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赛单位:上海理工大学
参赛队伍:小翼同学队
参赛作品:《与增强现实交互的智能语音早教系统》
作者姓名:樊鸿亮、谢兴豪、刘海洋
获奖等级:第十五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平头哥企业命题特等奖
初识研电赛
去年年初我还只是一个大四的学生,由于突然爆发的疫情,我当时只能在家完成本科最后的毕业设计工作。在此之前我对研电赛的了解很少,连参见市级比赛的经历都没有,有幸能够参加这次比赛也是一个巧合。在本次研电赛开赛之前实验室的学长像往年一样五人一组分好了队伍,却没想到这次的比赛要求是三人一组,因此重新分组就有了空位,而我刚好把握住了机会接受了学长的邀请。我对电赛的第一印象:控制小车走就是电赛,但当我开始深入了解研电赛的时候我才意识到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也可以说是热爱创新人士的俱乐部。
组队波折
作为一个后来者我与学长只有一面之缘,我自身的知识和技能储备也有不足,队员们无法面对面交流也给项目的进展带来了挑战。在本次比赛中我负责上位机的搭建和上位机与语音模块、云端数据库之间的信息交换,可以说我的工作是最需要进行面对面交流的,即使在这种条件下我们最终还是一步步按照日程表完成了比赛。我们最开始选择的题目主要是以技术竞赛为主,但考虑到我自身能力的不足及时调整了方向,改成以企业命题为主,在作品完善的过程中也更加注重商业价值的挖掘。
学习中成长
当时我对上位机的编程不能说是不太熟练,只能说是一窍不通,上位机的概念对于我来说也是既熟悉又陌生。没有参加比赛的经验,一切都只能从头开始学习。这不禁让我想起了近些年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我国进行技术封锁,我国想要获得技术成就和科学进步同样都要从头开始,才会有了如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局面。我国的发展之路十分艰难坎坷,正是有着无数先行者开辟前方道路,如今的我们才能最好的环境中开拓创新。编程语言选择的是近年来比较热门的Python,比赛的时间很紧张,想要系统性的学习显然是不可能的。我只能一点点地向学长们请教,从界面显示到串口通信再到与云端数据库互联沟通,最后将实现的功能模块拼接起来就成了最后的作品。
初赛滑铁卢
在上海赛区初赛前不久我们才聚齐了队伍,此时作品已经是完成体了。虽然还有部分功能没有完全实现,但当时我们的任务主要就是完成答辩。由于疫情的原因,初赛答辩改为线上答辩,因此留给作品展示的时间就很有限了,如果失误一次就很难有机会重新展示了,必须要让作品一致保持最佳状态。在平时开发作品时我们都是使用市电直接供电,为了在答辩时更好地展示作品我们临时采用锂电池供电,却没想到供电电压不稳导致语音模块在关键时刻重启,导致打乱了答辩的节奏。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当时的专家评委对于我们的赛题出发点产生了质疑,我们的作品是基于与增强现实交互的智能语音早教系统,但评委老师认为“早教”是一个伪命题,学术中不存在这个概念。这时仿佛我们几个月的努力都白费了,但我们也没有就此放弃,反而坚定来年一定要取得好成绩的决心。
喜讯传来
虽然我在答辩时的表现并不好,但依然期待能够有个好成绩,来给几个月的努力和汗水画上圆满的句号。但现实是残酷的,没过多久我们就收到了“成绩单”,如预期那般我们被淘汰了没能进入技术类竞赛的决赛,早早地结束了本次的研电赛之旅。在接下来的几天内我一直很自责,因为作品一直主要是由我来调试的,我要为这次失利负责。此时的我几乎忘了我们选择的是企业命题,本就明白自己的技术不如别人,我们只能静待企业给出的“成绩单”。就在我的情绪达到最低谷的时候,忽然看到队长在群里发的企业专项赛获奖名单,出乎意料的是我们的队名竟然出现在了特等奖的位置,同时也受邀前往南京出席决赛展示作品,也有了宝贵的机会一睹决赛选手的风采。从柔性电路板到智能机器人,从人脸识别到无线电追踪设备,这一切的一切都那么令我感到新奇与神往,更加坚定我想要来年再战与他们同台竞技的信念。南京之旅很快就结束了,我又重新回到了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虽然比赛结束了,但是创新没有结束,只要我们都做自己的东西,总有一天我们中国的科学和技术都会走在世界的最前沿。
后记
我深知自己可能没有资格给大家提出建议和意见,但是我还是有一些通过这次比赛的收获与感悟要分享给大家。
第一,要对自己的水平与能力有清楚的评估与认识。没有金刚钻就不揽瓷器活,不要做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情,硬着头皮去做最后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比如技术能力高超和知识储备充足的人可以主做技术类竞赛;而头脑灵活善于发现不同的人可以选择主做企业命题,充分挖掘产品的商业价值也能获得成功。
第二,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放弃希望,坚持才能胜利。想要创新就要接受不断的失败,再失败最后必然能获得成功。
第三,做好项目计划。计划表做得越细越好,按时完成每一个安排好的任务,才能最终完善作品的所有功能。人都是有惰性的,比起在电脑前一直工作大家都更想要舒舒服服地躺在床上,最后就会导致不能按时完成作品,所有的努力都会白费。
第四,及时与指导老师沟通,遇到自己和队友不能解决的问题,最好能第一时间去请教指导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