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星计划,您可以享受以下权益:

  • 创作内容快速变现
  • 行业影响力扩散
  • 作品版权保护
  • 300W+ 专业用户
  • 1.5W+ 优质创作者
  • 5000+ 长期合作伙伴
立即加入
  • 正文
    •  
    • 要点
    • 疫情加速 AI 化,一年相当于三年
    • AI 最大的经济价值并非“黑科技”
    •  
    • 新基建推动 AI 新经济
    •  
    • 全球化依然是必然之路,中国软件将占世界半壁江山
    •  
    • “+AI”会在各个行业开花结果
    •  
    • 找对象也能“+AI”,媒婆 AI 知道谁最适合你
    •  
    • AI 从业者也得有“希波克拉底誓言”
    •  
    • One More Thing
  • 相关推荐
  • 电子产业图谱
申请入驻 产业图谱

李开复:今年参加了1400场视频会议,没有交到一个朋友 | MEET2021

2020/12/28
131
阅读需 23 分钟
加入交流群
扫码加入
获取工程师必备礼包
参与热点资讯讨论

疫情对 AI 行业所带来的最大影响,是什么?

今年最令人兴奋的 AI 新技术、新应用,有哪些?

甚至未来 10 年、20 年,AI 发展的方向,又该何去何从?

站在 2020 年,如此不平凡一年的岁末,AI 业界有太多诸如上述的问题急需回答。

而就在 MEET2021 智能未来大会现场,创新工场董事长兼 CEO 李开复在与量子位主编李根对话中,便对 AI 行业正在展开的“重启、重塑和重构”,进行了一番深入解读。

为了完整展现李开复老师最新的所思所想,在不改变原意的基础上,量子位对此次对话内容进行了编辑整理。希望能够给你带来更多的启发与思考。

关于 MEET 智能未来大会:MEET 大会是由量子位主办的智能科技领域顶级商业峰会,致力于探讨前沿科技技术的落地与行业应用。本次大会现场有李开复等 20 余位行业顶级大咖分享,500 余名行业观众参与,超过 150 万网友在线收看直播。包括新华社、搜狐科技、澎湃新闻、封面新闻等数十家主流媒体在内纷纷报道,线上总曝光量累计超过 2000 万。

 

要点

疫情带来最大的影响,就是加快了数据化,加速了线上化和 AI 化。

疫情是巨大的灾难,同时也极大推动了 AI 的进一步落地,这一年可能相当于三年的进程。

最让人振奋的黑科技,是 AlphaFold 和 GTP-3,后者对行业更具有潜在的颠覆力量。

AI 给社会带来最大的价值,肯定不是黑科技。

拥抱 AI 是大家最大的机会,而且越早拥抱 AI,就会拥有更大的竞争力。

新基建会进一步推动 AI 新经济,这会是一个新的时代,一次新的文艺复兴。

下一代的找对象问题,可能 AI 会解决得更好。

AI 从业者们需要记得:权力越大,责任越大。

(以下为李开复与李根的对话全文)

疫情加速 AI 化,一年相当于三年

李根:再次感谢开复老师来帮我们总结这一年,与往年相比,今年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李开复:今年的工作节奏改变了,我一共参加了 1400 次线上会议,非常有效率,进行了特别多的开会和演讲。

但是 1400 次这样的会议,没有让我交到一个朋友。

所以我觉得线上会议虽然带来了效率,但是还是要回归面对面的本质交流。

李根:但受疫情影响的这个过程,也是在线化被加速的过程?

