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思汽研发布《2019-2020 全球与中国低速自动驾驶研究报告》。
2019 年,低速自动驾驶市场发展趋于理性,常态化试运营布局增加,但规模有限。2020 年,COVID-19 疫情为低速无人配送发展带来新机遇。 无人小巴市场,主要针对的是首末端乘客接送需求。受限于技术、成本、法规等因素,尚未有规模化且盈利的无人小巴企业出现,部分企业计划 2020 年实现商业化运营。
Navya 仍是全球布局无人小巴最多企业,截至 2019 年底累计销售 164 辆无人小巴,但受成本、盈利难等因素制约,Navya 宣布不再销售车辆而转型销售系统技术,未来生产车辆只用于研发测试及展出等用途。而 EasyMile、 May Mobility 的无人小巴车辆规模分别在 80 和 25 辆左右,在美国、欧洲等多地进行试运营。 2019 年有部分企业实现在公开道路常态化商业运营项目,如 EasyMile 在全球已试运营 230 多个项目,在加拿大某段公开道路实现常态化运营等。
EASYmile 自动驾驶小巴测试项目分布(截至 2020 年 3 月)
2018 年出现的百度阿波龙是目前中国发展最快的无人小巴,根据公开数据统计已经投入运营了 100 多辆。除阿波龙外,2019 年,中国多家客车企业推出自己的无人小巴产品,如宇通联合驭势科技推出宇通智联巴士,并在广州白云机场、南宁园博园、邢台园博园等地进行无人摆渡车的运营服务。
低速无人配送领域,主要针对末端最后 1km 内的配送需求。2019 年,无人配送车发展平稳,多家企业处于场景探索,常态化试运营阶段。如新石器推出无人零售车在北京多个公园等实现运营尝试;驭势科技 2019 年底实现香港机场无人运送行李车的常态化运营布局等。 但成本过高、政策法规不完善、技术缺陷等问题仍然存在,仍然制约着无人配送车规模化运营的实现。
2020 年初,COVID-19 疫情蔓延,京东物流、新石器、智行者、驭势科技、美团等多家无人配送车产品参与抗疫,为无人配送发展迎来新的机遇。 无人配送车实现实路运营尝试,有利于规模化落地布局。如京东物流智能配送机器人在北斗卫星的指引下以时速 15 公里完成了在武汉京东物流仁和站至武汉医院之间的智能配送;新石器公司 2 月有 18 辆无人车在武汉雷神山医院及社区等地区参加了抗击疫情;白犀牛在疫情期间协助武汉光谷方舱医院配送物资;同时在海淀示范路进行社区内蔬菜水果等无人配送服务等。
新石器无人配送车助力抗疫
此次疫情期间无人车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用户接受程度,为无人配送车落地提供了助力。 疫情期间,多家无人配送车企业获得新一轮融资,为低速无人配送车市场发展注入了“兴奋剂”。如 2020 年 2 月,博世参与了驭势科技的 B 轮融资;3 月,新石器获得来自理想汽车等企业的 A+轮融资;同月,白犀牛获得辰韬资本的天使轮融资等。
综上所述,2019 年无人小巴运营规模约 700-900 台,无人配送车市场约为 2000-3000 台。预计 2020 年无人配送车市场将超过 10000 台。
根据佐思 2019 年初对低速自动驾驶车市场的预测,2020 年所有低速自动驾驶车辆的销量将达到 1.1 万台。由于部分细分市场的发展超出预期,因此我们将 2020 年低速自动驾驶车辆销量预测调高到 1.5 万台。
根据上图佐思对低速自动驾驶车辆的分类,一篇报告已经无法覆盖所有细分市场的发展动向,因此今年我们将低速自动驾驶市场的研究分为两份:《2019-2020 全球与中国低速自动驾驶行业研究报告》和《2019-2020 全球与中国无人驾驶专用车(无人作业车)行业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