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共享单车、快递、外卖的高度普及给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但同时不文明和违法骑行也带来了安全隐患,据统计在上海交通事故中有超过50%都与非机动车有关,例如,电动两轮车驾驶时不戴头盔、闯红灯、骑行中接电话看手机、把未成年小孩放在车前骑行等等;除此以外,拼装电池、屡禁不止的楼道充电、飞线充电等引发的火灾事故也屡屡发生。
如果说《新国标》的出台是为了更好地规范电动自行车行业的行业标准,约束杂牌厂家和排除不良产品,以及淘汰铅酸电池,鼓励推进“锂电化+智能化”的应用。(有关“锂电化+智能化”的介绍点击查看→ Cat.1模组为两轮电动车“锂电化+智能化”全面加速)
那么,以下监督非机动车的新条例则将在《新国标》基础上加强安全管理,加大对交通文明建设与管理的力度。
今年5月1日起《上海市非机动车安全管理条例》已经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即将全面实施。管理条例的重点包括:
强化快递、外卖等网约配送行业电动自行车交通安全管理;设定了快递企业、电子商务平台企业和其他相关企业的安全管理责任;
市和区人民政府加大对已建成的住宅小区非机动车集中停放及充电设施建设的投入,推动非机动车集中停放场所及充电设施;鼓励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新建、改建、扩建非机动车集中停放场所及充电设施。
条例中涉及的不规范充电场景存在一定的普遍性。比如,在一些社区,沿街门面的商贩往往拉出长长的拖线板;一些老小区里,居民从楼上“飞线”充电成了无奈之举;一些外卖快递的网点,拖线板接着拖线板,七八个电瓶同时一起充电。
条例实施后,居民、骑手、商贩将如何解决日常的充电需求?
共享充电柜、换电柜成为一种全新的解决方案
对于外卖、快递骑手来说,《新国标》实施后他们将面临很多难题,骑手们一贯使用拼装大容量、高电压电池都被列入禁止之列,这意味着,骑手们需要准备更多的电池随时换着用,许多小区不允许外卖骑手在家充电于是骑车们只能带到餐厅门口去充电,有时候餐厅也不让充。
对于电动两轮车用户来说,小区管得严不允许住户将电瓶带进室内充电;也有用户安全意识比较强,担心回家充电发生意外。
无论是外卖、快递骑手还是一般用户,共同的需求就是为电池找到安全的充电方式。于是作为集中充电管理的有效补充,形似快递寄存的电池共享充电柜、换电柜现身在城市的社区和配送站点,为居民和骑手提供安全、智能、便捷的电池解决方案。
1. 省时,安全,续航,适应外卖、快递从业者需求
骑手手指敲击换电柜上方屏幕,屏幕下方的10个格子内是否有电池、当前容量多少一目了然,接着手机扫码登录。于是空闲的电池格仓门弹开,把要充电的电池塞入格子内确保电池上的充电口与格子内的充电头插紧,屏幕上就会显示检测到电池和剩余的电量,关上仓门,随即另一格仓门弹开,格子内有一块电池,屏幕显示已充了86%的电量,骑手拉出这块电池,塞入电瓶车踏板下方电池槽内,从停车到换好电池前后不过1分钟。
外卖、快递骑手们再也不操心充电的事情,日常跑单完全离不开换电柜,骑手说 “我已经习惯使用换电柜内的电池,每天要换三四次”,“就因为有这个柜子我才愿意跑单”。
智能换电柜不仅能解决快递、外卖从业者的充电需求,而且过温、过载、漏电、防雷击、自动灭火系统等装置,来保障电池充电的安全,解决安全隐患问题。
2. 车电分离,智能化和可视化为集中充电管理提供新思路
除了换电柜,还有提供充电服务的智能充电柜,则是满足了自备电池的用户。用户通过手机扫码后将自己的电池存入柜格中充电,待充满后再取出。
智能充电柜不仅具备高温报警、过载保护、漏电保护、自动灭火等多项功能,有效保障充电安全。并且这些充电柜和公安、消防物联网、社区综合治理平台等联网,实现电动车充电安全管理的智能化、可视化。
在一些不具备集中充电点改造的老旧小区,智能充电柜作为电动两轮车集中充电管理的有效补充,通过“车电分离”的方式,进一步降低火灾隐患,减少灾害损失。
M5700龙尚科技Cat.1无线通讯模组 具有数据实时上报与回传,以及定位等功能可将电池BMS和换电柜采集到数据信息上传到服务器平台,对换电柜运营者来说,4G联网的换电柜可以实时监管电池状态,一旦监测到温度等异常情况将及时断电,维护人员前往指定地点维修;同时对电动两轮车使用者来说,4G网络采集到车辆的位置后将附近的换电柜信息推送到用户手机来实现里程续航。
龙尚科技成立于2005年,是物联网模组与解决方案的领跑者,在5G、人工智能多领域应用场景持续获得技术突破,包括智慧城市、智慧教育、智慧交通、智慧共享、智慧工业等。龙尚科技持续发挥技术,质量和服务上的优势,为电信运营商、企业、厂商在“智能化”道路上全面加速发力,提升更大市场份额。
龙尚科技提供5G、eMTC、NB-IoT、LTE、TD-SCDMA、CDMA1X/EVDO、WCDMA、GSM/GPRS/EDGE全系列无线通信模组以及基于无线通信模组的物联网应用解决方案。目前,公司产品与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 140 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于全球 1/3的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