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星计划,您可以享受以下权益:

  • 创作内容快速变现
  • 行业影响力扩散
  • 作品版权保护
  • 300W+ 专业用户
  • 1.5W+ 优质创作者
  • 5000+ 长期合作伙伴
立即加入
  • 正文
  • 相关推荐
  • 电子产业图谱
申请入驻 产业图谱

与华为一争高下?阿里达摩院官宣进军5G

2020/03/11
134
  • 1评论
阅读需 11 分钟
加入交流群
扫码加入
获取工程师必备礼包
参与热点资讯讨论

3 月 10 日,达摩院官宣进军 5G

5G 不仅是一项技术,更是开启万物互联浪潮的基础。在本次疫情中,5G 在远程医疗、在家办公、在线教育等场景下已经发挥出其强大能量。

为释放 5G 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国家更是明确指出要加快 5G 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由此,5G 网络建设的重要性日益提升。

依托于阿里的应用生态和云计算基础,达摩院建立了 XG 实验室,旨在推动下一代网络通信技术的研究。

不过相比 5G 基础技术,XG 实验室更关注 5G 应用层技术和生态发展。

阿里达摩院官宣进军 5G:底气在于云计算
作为阿里旗下立足于基础科学、创新性技术和应用技术的研究院,达摩院带来一个重磅消息:

成立 XG 实验室,进军 5G 界!

虽然实验室的目标很远大,旨在推动下一代网络通信技术的研究。但目前而言,还是主要聚焦 5G 技术和应用的协同研发。

官方称,XG 实验室将依托阿里的丰富应用生态,专注 5G 基础设施技术和应用的协同创新,为超高清视频、在线办公、AR/VR、工业互联网、智能物流、自动驾驶等场景研究符合 5G 时代的视频编解码技术、网络传输协议等,并制定相关标准。

阿里要进军 5G 应用,有何优势?

首先,当属阿里的云计算布局。

过去十年,阿里在云计算网络的关键技术上已进行全面布局并实现大规模应用,涵盖高性能网络、自研交换机、意图驱动网络、可编程网络、流量调度等,这将为 XG 实验室提供充足的技术储备。阿里云遍布全球的云数据中心、云网络和边缘节点,将会为海量的 5G 终端设备,提供极致的高性能、低延时、高可靠的计算和存储资源,为 5G 应用落地提供有利条件。

其次是,阿里的豪华智库阵容。

在负责人上,XG 实验室的主任将由阿里达摩院研究员、阿里云智能网络自动化及研究负责人张铭担任。他是网络领域的资深专家,研究领域包括数据中心网络、边缘网络和 4G/5G 移动网络等,也在高性能网络、意图驱动网络等前沿领域有重大突破。

据悉,张铭 1999 年于南京大学本科毕业后,于 2005 年取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计算机博士学位,拥有 16 项美国专利,并在国际顶级的学术会议和刊物上发表过多篇极具前瞻性和影响力的论文。

此外,实验室核心成员还包括 IEEE 高级会员、阿里达摩院研究员叶琰,她曾参与 3 代视频编解码标准开发、浸入式视频和流媒体的标准开发。

XG 实验室是达摩院成立的第 15 个实验室,此前达摩院已成立语音实验室、视觉实验室、智能计算实验室、自动驾驶实验室、量子计算实验室等。成立两年多来,达摩院在国际顶级技术赛事上获得了近 50 项世界第一,入选 500 多篇国际顶会论文。

为什么现在进军 5G?
阿里在这个时期进军 5G,是时代趋势,率先抢位的必然姿势。

首先,引爆的事件是,受疫情影响的特殊时刻,“新基建”的横空问世。

“新基建”指发力于科技端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七大领域:5G 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 7 大领域。

与“铁公基”和房地产为代表的传统基建不同,“新基建”更强调 5G、物联网、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信息化技术,集科技与基建的双重属性为一身。

阿里的反应很迅速,就在“新基建”提出后不久,阿里巴巴集团就与杭州余杭区签订深化战略合作协议,并宣布将在集团总部所在地余杭区加快推动一系列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

阿里 CEO 张勇说,“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就是新基建,正在成为新的投资和发展方向。”

而这其中 5G 首当其冲也成为阿里新的投资方向。

目前,5G 基础设施已成为各国必争的堡垒,全球已有超过 34 个国家和地区实现 5G 商用,部署 3000 多个应用实践。而今年的疫情,也催生了更多 5G 业务需求,比如在家办公、在线教育、远程医疗。随着 5G 的进一步发展,带来的将是万物互联的基础设施变革。

其次,2020 年是公认的 5G 元年,同时 5G 的发展路线也日趋清晰,技术日趋成熟。

在全球 5G 标准制定方面,制定方 3GPP 在进行 5G 相关的标准研究工作共为三个阶段,即 REL-R15 和 REL-R16、REL-R17。

第一阶段:REL-R15

REL-R15 满足部分场景的 5G 需求,开启商用进程。2018 年 6 月 14 日 11:18,美国圣地亚哥 3GPP 全体会议正式通过 3GPP NR REL-15 独立组网标准,5G 进入商业化冲刺新阶段。