李开复:这是疫情带来的最大的影响——加快了数据化、线上化和 AI 化。

AI 最重要的核心就是海量的数据,可以催化更多新的应用。

比如线上会议,我们并不见得那么容易区分视频会议中的那个人,是不是真人。所以有时候线上讲座或者网络不稳定的时候,我们会选择录制,而且录制一次,也可以用很多次。

由此延伸,以后在线上,比如你做推销,做客服,甚至做电视节目,其实都是可以用虚拟人来替代的。

我们现在还无法造出一个让你分不出来的 3D 虚拟人,但是在视频里完全可以。

DeepFake 不是一个向善的应用,但是把它的技术应用在建设性、有益的方向,我觉得可以带来特别多的应用。

而且有了数据,各行各业就可以评估哪些工作或者流程,可以进一步数字化。

数字化以后,重复性的工作就可以被 AI 取代了。

此外,除了社交距离缩短,可以发现机器人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比如,我们去餐馆时,会有机器人送餐到客人那里。

很多机器人产品遍布很广,无论是仓库、工厂,甚至我住的公寓里面,每次最后配送都是机器人了。

在美国情况也很相近。美国以前也没有支付宝,也没有美团,现在都开始有了。

所以总结起来,我觉得新冠疫情是巨大的灾难,但与此同时,也极大推动了 AI 的进一步落地,带来数字化、IT 化,带来 AI 化,可能这一年相当于过去的三年。

AI 最大的经济价值并非“黑科技”

李根:今年依然有令人兴奋的技术进展?

李开复:今年最让人振奋的技术是 DeepMind 的 AlphaFold,还有 OpenAI 的 GPT-3。

其中,我认为可能对行业更有潜在颠覆力量的是 GPT-3。

不见得说是用它生成小说什么的,而是用特别大的海量、自然语言数据,训练一个预训练模型,这个模型是可以应用到很多新领域,比如说写诗、做对话,或者是写小说等等。

而且这个新技术一推出,其他公司很快就采用了,比如说搜索引擎,因为这个技术已经能提高了好几点的精确度;此外,OCR 在提升,客服也在提升,微软小冰也在继续提升对话精确度。

所以我觉得这种预训练语言模型,它可能带来的就是一次性训练一个巨大的模型,然后快速产生 AI 应用。

当然,也存在很多的问题:

它做一个模型要花 1200 万美金,一般的创业公司该怎么办?教授学者该怎么办?

此外,训练一个模型就要烧掉好多能量,这对于我们节能的未来又怎么办?

还有,巨头会不会产生垄断,只有巨头公司等才能做这么巨大的模型。

当然,GPT-3 本身还没有验证足够多的商业价值,但毋庸置疑这是一个最大的科技创新。

不过我想强调的是,AI 给社会带来最大的价值,或者带来最大的经济价值,肯定不是这种黑科技。

黑科技会有很多,我们也在继续投机器人等项目。

但是,我觉得今天 AI 的技术已步入成熟,可以被传统公司拥抱。

比如刚成为 AI 独角兽的创新奇智,就可以看到 AI 给传统行业,无论是制造、健康、医疗、零售、金融、保险、物流等等,都可以带来立竿见影的巨大效果。

所以今天我在这里呼吁一下,拥抱 AI 是大家最大的机会,而且越早拥抱 AI,就会拥有更大的竞争力;越晚拥抱 AI,生存的空间可能会被进一步压缩。

李根:怎么样才能大家拥抱 AI?

李开复:还是要有数据,说了这么多打鸡血的话,但是务实的来说,是不是今年传统公司拥抱 AI 就会带来价值?大部分是不会的。

因为 AI 是要吃数据的,所以就要求公司拥有海量的、结构化的、有标注的,达成商业目标的脱敏精确数据,而且最好是只有你有,别人没有的,那你的机会就来了。

什么样的公司有呢?比如说银行、保险公司天然就有,金融领域的数据必须要符合要求。

而有些领域就会难一点,比如说做工业制造等等,需要先把你的工业制造替换成机械臂、替换成无人叉车,可能要放很多的传感器,才能了解机器出了什么问题。

所以对有些公司是很容易的,但一些公司却是很难的。如果今天你有数据,赶快想怎么去应用;如果你没有数据,快想想怎么把数据累积出来。

 

新基建推动 AI 新经济

李根:刚才都在谈这一年,而新基建被认为会奠定下一个十年的发展?

