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星计划,您可以享受以下权益:

  • 创作内容快速变现
  • 行业影响力扩散
  • 作品版权保护
  • 300W+ 专业用户
  • 1.5W+ 优质创作者
  • 5000+ 长期合作伙伴
立即加入
  • 正文
    • 快充江湖各自为战
    • 快充行业进入拐点
  • 相关推荐
  • 电子产业图谱
申请入驻 产业图谱

华为小米OV手机四巨头牵头统一快充技术制式,全球快充标准要变天了?

2021/06/21
280
阅读需 9 分钟
加入交流群
扫码加入
获取工程师必备礼包
参与热点资讯讨论

近日,电信终端产业协会发布了《移动终端融合快速充电技术规范》,旨在制定移动终端的融合快速充电标准,推动各个快充协议之间的兼容。

在办公室摸了一天鱼,临近回家发现手机显示电量不足,着急下班却又害怕路上手机突然关机。当你庆幸拿着从同事那里借来看似插口一样、外观无异的快速充电器心满意足的插入手机等待“满血复活”之际,却发现同事保证的“充电五分钟,通话两小时”在你的手机上突然就不灵了。

在快充技术日益流行的今天,哪怕只是一台千元机,商家也恨不得要拿快充说事。然而,鉴于不同手机厂商拥有各自的快充协议,导致不少不明所以的消费者在换用其他品牌手机充电设备后,难免会质疑其快充能力的真假。

针对这类情景,今年5月28日,电信终端产业协会发布了《移动终端融合快速充电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旨在制定移动终端的融合快速充电标准,推动各个快充协议之间的兼容。

 

快充江湖各自为战

快速充电真正走进消费者的认知领域其实时间不算太长,而手机厂商真正开始探索快速充电技术则是在智能手机广泛普及之后。不像功能机时代,手机功能单一,智能手机将社交、娱乐、购物、出行、住宿、饮食全部“搬进”我们手中的这个小方盒内,为消费者带来智能化体验的同时,自身功耗问题也逐渐凸显。

然而,手机电池电量从功能机时代的几百毫安到如今的几千毫安,受制于智能手机整体设计,包括体积大小等因素制约,已经达到了天花板,只在电池上下功夫已经很难突破,因而手机厂商自然而然将视线转移到充电技术上,“曲线”解决智能手机用户的电池续航痛点。

2015年OPPO推出首款主打快速充电的R7系列手机,以一句简明扼要又朗朗上口的广告语——“充电五分钟,通话两小时”,瞬间洗脑全国消费者,即便时至今日一提起快速充电,不少人脑海中首先想到的也还是OPPO。

OPPO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快速充电技术行业的发展,随之后来的快速充电军备竞赛也逐渐在手机厂商间展开。本周,从华为剥离出来的荣耀发布了自己的第一款系列手机——荣耀50,其中一大亮点便是快速充电能力。荣耀姜海荣形容搭载100W快充的荣耀50 Pro的充电能力时称,“仅需要煮一杯咖啡的时间”。

最早发力快速充电的OPPO如今也仍然领先行业,在今年5月发布的OPPO K9中,OPPO直接将65W超级闪充普及入内,让快充技术一脚油门下沉到了2K价位里,而K9也因此从一众同等价位机型中脱颖而出。除此之外,OPPO还在去年刷新了手机充电记录,推出了125W超级闪充,5分钟就能把4000毫安的电池充至41%,20分钟充满。

与此同时,后来居上的小米在小米9之后的机型中,也将快速充电技术发挥的淋漓尽致,到去年小米至尊纪念版发布,小米已经搭载了120W有线秒充。在今年初,小米更是发布了80W无线秒充和隔空充电技术,显示小米在快速充电领域已经走到了行业前列。

可以说,终端快速充电技术随着终端发展而得到迅速推广,并且国内行业厂商更是在充电速度、充电安全、充电智能管理等各个方面处于全球领先水平。然而,发展是一方面,挑战也是一方面。

