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面到工作面,垂直 300 米的距离,宋传勇每一次下井至少要换3 种交通方式,历时近 1 个小时。
井下的路崎岖不平,在负压的环境下,稍微走快一点都会让人忍不住气喘吁吁。
作为山东枣矿集团蒋庄煤矿一名普通的工人,粉尘、噪声、高温、湿闷,构成了他 26 年来矿下生活的日常。
如果不是被刻意问起,他自己都没意识到井下环境的艰辛和特殊。因为在他心中,还有分量更重、更值得关注的点:那就是做好安监。
15 年前,宋传勇成为一名安监员。他不是井下最辛苦,却是责任非常重大的人。
在狭小、昏暗、高粉尘、湿温差大的巷道和综采面上,哪怕一个小小的疏忽都可能会付出惨重的代价。
因此对于人员、设备、现场环境的严格监管 ,成为他身上沉甸甸的责任。
“虽然我就一双眼,两条腿,但这里面都是我的兄弟,我得护他们平安” 。
一天 8 小时的紧张工作,宋传勇一直尽力把安全监察工作做得更全面。“脑子里有根弦,要绷的死死地,上井后洗个热水澡,才感觉这一天踏实了点,轻松了点”。
和宋传勇一样,他所在的蒋庄煤矿也一直在努力提升安全工作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提升风险管控能力。
2019 年 9 月,蒋庄煤矿联合海康威视正式上线了AI 全视化安控系统,协助宋传勇这样的一线安监员开展工作。
通过在井下特定点位设立智能视频设备,这套系统能24 小时智能识别井下的多种安全隐患和违规行为。
在人工复核后,系统自动生成纠偏记录表,及时发给各责任单位,使问题得到整改和闭环。
系统运行后,宋传勇从一线安监员转成了在线安监员,在井上的办公室就能知道井下的情况。
由于人工智能的应用,他不再随时紧盯屏幕和现场也能及时发现井下问题,下井频率降低到每周一两次,工作内容也从现场监督变成了保养设备,测试算法。
科技带来的改变正在从地表蔓延到地下,煤矿也将变得更加高效和安全。
“煤海守护,一生追求,我为我是一名煤矿安全工人感到自豪”,宋传勇有些动情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