李开复:我们回顾中国人工智能奇迹般地崛起之路,可以发现其中的创业者、移动互联网、数据,还有中国优秀高校培养的高科技人才,这些是最重要的。

但其实,还有非常英明的政策。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在很多国家都有讨论,例如美国,奥巴马政府当时大力支持了一个新能源的公司结果没有做成,受到了很多的垢病。

而中国就有很鲜明的对比,中国的科技政策整体来说应该是让民间、业界做他们擅长的事情,用市场经济来竞争,而政府帮助他们做民间做不了的事情。

比如说我们 AI 的崛起,很大的程度是因为各地有政府引导基金支持,这样可以选择性的去做 LP,帮助早期的 AI 产业能够创立起来。

另外,“新基建”政策的落实也是非常大的利好。新基建除了 5G 和大数据中心,还有 IoT、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等多方面的落实,利好的政策会进一步的拉动中国经济进一步地往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

所以,当政府把上述的事情做成并且形成一个平台,让创业公司以及大公司能用到,我觉得这就是非常明智的。

当然,新基建里 AI 涵盖的范围有多大,一些新技术是否有机会纳入?可能值得进一步探讨。

比如类似 GPT-3 等需要大量资源去做训练,才能进一步推动起来的潜力新技术等。我们发现 AI 的训练越来越贵了,已经不是一个教授团队和创业公司可以承受的。

对于这样存在类似潜在爆发性成长的技术,是否能有机会能从更高的维度推动,值得期待。

李根:您最近也旗帜鲜明提出了“AI 新经济”,所以是时候用这个新概念来定义这个时代了吗?

李开复:对,虽然很正面的描述,但是时候了,我最近在《纽约时报》写了一篇专栏文章,里面谈到的就是说刚才讲的疫情促进了数据化、IT 化、AI 化。

疫情推动了各行业的数据化,其实一个隐忧就是“工作被数据化”了,可以被外包或者 AI 取代。

当我们有这么多机器人的时候,它也会取代很多蓝领的工作,白领其实也是一样的,很多后台、BPO 的工作,在做文件处理的,或者是做客服的,这些工作都会被挑战。

有些人会说我们要把技术发展的慢一点,但这些绝对不符合实际,因为没有技术是会慢下来的。

AI 新经济一方面我们要拥抱这些技术进步,让它尽快触达每一个角落。但同时,它所带来失业的问题,我们需要有一些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所以我的文章主要谈的就是,怎么样能够快速地让社会认知,繁复的、无技巧的重复性的工作将会消失,然后如何重新训练这一批人,帮助他们快找到新的方向,去做更有价值也更擅长的事情。

与此同时,大家就能花宝贵的时间在我们更有价值、更热爱的事情,比如艺术、公益等创意和决策类的工作,或者是多和亲友相处,结交认识新朋友等等。

这将发挥人类的光芒,我把他称为一个新的文艺复兴,让人可以再一次找到意义——人为什么而存在?

 

全球化依然是必然之路,中国软件将占世界半壁江山

李根:上一次文艺复兴伴随着第一次全球化开端,但这几年全球化进程似乎受阻?中国创业者想做 80 亿人的生意,但事实证明很难。

李开复:全球化是必然之路,很多“美国至上”的人说中国是没有创新的,只有中国人用中国的软件,但是我们在座的每一位都知道,中国过去 10 年发生了巨大了改变,这句话在今天是完全错误。

因为中国的创新从 TikTok 到华为,到小米,到美团,还有很多创新的公司,包括我们 AI 四小龙,这些都是美国没有的。

所以我们应该非常的自豪,今天中国的创新至少在 IT、AI 的领域是有机会弯道超车的。有一些地方美国更强,技术更深,但是我们的商业化做得更快。在这种前提之下,我们自然也必然会走向全球。

