的形势下,近日,紫光展锐的母公司紫光集团突然传来不好的消息:紫光集团竟然有破产重整的风险了。
紫光集团官网公告,2021年7月9日,集团收到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送达的《通知书》,主要内容为:相关债权人以集团不能清偿到期债务,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具备重整价值和重整可行性为由,向法院申请对集团进行破产重整。
上海证券报
具体来说,就是紫光集团的一个债主——徽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由于紫光集团欠债不还将其诉诸法院,要求对其进行破产重整。所以紫光集团这次属于“被”破产。
那紫光集团为什么会陷入如今的困境呢?
主要在于紫光拓展业务的模式,简单来说可以用三个字来形容:买买买。
比如上面提到的做手机芯片的紫光展锐,紫光展锐的前身是留美中国科技人员团队创建的手机芯片研发公司展讯,这家公司的芯片曾经也拿下过很多知名手机品牌的芯片订单,并且在纳斯达克上市,后来被紫光收购,最终成为今天的紫光展锐。
再比如由华为和美国企业3Com两个通信设备大佬共同创立的新华三(H3C),在ICT设备市场地位不说能和华为、中兴、烽火等平起平坐,也起码可以上一个牌桌。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其实H3C目前也已经被紫光集团砸钱拿下,要知道H3C可是国内交换机市场份额第一的角色。
还有曾经欧洲的内存芯片之光奇梦达,曾经是全球第二大的DRAM公司,但后来经营不善破产后,先是被浪潮收购,后又被转售给紫光集团,更名为紫光国微。紫光国微目前已经在国内上市,近期随着芯片股全面爆发也迎来了股价的迅速拉升。
另外,还有法国微连接器、RFID嵌体及天线龙头公司Linxens(立联信),立联信微连接器产品在电信卡和银行卡全球市场份额占比均超过50%,RFID嵌体与天线年出货量可达7.7亿个。该公司也被紫光集团以22亿欧元的价格拿下。
除了以上这些公司,紫光曾经还试图收购过大名鼎鼎的西部数据、美光。要知道西部数据在硬盘领域,美光在存储芯片领域,都是到今天也在全球市场能数一数二的公司。除了直接并购外,紫光集团也投资创立了很多科技企业,这里面最出名的要数长江存储,这家成立于2016年的企业被视为中国未来有可能向存储芯片传统强国日韩发起冲击的希望之星。
2020年Q4,长江存储的NAND芯片已经占据全球NAND市场超过1%的份额,排名全球第七,虽然较前面的日韩企业差距较大,但毕竟长江存储才成立没几年,已经算是进步明显了。
截至目前,紫光集团纳入公司合并范围的各级子公司已经达到600家左右。而正是由于不停的“买买买”,使得紫光集团出现了严重的债务危机。原因很简单,无论是买公司还是投资设立公司,钱砸出去后,都需要漫长的时间才能收回现金。而为了投资,紫光集团四处举债,而债务的期限又普遍不会太久。这就是所谓的“短贷长投”,导致的结果就是虽然紫光集团旗下企业经营稳健、甚至在今年芯片荒的背景下利润大增,但紫光集团用来买这些企业借的钱却依然还不上了,原因就是买完企业后钱都成了固定资产,而还债需要的则是流动资金。
不过,如果说紫光集团这就要破产了,那绝对就是危言耸听了。
因为紫光集团与其他一些因为盲目并购最终破产的企业不同的是,紫光收购的绝大多数还真都是不错的企业,或者说叫做优质资产,而且收购的企业都能比较顺利的融入其整体框架——半导体芯片业务和云网业务。所以,紫光集团不是瞎收购,而是盯着ICT领域内的优质企业收购,与自己其他业务协同发展,互利共赢。走到今天这个地步,用一句最贴切的话来形容,就是“步子迈太大,扯到蛋了”。
但是,还是那句话,紫光集团的旗下的企业,有太多值钱、优质的企业了,比如还未上市的紫光展锐,估值已经超过500亿,据悉已计划今年年底在科创板上市,因此,这些优质的资产,是有很多外部投资者愿意拿钱来投资的,这样流动资金就来了。所以,所谓的“破产重整”,核心在于“重整”而不是“破产”,而重整的最终目的,按照《商法学》的定义,则是对可能或已经具备破产原因但又有维持价值和再生希望的企业,经由各方利害关系人的申请,在法院的主持和利害关系人的参与下,进行业务上的重组和债务调整,以帮助债务人摆脱财务困境、恢复营业能力。所以,紫光集团这次危机并不是什么灭顶之灾,而更像是是一次“洗澡”。由清华大学创立的紫光集团,最终也大概率不会走其老伙计北京大学创立的方正集团彻底破产被接盘的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