快充产业迅速发展,也暴露出长期存在的协议互不兼容问题:不同品牌终端和适配器之间不能有效识别,只能实现较低功率的充电。用过多个品牌手机的消费者一定深有感触,当使用具备快速充电能力的A品牌手机的充电器给B品牌手机充电时,就无法体验到快充效果,如果想要在公司和家里同时享受快充技术,一个办法是随时携带充电器,另一个办法就只能购买一个相同的原装充电设备。

由此带来的问题显而易见:其一,用户快充体验受到很大的制约和限制,不兼容问题成为用户的一大痛点;其二,由于充电标准不统一,导致产业链上下游厂商研发通用快充电源芯片和配件的风险和成本相对高昂。技术制式的不统一也将妨碍终端绿色能源和循环经济的长期发展。

快充行业进入拐点

5月28日电信终端产业协会发布的《规范》,将被视为国内快充行业的拐点。

《规范》旨在面向用户需求,制定移动终端的融合快速充电标准,解决互配快充不兼容问题,并作为快充技术长期演进的基础,促进厂商快充技术在行业内现有终端的互通使用,同时指导和规范设备制造商(上下游产业链)的产品研发和生产,从而为终端使用者创造快速、安全、兼容的充电使用环境。

本次发布的《规范》由信通院、华为、小米、OPPO、vivo牵头发起,并且已经获得了荣耀、矽力杰瑞芯微、立辉科技、昂宝电子、电酷网络等多家终端、芯片企业和产业界伙伴的大力支持。

根据相关报道来看,这一事件的难能可贵之处在于标准开发过程中,华为、小米、OPPO、vivo等头部厂家打破了固有的技术思维定式,以快充兼容为目的,带头制定面向移动终端快速充电的统一技术制式,来适配产业生态的长期发展需求,这也将带来三方面的好处:

首先对于产业链而言,充电器的设计变得简单,不再用考虑兼容多种协议,设计充电IC的厂家也可以针对性的开发IC芯片而不用顾虑下游厂家的复杂协议需求。从充电器的设计来看,一定程度减小了设计难度;从成本方面来看也极大减小了成本的投入;

其次对于消费者而言,无论使用华为、小米还是OV、荣耀,只需要一个充电器即可,而无需重复购买不同品牌的充电设备才能保证在家、在办公司都享受到快速充电,简而言之,体验更好,同时也更省钱;

最后对于绿色环保而言,此前苹果就已经宣布自iPhone 12起不再标配充电器,原因是为“绿色环保”做贡献,随后国内一众当初嘲讽苹果的手机厂商也开始纷纷效仿。而这次快充行业大变革,无疑将直接对环境保护起到作用。

目前,《移动终端融合快速充电技术规范》仅从各家终端厂商快速充电技术兼容性方面进行改善,并不会就此消除各家快充技术的优势,比如各家充电峰值功率仍未统一,快速充电方式(有线、无线、隔空)各有千秋等,因而也仍然期待各家厂商推出新的充电“黑科技”。同时,在规范效力不断扩大下,也希望借助国内产业优势,推动标准向行标、国标甚至国际标准转化。

华为

华为

华为创立于1987年,是全球领先的ICT(信息与通信)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提供商。目前华为约有19.7万员工,业务遍及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全球30多亿人口。华为致力于把数字世界带入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让无处不在的联接,成为人人平等的权利,成为智能世界的前提和基础;为世界提供最强算力,让云无处不在,让智能无所不及;所有的行业和组织,因强大的数字平台而变得敏捷、高效、生机勃勃;通过AI重新定义体验,让消费者在家居、出行、办公、影音娱乐、运动健康等全场景获得极致的个性化智慧体验。

华为创立于1987年,是全球领先的ICT(信息与通信)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提供商。目前华为约有19.7万员工,业务遍及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全球30多亿人口。华为致力于把数字世界带入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让无处不在的联接,成为人人平等的权利,成为智能世界的前提和基础;为世界提供最强算力,让云无处不在,让智能无所不及;所有的行业和组织,因强大的数字平台而变得敏捷、高效、生机勃勃;通过AI重新定义体验,让消费者在家居、出行、办公、影音娱乐、运动健康等全场景获得极致的个性化智慧体验。收起

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

电子产业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