我们怎么样走向全球呢?这里我还要比较务实的说一下,其实很多国家的使用习惯和语言文化是有巨大差别的。

如果今天要把中国所有好的产品都推到欧美,这其实不现实,因为欧美的使用习惯已经固化了。

他们用的那一套无论是 To C 还是 To B 都很难去改变,但是我觉得其他的国家和地区,例如从东南亚到“一带一路”所有的国家和地区,包括了中东、非洲、南美等,这些国家的用户其实更像我们的年轻用户。

而且,他们使用美国产品的习惯还没有固化,与此同时,美国公司不太重视这些市场,但是这些国家的经济,我们认为未来都会起来的。

所以你刚刚说的“走向 80 亿”,我觉得不现实,但是走向 60 亿是可以的,应该是世界 GDP 的 1/4,人口的 3/4。

我们的创业者是愿意走出去的,所以我觉得出海会变得非常重要。

我们的软件出口、技术出口,人工智能出口,这些一定会发生。

在我写的《AI·未来》出版的时候我就说过,在 10 年之内,中国将占世界软件的半壁江山。

当时很多人也认为这是一个非常乐观的预测,但是现在看来我们正在往这个方向去做,而且当时还没有看到 TikTok 这样的产品。

但是我们要谨慎,不是说欧美这些国家还是相当牛,而是 TikTok 在欧美的成功,不是那么容易复制的。

 

“+AI”会在各个行业开花结果

李根:刚才开复老师谈到现在技术创业越来越难,您还会投技术公司吗?

李开复:当然投技术公司,我刚刚讲的每一句话,都是我们投资的策略,我讲了那么多对机器人看好,我讲了对大语言模型特别看好,还会投的。

只是说我们不能够期待像过去出来那么多,创新工场在过去的 4 年,我们的 AI 领域一共出了 7 家 AI 独角兽;未来 4 年的小目标,先定个 3 家 AI 独角兽公司吧。

李根:但 AI 深入传统行业已是趋势?最近创新工场还投了“农业”领域的公司,这是以前很难看到的。

李开复:你指的是极飞科技吧?但极飞不能按农业来定义,极飞科技的产品是很高科技的无人机自动驾驶,场景是把农业工业化。

工业制造和农业生产大有不同,比如你想做智能制造,用 AI 来做机器人,或者做一个 iPhone,做衣服,做鞋子,场景不同要求是完全不同的。

但是农业播种或者施肥等场景较容易标准化。比如棉花田、稻田等,较容易批量化大规模作业。

不但中国是这样,国外也是如此。目前,农业市场 AI 渗透率只有大约 5%,我们对极飞本身不但非常认可,而且也认为这是非常好的国际化的产品。因为农业场景比如播种子等,在全球几乎通用,没有太多语言的障碍。

李根:可以解决 80 亿人的吃饭问题。

李开复:是。(笑)

李根:刚才谈论的都是传统领域“+AI”的话题,不妨让我们更发散一些,请您谈谈以下几个领域可以如何“+AI”?比如今年最受关注的“在线教育”。

李开复:在线教育中国做的是非常好,互动化很强,而且是孩子真的很喜欢。但是一些课程,尤其是小朋友的,用一些卡通人物 AI 或许更有效果。

我们可以想象,未来会是一些可爱的卡通人物作为孩子的老师,甚至可能有一些同学是虚拟同学。有氛围,也更高效。

这种情况下,不但你的成本更低,而且小朋友考试分数更高,也提高了学习兴趣。所以“+AI”后的人机互动模式,不仅可以降本提效,还能提升孩子趣味性。

李根:这个领域听起来对开复老师挑战不是很大,我们出一个难的,我们说一个鸡尾酒如何“+AI”?

