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16 日,中芯国际正式登陆科创板,成为 A 股市场十年以来最大的 IPO。开盘后,中芯国际大涨 246%,达到 95 元 / 股,截至当天收盘,中芯国际报价 82.92 元 / 股,较发行价 27.46 元 / 股涨幅高达 201.97%,其总市值也暴增到 6137.57 亿元,坐稳科创板“一哥”地位。
正所谓一个好汉三个帮,在中芯国际耀眼光环的背后,有着一颗颗强劲的“中国芯”在默默跳动不息,支撑着这个承载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希望的企业。
半导体“国家队”聚集捧场
7 月 16 日上午,中芯国际在上海证券交易所鸣锣上市。上市仪式现场,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华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中微公司等半导体产业代表都悉数到列。
事实上,中芯国际从战略配售开始就备受欢迎,引来各方战投青睐。中芯国际战略配售了 IPO 新发行的 43.48%,由众多机构瓜分。在这背后,既有 13 家中央一级国有资本投资机构,也有 9 家地方国有资本投资平台,还有 15 家产业链公司、2 家民营企业,以及 2 家国际投资机构。国家队的出马无疑令这场盛宴更为人所关注,也代表了国家对半导体行业发展的重视。
这样强大的战略配售阵容,背后有哪些深意?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认为,中芯国际在某种意义上,是国家级战略企业。资金不足,一直是影响我国芯片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作为芯片代工厂的中芯国际,虽然通过科创板上市,可以募集更多资金补贴研发费用,但是还未到能够“自我造血”的水平,依然随时需要输血。
“中国芯”的代表企业十年护航
集成电路是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中芯国际董事长周子学博士曾表示,中芯国际一直和产业链的上下游一起共同成长,打造着一个完整的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链。如今中芯国际的背后,已然矗立着中国半导体行业的半壁江山。不管是上游的 IC 设计,还是下游的封装测试,这些“中国芯”的代表企业都与中芯国际一起,在困境中前行。
中芯 IP 生态联盟团队负责第三方 IP 解决方案并提供相关服务,这个联盟由中芯国际与业内知名厂商携手合作打造,共同为中芯国际的客户们提供可靠丰富的 IP 选择组合,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项目需求。以连续多年获得中芯国际“最佳 IP 合作伙伴”奖项的芯动科技 Innosilicon 为例,从 65nm、55nm、40nm、28nm 到 14nm,芯动科技紧跟中芯国际的工艺革新,每次都在第一时间提供了全套的 IP 核,满足国内主流客户对中芯国际先进的代工需求,已经成为中芯国际 14nm 等先进工艺 IP 开发主力。
在中芯国际的大力支持下,芯动科技 Innosilicon 十年磨一剑,已经可以为包括中芯国际在内的全球六大半导体工艺厂,提供从 0.18 微米到 5 纳米全套高速混合电路 IP 核和 ASIC 定制解决方案。不管是 IP 数量和质量,还是中国一流客户的使用量,芯动科技都充当了中国 IP 提供商主力军的角色,赢得了良好的业界声誉。
与盟友华为存齿相依
2019 年 5 月,高速发展的华为陷入一场危难:美国在 5 月将华为加入“实体清单”。敏锐的华为意识到,如果美国持续打压,芯片代工这条路迟早也会被切断。这时,刚刚突破 14 纳米工艺的中芯,再次走入华为的视线,华为手机芯片订单渐渐开始向中芯国际倾斜。
据外媒报道,2019 年底,海思就开始指示部分工程师为中芯国际设计芯片,并逐步将芯片的生产工作从台积电转移到中芯,研发资源也开始向中芯倾斜。
时至今日,最坏的情况已经发生。美国一声令下,再度切断华为与台积电的芯片代工合作。台积电断供后,华为亟需友军。而在国产后备军中,中芯国际被视为其中最关键的救星。
对华为来说这是最理想的过冬方案,而中芯国际也借此获得了更先进的技术和更稳定的订单来源。市场调研机构 Bernstein Research 数据显示,目前中芯国际多达 20%的营收来自海思半导体。
两家公司的命运,就此紧紧捆绑在一起。
后记:
今日的中芯国际,已经成为中国大陆最先进、规模最大的晶圆代工企业。尽管目前国产芯片产业外部形势不佳,但中芯国际作为产业龙头,对于中国半导体产业乃至科技圈,仍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正如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所说,中芯国际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企业,它是我们整个国家芯片产业的一个希望所在,是高科技对抗的核心企业之一,这个价值,无法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