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可能没意识到,雷电接口(Thunderbolt)和5G网络其实有着一定的相似之处:它们都代表着顶尖的技术,有着极高的数据吞吐能力,也曾是高端设备的专属功能。不过5G网络只用了短短3年不到的时间就成为了手机接下来的发展方向,更是不少品牌的营销重点。但雷电3显然就走了另一条路——经历了长达6年的发展,依旧没能在大众消费市场得到普及。
尽管雷电3推广受阻,但「惨淡」的市场反应并没有改变英特尔对雷电技术的期待。前段时间,英特尔高管Ben Hacker在接受采访时就透露英特尔没有放弃Thunderbolt技术的开发,下一代的雷电5(Thunderbolt 5)有望将带宽从现在的40Gbps倍增至80Gbps,提升整整100%。
既然雷电技术这么强,那按理说这个接口完全有能力「一统江湖」,成为手机、电脑与存储外设的统一接口。为什么多年发展后,雷电接口不仅没能自立门户,还要「寄USB篱下」,以兼容模式发展呢?
过于复杂的接口体系
尽管大家都是雷电线,但根据内部的驱动方式,雷电3线缆可以分为「主动式」与「被动式」这两种。其中被动式的雷电3数据线不搭载主动芯片,因此成本较低,同时与USB-C接口相兼容的传输格式(USB3.2Gen2、DP等)也可以使用雷电3被动线传输。但因为被动线依赖设备端(电脑、平板或硬盘)内的雷电3芯片驱动,所以这类被动线的线长通常也有所限制,一般不会超过两米。
主动式的雷电3线缆顾名思义内置了主动芯片,因此也能实现超过2米的物理限制,实现超远距离的高速率数据传输。但主动芯片的加入也提高了对线缆对设备端的要求——主动雷电3线缆不再兼容USB3.1等制式,仅加入了最基本的USB2.0传输支持。
这段描述是不是看着「令人头大」?没错,这就是雷电接口现阶段的处境。过去每一个接口都与功能一一相对:HDMI、小圆孔、USB-A分别与视频、电源、数据传输对应,「只要能插上就不会错」。但USB-C与雷电3的出现则打破了这一认知。这条线能不能传数据?接屏幕能不能出画面?接电脑能不能充电?在把线接上之前我们根本不能分辨一条数据线能不能按照我们的「预期」使用。
高昂成本将用户拒之门外
当然了,你也可以把手头的C-C数据线全部换成被动式雷电3数据线,但一条雷电线300元的价格也不是谁都能承受得起。而且不要忘记,雷电设备需要专门的雷电芯片驱动,即使你电脑搭载雷电3接口,如果你的移动硬盘或数据线不支持雷电3,那你也只能用基本的USB模式传输数据。雷电3的出现为硬件带来了额外的成本,但对最终用户体验却不能做保证,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举动无法取得消费者的认可,自然不会被品牌所接受。
更重要的是,就大多数用户的使用场景来说,雷电还是一个「徒增功耗」的概念,在平时使用时并不能体会到性能差距。大家想想上一次「复制50GB大文件」是什么时候的事情了,自己平时发送的Word、Excel文件又有多大?即使真的给到40Gbps的满速雷电连接,实际使用时传输速度也会受限于缓慢的SATA固态硬盘或机械硬盘,没有让雷电一展身手的机会。
雷电接口如何反超?
尽管雷电接口在大众消费市场的表现不尽人意,但这并不意味着雷电接口注定只能给USB陪跑。比如在广播与影视制作领域,雷电3接口凭借40Gbps的超高带宽获得了从业者的青睐,标准制式才正式商用没多久,北京国际广播电影电视展上就有大量品牌推出雷电3接口的硬件产品。毕竟在广播与影视领域,动辄TB的素材传输已是家常便饭。这种特殊的专业场景为雷电接口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但也无意间推高了雷电设备的售价, 进一步拉开了雷电接口与大众消费者的差距。
从这个角度看,雷电接口如果想重回大众市场,首要任务就是继续降低雷电协议的使用门槛。这里降低门槛并不只是降低电脑端的使用门槛,移动硬盘等外设端使用门槛也同样需要降低。只有让雷电接口走出行业「小圈子」,成为大家日常生活中都用能用到的接口,这个划时代的传输协议才有可能被大众消费者接受,前途无量的USB-C,也终于能展示自己十足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