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星计划,您可以享受以下权益:

  • 创作内容快速变现
  • 行业影响力扩散
  • 作品版权保护
  • 300W+ 专业用户
  • 1.5W+ 优质创作者
  • 5000+ 长期合作伙伴
立即加入
  • 正文
    • 参考资料:
  • 相关推荐
  • 电子产业图谱
申请入驻 产业图谱

宁德时代全球王座被抢,LG化学争霸动力电池格局

2020/09/20
140
阅读需 13 分钟
加入交流群
扫码加入
获取工程师必备礼包
参与热点资讯讨论

2020 年上半年,宁德时代的全球王座被抢了。

韩国市场调研机构 SNEResearch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球车用动力电池市场,LG 化学以 24.6%的市场份额排名第 1,击败宁德时代和松下。

 

 

新能源车核心“三电系统”(电池、电机、电控)中,动力电池为最核心的零部件,在整车中的价值占比最高达 40%以上,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及规模决定了车辆的续航里程。一句话,要想车子跑得远,动力电池得够强。

作为掌控着新能源汽车心脏的行业,全球动力电池格局行业的争霸赛,精彩程度一点不亚于车厂。LG 化学去年同期还是第四名,凭什么今天一冲封王?

 

01. 底子好:化学学霸出身
按装机量排名,目前动力电池前三是 LG 化学、宁德时代、松下。从创始人背景上看,宁德时代是物理电子背景雄厚,松下是通过收购三洋电机借力上车动力电池赛道。LG 化学则是全球动力电池企业中唯一一个基于化学背景的电池企业。
 

 

装载在电动车身上的动力电池本身就是一个化学产物,涉及材料、电芯多个环节。涉足动力电池之前,LG 化学是全球知名的化学品制造企业,学霸出身带来了两个明显优势:基础过硬、产业链纵深整合方便。

拆分动力电池的产业链就会发现,上游是矿产原材料,中游包括正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组装成单体电芯以及 BMS 系统开发,下游产品则是动力电池整体系统,为新能源车供货。其中上游原材料在整个产业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从电池成本结构上看,材料占整个电池 70%,人工水电和折旧仅有 20%、10%。材料成本占比高导致,上游原料如果价格暴涨,电池的毛利率就会被压缩。谁掌握上游原料谁就有定价话语权。

上游原料方面,LG 化学材料板块本身就涵盖动力电池需要的锂、镍等基础材料,公司能够接触到更多的供应商,并选择了合资建厂、投资和购买的方式进行布局。

 

2017 年 11 月,澳大利亚锂矿企业 PilbaraMinerals 公司宣布将与 LG 化学在韩国合资建造锂加工厂。在镍矿方面,LG 化学 2017 年 11 月 8 日宣布,公司向 Kemco 公司投资 10 亿韩元(约合 89.7 万美元),

家里本身就有矿,还不停买买买。

 

布局上游的同时,化学制造背景也有利于在中游(正极材料、隔膜、电解液)等化学相关的领域构建较为成熟的供应链。

比如投资 5000 亿韩元(29 亿人民币)在韩国建立一家电池正极材料工厂,目标是将其独立生产正极材料的能力提高 35%,进行自产。隔膜供应商为东丽、SK、星源材质等,电解液供应商包括巴斯夫、江苏国泰、新宙邦等。公司还投资了韩国电池负极生产商 GSE&C。

凭借自身化学制造出身的独特背景,在上中下游多方布局,有利于产业整合以及把控供应链质量。

 

动力电池产业链示意图

 

此外,LG 化学在电池的正极、负极、电解液、隔膜四大关键材料领域均有技术储备。从 1995 年开始研发锂电池,从锂电池专利分布来看,在全球专利数据库中比 19%,领先松下、宁德等竞争对手[2]。

化学底子好+产业链优化的优势有个很好的例子:用在特斯拉 Model3 车上的 NCM811 圆柱电池单体能量密度排名世界第一[1]。

 

此外,LG 化学还是全球的软包巨头,全球市占率约 16%。当松下等其他巨头在研制方形、圆柱电池时,LG 化学选择了软包电池,其软包路线在电池发生隐患时不易爆炸,安全性能更高,逐渐引起车企的重视。

在欧美市场,雷诺 ZOE、奥迪 e-tron、现代 KONAEV、标致 e2008、雪佛兰 Bolt 等畅销车型均搭载 LG 化学的软包电池。

02. 富爸爸大力支持

动力电池行业具有三大特征:高技术门槛、高资金投入、行业发展快。这导致要在这个行业做得好,有人、有钱不够,还得跟时间做朋友,熬到最后。

 

整个锂电池生产程序多、一致性要求高、供需协同难。三星 SDI 花了两年才将生产工艺控制点从 2000 个提高到 3163 个。

这就牵涉到精密制造中的 knowhow 问题,即使同样的材料,不同的配方、不同的工序,也能带来迥异的结果。这种情况下,只能不断试验、不断积累。

 

如果说生产工艺中的 knowhow 积累是核心,那么研发投入、研发人员、专利数则是实现工艺积累的关键。研发费用和人工成本只是一个方面,生产设备、产品的开发设计、模具开发等都需要资金投入。

全球最大的汽车零部件巨头博世也想过生产电池,发现要达到 100GWh 生产规模需要 200 亿欧元的投资,权衡风险收益之后最终选择退出。

 
LG 化学母公司 LG 在韩国是仅次于三星集团的第二大跨国企业,年收入规模超千亿美元,盈利状况良好。2010 年前后开始大力布局动力电池业务,在韩国、中国、欧洲各地合资建厂,为后续扩大产能做准备。
 