李开复:其实鸡尾酒肯定是机器调得比人好,因为鸡尾酒有不同的成分,机器可以算得更准。

但是,我们要考虑的是,如果去酒吧喝酒,可能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是要有一个非常善解人意的酒保来跟你聊天。

所以我觉得以后酒保跟你聊一聊就可以了,酒还是要机器来做,归根结底,机器调酒师替代不了人之间的交流和陪伴。

 

找对象也能“+AI”,媒婆 AI 知道谁最适合你

李根:不知道在酒吧,能不能顺便把找对象的问题,用“+AI”的方式解决了?

李开复:这可能会在下一代成真——不过不是我的下一代,我的下一代已经有对象了。

你们的下一代找对象,可能会跟今天传统的方式完全不同。就像今天美团比你更知道你想吃什么,携程比你更知道你想去哪里,今日头条更知道你想看什么,未来你的媒婆 AI 一定知道谁最适合你。

每一个人这一辈子找对象,可能就是周围认识的人里面找,无论怎么算都是几万人,最多几十万人。

但是,以后 AI 可能会更了解你,了解你是什么人,了解你会喜欢什么对象,它帮你推荐的人,一定比你自己找的人,或者朋友帮你推荐的人更靠谱,更合适。

也就是说,你选择的范围可能不是从几万人里面选一个,可能是在 80 亿人中帮你选。

当然,最后的选择权在你手里,今天你靠朋友帮你推荐 5 个对象你选一个;未来 AI 帮你推荐的 5 个对象,会来自于 80 亿人,会更贴近于你的需求。

所以你们孩子的未来,一定会更幸福。(笑)

 

AI 从业者也得有“希波克拉底誓言”

李根:谢谢开复老师,今天时间也差不多了,最后再请您站在明天给一些建议吧?比如站在 20 年后(2041 年)思考,我们该有怎样的责任和使命?

李开复:对于 AI 的工作者,我们今天都低估了 AI 道德带来的一些影响。我们可能看到网上说隐私问题、公平问题,或者大公司掌握太多数据左右我们思考问题。

但随着大公司对 AI 数据的掌控,其实这些问题越滚动越严重,我们去怎么处理?

我觉得我们一定要做 AI 的从业者,就像医疗的从业者有一个叫做希波克拉底誓言,作为一生我要把人的生命作为最神圣的事情,我一定要捍卫。

做 AI 工作者其实不是一个工程师,你要考虑到所做的每一个算法,你的每一个贡献都有可能造成因某一个人种或者性别带来的不公平待遇;可能会带来某一些人不能够被公司雇佣;可能会造成某些人终身可能没法往上爬;可能会造成一些医疗错判伤害人、会造成无人驾驶撞到人。

所以每个工程师应该有一个神圣的誓言,应该认真的去用各种工具,来确保自己做出来的软件带给人类的是进步,而不是带来各种的这种不好的后果。

我觉得要特别认真的看待自己的责任,With great power, comes with great responsibility. 我非常认可 “权力越大,责任越大”这句话。

其实 AI 的工程师、AI 的从业者,你们的权力是巨大的,一定要重视自己的责任。同时,确保以后的用户得到的是帮助和福利,而不是被伤害。

 

One More Thing

最后的最后,还有一个小小小环节,来一次今年的快问快答。

李根:今年最成功的个人股票投资?

李开复:Zoom。

李根:今年最想推荐的一本书或者电影?

李开复:《皇后的棋局》(The Queen’s Gambit)。

李根:今年最有启发的一次交流?

李开复:跟尤瓦尔·赫拉利,《未来简史》作者的一对一交流。

李根:到底米其林靠谱还是黑珍珠靠谱?

李开复:中国黑珍珠靠谱,国外还是要靠米其林。

李根:为什么从一开始就不看好马斯克的 2020 年百万 RoboTaxi?

李开复:马斯克有一句名言,我认为最贴近他的个性。

他说他一切预测都会成真,只是时间上别听他的。所以我相信他会成功,只是可能会需要 5 年或者 10 年。(笑)

相关推荐

电子产业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