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那些希望通过智能物联网技术提高生产和运营效率的企业而言,一个长期的困扰是:如何让自己的设备实现数字化和智能化。原因在于,从消费物联网到产业物联网,越来越多的应用场景需要云、网、边、端的融合。然而,不论是上游的芯片、模组或设备供应商,还是下游的企业用户,面对碎片化的应用场景,都难凭一己之力,开发出从云到端的整体方案,这一问题成为虽发展多年却仍然难以大规模落地的物联网产业的主要痛点。
就打破这一瓶颈而言,物联网云平台似乎是一条捷径,通过IaaS、PaaS和SaaS等结构化的产品和服务,云平台可以有效组织并实现针对应用场景的方案,连接起多方利益,并构造出闭环生态圈。阿里、华为、百度、腾讯这些大的云平台,都提供从计算、存储、数据库到AI、AIoT以及云和行业应用的一系列产品和方案,阿里和华为还推出了自己的操作系统来构建底层的基础。不久前在美上市的以垂直场景应用的PaaS服务拉动硬件销售的涂鸦智能更是一时风光无二,市值过百亿美元。
不过,资本市场对物联网云平台服务价值的肯定并没有在规模化市场应用的回报上得到体现,一个现状是,在解决了物联网设备数字化的问题后——尽管还有很多传统设备的数字化进程依然有待推进——智能化依然是落地难的问题。阿里云智能IoT事业部总裁库伟认为,虽然到2030年全球物联网设备会超过1500亿台,其中智能化设备将超过60%,但眼下情况并不乐观——2019年全球产生了120亿台物联网设备,其中智能化设备还不到1亿,这些设备只是解决了互连和上网,依靠简单的指令进行控制。
常常可以见到这样的情况,那些具有语音功能的设备,其语料和业务逻辑是本地固化的,产品迭代升级的开发周期通常比较长,而如果企业希望实时掌握自己产线设备的健康状况,往往要花费很高的管理成本。库伟认为,物联网设备智能化创新主要面临四个挑战:开发成本高和效率低、设备在线比率低、设备服务化转型难和数据安全威胁。
显然,尽管各类大小云平台已经提供了IaaS、PaaS和SaaS等诸多资源,但端和云资源之间仍然缺乏协同,这正是智能物联网大规模落地的瓶颈,这种情况在2B的产业端尤其明显。与消费互联网从云、无线连接到终端的体系不同,产业互联网的基础设施还包括设备端和边缘端,整个智能化物联网系统有赖于云原生基础设施,这一基础设施由三个重要部分构成:一是由安全、弹性计算、存储和网络以及各类云构建的软硬一体化的基础设施;二是以标准化云计算容器界面为支撑的容器调度和管理;三是以开放的云原生抽象的云原生应用管理和服务管理,以及开发界面上移、复杂性下沉的云原生应用架构层APP开发为内核的应用架构和管理层。
简而言之,一个智能化的物联网体系,需要云端一体化(协同架构)的平台来支持,这一平台能够提供物联网云、端和运维的服务,其中云服务要具备数字行业引擎、开放能力、数据分析、数据存储和物连接能力;端服务则要具备从操作系统、微内核、小程序到HaaS和AI模组的支持能力;在运维服务上,则主要是能够提供在线故障定位和推送、在线OTA和AIOps智能运维的能力。
Cloud AIoT Native是阿里云不久前推出的一个平台级服务产品,它显示出阿里云推动智能物联网大规模落地的雄心,即通过云原生技术,在设备端和边缘端提供了软硬一体的芯片模组、在云端提供丰富的服务,对智能设备的开发、运行、运维提供全链路的创新支持,以一个完整解决方案的形式缩短企业实现智能物联网的路径。
作为一个云端一体的AIoT服务平台,Cloud AIoT Native在端侧架构中(设备和边缘)搭建了从不同内核架构的计算芯片,到包括ALiOS Things在内的操作系统层,再到支持各类原生应用、小程序、AI以及边缘AI、端边和边云协同框架的应用服务层的资源。此外,在云端架构、扩展云服务和应用DevOps三个单元中,基于底层共同的云原生架构,搭建了包括管控、数据服务的企业物联网平台、智能语音和视觉服务、存储和各类应用开发服务的资源。
“Cloud AIoT Native实现了智能物联网的开发、运行和运维的协同,是服务未来十年硬件创新的一整套工具。”阿里云AIoT产品总监何云飞解释,“它通过云存储和云数据库扩展了端侧的容量,通过安全芯片和物联网安全中心提供了端侧安全性保障,通过AIoT模组、ALiOS Things和AI服务实现了端侧设备的智能化,通过低代码开发和业务逻辑配置资源提高了端侧系统的开发效率,通过日志轨迹和设备监控分析的服务降低了端侧设备的运维成本。”
以洗车机为例,传统的洗车机采用了PLC控制系统,这种系统的缺点就在于需要大量的运维人员,而如果要升级智能化,需要购置大量的升级硬件。而现在利用Cloud AIoT Native,只需要30天和2个工程师就能完成一套基于云的智能无人洗车机。企业通过预置AliOS Things的集控模组,实现与云端服务快速打通,工业级AIoT控制器可以大幅降低硬件智能化开发时间,而设备数据上云,可以让工程师快速完成云端服务,设备只需花极短的时间和极少的开发费用,就完成了从传统PLC控制系统到智能数字化系统转型,另外在后续升级和运维工作中,可以不必购入专用升级设备,直接云端推送迭代,实现便捷远程运维,大大降低了运维成本。
何云飞认为,由消费需求升级、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推动的企业提高生产效率的需求拉动智能物联网为特征的工业4.0来到一个全面启动的节点。不过,目前企业端的物联网还在起步阶段,应用场景还没有被激发,不乏创新机遇。何云飞认为,现在物联网产业类似早期互联网从1.0到2.0的阶段,由智能家居之类的消费端驱动,可以定义为1.5的阶段,并且主要推动力来自互联网公司。对于消费端和企业端的物联网机遇,阿里云的战略是提供基于云基础设施的平台服务,技术支撑是关键,指导原则是平台+技术驱动,即通过端侧+网关+网络+云平台+云AI 5类资源,针对各类应用场景提供一体化的支持以及生态创新。
今年初(2月2日),阿里巴巴集团发布的2021财年第三季度业绩显示,阿里云营收达161亿元,同比增长50%,调整后EBITA盈利2400万元。这是自2009年成立以来,阿里云首次实现盈利。有分析认为,阿里云的首次盈利,意味着国内云平台产业迎来盈利的拐点,也标志着智能物联网产业将开始迎来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