 
LG 化学的操作精准地把握了电动化的浪潮节点。这段时间,正处在全球新能源市场爆发的前夜,渗透率稳步提升但总体不足 1%。此后,2015 年后全球新能源市场出现了阶段性的增长高峰,这个主要有赖于中国市场的崛起。
 

2015 年中国超越美国首次成为全球最大新能源市场。深耕国内市场的宁德时代随之在 2018 年反超松下成为全球一哥。这时候的 LG 化学只能围绕在第三五名左右,不过提前排兵布阵,为后续上位埋下了伏笔。

近年来 LG 集团的资本开支都集中于 LG 化学。目前 LG 化学和宁德时代是产能规划最大的两家,扩产最为激进。另外从研发人员数量,两家也是旗鼓相当,均为 5,000-6,000 人之间。

家底好,砸人砸钱的工作都准备好了,动力电池的下游是整车厂,下一步就需要看车企的出货量。

 

03. 全球化抓得好
全球新能源有三大市场:中国、美国和欧洲。美国起步最早最积极,中国市场最大,相比下欧洲则是一直不温不火。没想到 2020 上半年,欧洲电动化迅速提速。
 

今年由于新能源补贴力度加大,多个纯电车型集中上市等多个原因,欧洲电动化迎来爆发式增长。欧洲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 52%,为 40.33 万辆。而根据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下滑 44%至 33.5 万辆。

这是欧洲电动汽车的销量五年来首次超过中国,并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

 
这下,LG 化学多年经营的客户结构派上了用场:全球化、多点布局,等待全面收割。
 

动力电池有一个复杂的客户认证过程,整个全过程基本需要 2~3 年时间,并且就因为认证复杂,通常车企选定了供应商就不会轻易更换,新企业想进入这个行业就更难了。

早在 2009 年,LG 化学就跟现代起亚达成战略合作关系,核心用户还包括通用、雷诺、沃尔沃等。动力电池起步阶段就进入戴姆勒、大众等主流车企供应链,全球 20 大汽车品牌中,已与其中 13 家展开合作,几乎囊括了所有欧洲主要的整车厂。客户结构上美系、欧系、日韩系供货份额也相对均衡。

 

 
动力电池前四名,宁德时代主要是深耕国内一线车企,并逐步优化客户结构,进入特斯拉、宝马等国际车企供应链。而松下和三星 SDI 的客户群相对单一,对大客户的依赖比较大。相比之下,LG 化学是国际化走的最早最好的一个。
 

如果说宁德是国内一哥、LG 化学就是海外一霸。

学霸可能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乘着欧洲电动化这股风,多年当跟班的 LG 化学顺利起飞。

04. 中国真香定律从再次上演
关于 LG 化学登顶的详细原因,SNEResearch 在报告中这样解释:在特斯拉 Model3、雷诺 ZOE、奥迪 e-tron 上的良好表现。
 

这个特斯拉 Model3,报告中做了限定:中国制造的。

事实上,虽然技术底子不错,耕耘了很多年,但由于国内的产业政策,LG 化学一直没能吃到中国这个全球最大新能源市场的肥肉。2015 年 10 月,工信部下发规定把国外动力电池摒除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之外。

 
这也影响到了 LG 化学的全球市场份额。2015 年中国首次成为全球最大新能源市场。2016 年 LG 化学在全球动力电池市场的份额只有 4%,跟宁德时代 16%份额相去甚远。2018 年这个数字提升至 7%,2019 年成为 10%,但当时的第一第二别是:宁德时代(28%)、松下(24%)。
 

 
拐点出现在 2019 年,2019 年 6 月,工信部废止了上述规定、开放国内市场,LG 重启中国工厂重新在中国布局。
 

凭着多年的家底和技术优势,LG 化学在今年 1 月 29 日也跟特斯拉就电池供应达成合作,为其上海工厂的 model3 和 Y 供应电池。

不仅抓住了欧洲市场,原先进不来的国内市场也上车了,准备多年的 LG 化学这一次顺利借到了双重利好。

 

05. 投资展望:中国产业链的机会
在 LG 化学获得了特斯拉的大额订单后,目前中国企业已渗透进 LG 化学的产业链中。
 

 
分产业链各个环节来看,由于 LG 化学以自建工厂或控股的方式生产正极材料,中国供应商提升份额比较困难。但特斯拉订单的交付将拉动 LG 对负极材料的需求,国内供应商份额有望继续上升。
 

另外,虽然 LG 化学在市场份额上反超了,但在营业利润率上仍然打不过宁德时代。一方面这是由于国内高性价比的原材料供应链,一方面是中国制造无可比拟的成本优势。

总体来看,随着全球(中美欧三大市场)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增加,出于产能扩张和成本控制的考虑,LG 化学产业链各环节还会继续向中国供应商转移。

以后不但跟着宁德时代赚钱,还能收割韩国动力电池学霸,中国工厂还能继续发挥钞能力。

参考资料:

[1]. 渤海证券,电池业务撬动 LG 化学战略布局,产能订单规模创新高

[2]. 中银证券:逐鹿全球动力市场,电池巨头谁执牛耳?

[3]. 中国汽车网,融资 4.8 亿欧元 LG 将增加波兰电池厂产能。

[4]. 方正证券,新能源汽车电池产业链价值发现

[5]. 东吴证券:劢力电池海外与题一之 LG 化学:厚积薄发,龙头增长潜力无限

[6]. 国泰君安证券:2009~2018:中美的十年,也是科技的黄金十年

宁德时代

宁德时代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领先的锂离子电池研发制造公司,公司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储能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致力于为全球新能源应用提供一流解决方案。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领先的锂离子电池研发制造公司,公司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储能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致力于为全球新能源应用提供一流解决方案。收起

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

电子产业图谱

饭统戴老板小伙伴们的科技后花园,用投资视角,扒巨头秘史,没有客气,只有硬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