2019 年,我们见证了非常强劲的全球 5G 商用势头,全球超过 40 家运营商和 40 多家终端厂商推出了 5G 网络和产品。到 2020 年末,预计全球 5G 用户数量将达到 2 亿。

第二阶段:REL-R16

REL-R16 是 3GPP 中 5G 第二阶段,据 3GPP 中负责 CT,核心网络和终端规范小组的 LionelMorand 表示,R16 第三阶段协议预计 90%的工作在 2020 年 3 月份能够完成,乐观估计在 2020 年 6 月份可以完成。

第三阶段:REL-R17

R17 预计将于 2021 年下半年完成。Rel-17 将进一步提升定位精度、降低时延、扩大容量,并将定位精度降低至厘米级。

代表着高速率、大容量、低时延特性的 5G 标准,对应的是以下三种场景:

 1.eMBB:3D/ 超高清视频等大流量移动宽带业务;

 2.mMTC:大规模物联网业务;

 3.URLLC:如无人驾驶工业自动化等需要低时延、高可靠连接的业务。

在第二阶段也就是 Rel-16,目前支持工业物联网应用的大量工作已经完成,等整个标准推出后,它会带来 mMTC,URLLC 的功能。高通西门子博世力士乐等工业生态系统领军企业的合作就已取得丰硕成果。

万物互联的时代即将到来,而这广阔的市场蛋糕,阿里自然是不会放过的。

能否与华为、高通一决雌雄?
在 5G 建设中,全球超过 50%的 5G 站点都在中国,引领全球。目前已渗透至制造、能源、公共安全、医疗、教育、媒资等 19 个行业,涉及 4000 余家企业。

这样的成就,离不开华为。

有着 30 年通信基础的华为公司从 2009 年开始就开始投入 5G 的研究,研究已经超过 10 年之久,在 5G 基础技术方面有着全球领先地位,以及在芯片、终端、系统全方位的技术储备,多项报告认为,华为有望通过 1+8+N 的产品架构实现 5G 物联网时代的终端品类扩张能力。

据了解,华为的 1+8+N 的产品架构中, 1 和 8 都是华为自己做。1 是手机,8 是平板、PC、穿戴、智慧屏、AI 音箱、耳机、VR、车机。“+” 号就是在 5G 网络下,通过 Huawei Share 和 HiLink 实现华为 1+8 设备与 N 设备之间的万物互联。

3 月 4 日,华为高管在伦敦召开的产品与解决方案发布会上宣布:截至目前,华为已获得 91 个 5G 商用合同。同时还宣布启动“5G 合作伙伴创新计划”, 计划在未来 5 年内将投资 2000 万美元,支持 5G 创新应用。

在 3 月 9 日的发布会上,华为又带来了一系列的 5G 解决方案,包括 5G RAN 解决方案、面向确定性网络的 5G 核心网解决方案、业界首个分布式智能全光接入网和 Liquid OTN 光传送解决方案、面向 5G 和云时代的智能 IP 网络解决方案、华为 5G 智能网优解决方案以及 5G Power 2.0 解决方案等。

由此可见,华为的 5G 是覆盖了硬件物理层网络层、应用层全方位布局。而我们知道,通信网络的核心技术在物理层。阿里若要在通信基础技术上发力,还需要漫长的时间积淀和真金白银的投入,还远远无法与华为、高通相提并论。

从目前来看,达摩院 XG 实验室更关注 5G 应用层技术和应用生态的协同层面。因此,达摩院能否推动 5G 应用和生态的快速落地,成为其能否抢占先机的关键。

如今,以云计算、AI、5G 技术等为代表的“新基建”势必成为中国未来经济的新增长点。其中,作为万物互联的基础,5G 自然是“新基建”的重中之重,此次阿里达摩院宣布进军 5G,不仅吹响了国内科技和互联网企业向“新基建”发力的“冲锋号”更预示着一场世界级科技的较量正拉开帷幕。

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集团经营多项业务,另外也从关联公司的业务和服务中取得经营商业生态系统上的支援。业务和关联公司的业务包括:淘宝网、天猫、聚划算、全球速卖通、阿里巴巴国际交易市场、1688、阿里妈妈、阿里云、蚂蚁金服、菜鸟网络等。

阿里巴巴集团经营多项业务,另外也从关联公司的业务和服务中取得经营商业生态系统上的支援。业务和关联公司的业务包括:淘宝网、天猫、聚划算、全球速卖通、阿里巴巴国际交易市场、1688、阿里妈妈、阿里云、蚂蚁金服、菜鸟网络等。收起

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

电子产业图谱

AI报道(微信号公众号ID:AI-Reporting;官网:http://www.aireporting.cn)是一家深耕人工智能领域的专业科技媒体,隶属于上海数局传媒,以“报道AI人关心的热门资讯和技术趋势”为宗旨,致力于报道新兴科技、行业趋势、企业动态等资讯和话题,聚焦技术创新、应用场景、产业发展以及科技为各行各业带来的变革,现为上海人工智能发展联盟副秘书长单位。目前,AI报道在北京、上海、深圳、无锡均有采编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