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沃和吉利,从发动机业务到整体重组 今天吉利汽车公告称,公司管理层正在与沃尔沃汽车的管理层进行初步讨论,探讨通过两家公司的业务合并进行重组的可能性。这是继去年的两家计划把各自现有的发动机业务合并成一个独立的业务板块,然后重组成为开发发动机和混合动力系统的全球供应商。这个事情本身也代表随着买买买,财务能力达到顶点的吉利汽车要顺应国内汽车市场的变化,进行一些转变。
图 1 吉利和 Volvo 的重组整合
01
欧洲新能源汽车主要市场的变化
去年的发动机业务重组 2010 年吉利控股收购沃尔沃汽车(花 18 亿美元从福特手中收购了全部股权),就是一个非常顶级的财务操作,吉利通过对沃尔沃汽车资源整合、协同效应不断增强,为了加强技术转化通过建立吉利 CEVT 欧洲研发据点,把花着吉利资金的沃尔沃中心开发的 CMA 平台应用在吉利、领克和沃尔沃品牌的车型上。吉利的扩张节奏从宝腾、路特斯、伦敦电动汽车、和奔驰的 Smart 等没有停下来,地主家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有买入就有卖出,这里面也需要把资金回笼过来的,在 2019 年原本计划在 Q3 进行 IPO 上市的沃尔沃汽车,由于吉利预期估值要达到 160-300 亿美金,而 IPO 的初始反馈估值只有为 120-180 亿美元,这里就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
图 2 吉利买买买带来的丰富品牌
备注:这一轮疫情对网约车的影响非常大,从 app 的日活来看下降 6 成,实际的订单不知道会如何,车企一家家在这里面的扩张的可持续性还是让人担心的
所以去年 10 月计划合并发动机业务后(专注在发动机+混合动力系统的开发),可以吸纳来两家的的原发动机部门研发、采购、制造、IT 和财务人员,合计 8000 多名员工。整个动力总成也就切分出原有的和纯电动力总成两部分,在两条道路上做了切分,这也是之前和 CATL 和 LG 两家合资做电池厂,在所有品牌上进行车型电动化的必然需求。两家的发动机产量分别为 70 万台左右和 140 万台,加起来可以达到 200 万台级别的年产量。某种程度上,这种剥离也可以独立的动力系统供应商,实现往外输出动力总成产品。
02
沃尔沃和吉利的深度整合与纯电动汽车的开发
今年欧洲市场和中国市场都存在着挑战,欧洲市场需要车企进一步降低碳排放,而中国市场给疫情拖延了 1-2 个月,整体的销售层面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而如果 Volvo 和吉利重组完成后,从规模上达到了 200 万以上的全球汽车集团,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成本结构和新技术开发的协同作用。而整合之后的吉利、几何、沃尔沃、领克及极星每个品牌的独特性。这么整合,比之前的沃尔沃单独 IPO 操作层面更容易点,在香港及斯德哥尔摩上市之后,通过资本市场募资来填补下一步在国内市场取得更高占有率,和全球化发展的动力。沃尔沃想要在欧美市场能坚持下来,需要进一步在中国提高渗透率,也需要持续改善成本结构。从欧洲市场来看,由于碳排的要求,沃尔沃可能完全以纯电动汽车为主导,这是沃尔沃 CEO 塞缪尔森说的,由客户决定时间点(欧洲市场接受纯电动汽车的比例越高,关闭内燃机项目的速度就越快),在未来 20 年内成为纯电动汽车品牌的缘由。塞缪尔森强调了沃尔沃到 2040 年实现碳中和的愿景。作为实现该目标的第一步,公司计划于 2020-2025 年期间,将旗下每辆汽车全生命周期中的碳排放平均降低 40%。
备注:Volvo 目前还没开卖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销量 2019 年达到了 45,933,比去年同期增长 22.9%
图 3 Volvo 新能源汽车销量
在发展纯电动汽车来看,吉利本身还走快一些,所以分离发动机到纯电开始推量,两家深度整合的收益还是比较大的。从 Volvo 的这个 CMA 改到后续的 PMA 和一系列的电动汽车的开发,里面协同的文章更大一些。
小结:进入 2020 年,新闻真的比较多,各个市场各个车企都在变化,整出来都是大新闻。今天上班的感受是带着口罩工作的感觉很怪,但是回来工作是必须的。一不小心,汽车行业在 2020 年会有更多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弄不好不需要你来上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