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 相关推荐
申请入驻 产业图谱

又一家半导体企业终止挂牌,新三板缘何走上摘牌之路?

2019/09/18
51
加入交流群
扫码加入
获取工程师必备礼包
参与热点资讯讨论

与非网 9 月 18 日讯,又一家半导体企业宣布终止挂牌。9 月 12 日,南京赛格微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赛格微”)发布公告称,为配合公司的经营发展战略调整,规划长久发展目标,提高公司运营效率及减少公司挂牌维护成本,经慎重考虑,公司拟向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申请公司股票终止挂牌。

南京赛格微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注册在南京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的高新技术企业,成立于 1997 年 8 月,2012 年底由有限责任公司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于 2014 年 5 月 30 日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挂牌。证券代码 430751。

赛格微是集射频& 微波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技术型企业。产品分为微波无源产品、微波有源产品和汽车电子产品等三大系列,广泛的应用于移动通信系统、微波通信系统、卫星通信系统、数字电视信号传播系统、仪器仪表以及车载电子等领域。

2019 上半年,赛格微主营业务收入为 16,653,475.01 元,同比下降 40.02%;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3,523,014.51 元,同比下降 240.11%。

新三板半导体企业摘牌常态化

在新三板上市的半导体企业中,这种情况同样存在,2018-2019 年期间有 20 多家半导体企业宣布或是已经从新三板退市,其中包括芯朋微、华特气体、华卓精科、苏州国芯、无锡新洁能、展芯微、灵动微电、矽瑞股份等

据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新三板共有 82 家半导体产业链企业。值得一提的是,在这 82 家企业中,利扬芯片已启动主板上市辅导,华隆微电、华澜微、想实电子、美晶科技等企业均已经提交终止新三板挂牌上市申请,或不日将从新三板退市。

缘何走上摘牌之路?

笔者对已经摘牌的原新三板企业进行分析发现,主板上市、科创板上市、并购、降低成本、战略发展、业绩变动等原因是半导体企业选择新三板退市的主要原因。

其中主板 IPO 上市是新三板半导体企业走上摘牌退市之路最主要的原因,也是争议最少的原因。据了解,新三板企业申报主板 IPO 上市可采用两种方式,以新三板挂牌企业身份申报,或是在新三板摘牌后以非新三板挂牌企业身份申报。

在上述企业中,由于在业绩方面表现优异,芯朋微一直是新三板的明星企业,不过在 IPO 上市的道路上,芯朋微却并不一帆风顺。早在 2017 年 3 月,芯朋微就启动了 IPO 进程,进入上市辅导期,不过 2018 年 4 月,芯朋微却主动撤回了上市材料。

直到 2019 年 3 月,芯朋微宣布将申请终止新三板挂牌,重新启动 IPO。这一次芯朋微已经没有了退路,若是 IPO 被否或者撤回材料,也不能继续在新三板挂牌融资交易,只能 IPO 一条路走到底。

自 2018 年以来,科创板上市成了新三板企业转战其他上市板块的另一个选择,也成了半导体企业上市首选,华特气体、苏州国芯、华卓精科等企业纷纷启动科创板上市进程。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特种气体供应商,目前华特气体已经处于已问询阶段,等待科创板上市委员会的审议,或不日将登陆科创板上市。

据了解,被并购是新三板企业走摘牌退市之路的第二大直接原因,优秀的新三板企业一直以来都是 A 股上市企业并购的目标。半导体领域的收购一般以产业整合为主,2017 年上海贝岭以 5.9 亿元收购锐能微 100%股权;2018 年,万业企业以 3.98 亿元收购凯世通 100%股权,韦尔股份收购思比科。在完成收购后,上市公司将成为挂牌公司的唯一股东,不再满足挂牌条件,企业很自然的过渡到终止挂牌。

在上述原因中,战略发展或是上市调整是变数最大的原因,此类企业可能在调整后选择新的板块上市、被上市公司收购,或是与非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等。

此外,有些企业因为业绩持续下滑,甚至持续亏损,经营能力无法改善,挂牌对该企业也毫无意义,还要承担挂牌、督导等费用,那么主动退市无疑是他们最好的选择。

与非网整理自网络!

芯朋微电子

芯朋微电子

芯朋微电子(Chipown)是一家专业从事模拟及数模混合集成电路设计的高科技创新企业,总部位于江苏省无锡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内,并在苏州、南京和深圳分别设有研发中心和客户支持服务中心。公司成立于2005年,专注于开发绿色电源管理和驱动芯片,为客户提供高效能、低功耗、品质稳定的集成电路产品,同时提供一站式的应用解决方案和现场技术支持服务,使客户的系统性能优异、灵活可靠,并具有成本竞争力。

芯朋微电子(Chipown)是一家专业从事模拟及数模混合集成电路设计的高科技创新企业,总部位于江苏省无锡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内,并在苏州、南京和深圳分别设有研发中心和客户支持服务中心。公司成立于2005年,专注于开发绿色电源管理和驱动芯片,为客户提供高效能、低功耗、品质稳定的集成电路产品,同时提供一站式的应用解决方案和现场技术支持服务,使客户的系统性能优异、灵活可靠,并具有成本竞争力。收起

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