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公司谁最敬业?”
“当然是老板,工作效率简直杠杠的,要是所有员工都像他那样,公司发展一定赶超苹果。”
周五下午,同事们在办公室闲聊。刚到这个公司时我发现同事们有一个共同点,只要工作中出现问题,比如客户反映产品有故障,大家的第一反应很一致:先将事情往外推,而不是马上想办法解决。只有一个人会第一时间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那就是我们老板,老板的敬业程度可谓呕心沥血,无人能及。
我很奇怪,公司那么多人,大家的态度竟然出奇得一致。当商务部门说产品有问题,研发的同事马上表示产品都开卖一年了,用户反映一直非常好,如果出现问题应该是生产环节的事儿;生产的同事辩解自己一直严格按照指导文件生产,出厂前进行了严格的检验,而且还有 48 小时拷机流程,既然产品是在出厂后发生的问题,那就应该属于售后的责任;售后的同事更是振振有词,个别有问题属于售后维修,大量产品有问题,怎么也不是维修能解决的,还是看看是不是元器件采购出了问题;采购同事马上表示,元器件一直是从相同的渠道购买,供货商的信誉一直良好,应该查一下外协单位焊接有有没有问题?外协自然先让考虑设计是不是出了问题。问题转了一圈又回来了,所有人只是动嘴绝不动手。老板只好亲自过问,要求客户将有问题产品寄回,让研发和维修部门一起去解决。
我十分纳闷,这样的问题只需研发处理一下就可以了,为什么推来推去最后由老板亲自出面才行。要是所有问题都这样处理,老板还不得忙死?刚来公司我还在试图积极解决问题,但是每次都是老板不过问就一直被推锅,一年后,我也被同化了,所有新同事在不久以后都会成这样。
在一年前老板好几次开会对我的评价是认真、负责、效率高,后来慢慢就不太提了,再后来就说:“骆驼,这个问题你能不能在这两天解决?用户催的很急。”
“我一定尽力,虽然程序修改量不大,但是程序好久没看了,需要重新回顾一下。另外程序修改必须非常慎重,修改完成后要做一下完整的测试,估计要多花点时间。”
同事们也一样,即使当天能完成的事情,也要想办法尽可能多争取时间。
“骆驼,这是以前同事做的产品,用户要求修改一下启动 logo,你看看可以吗?”
“这个是 AVR 单片机,我十几年没有使用了,开发环境搭建、资料学习、产品代码阅读。虽然是一点点修改,估计至少也得半个月,能不能修改还是个问题,这个最好还是找原来的同事吧。”
同事们几乎和我一样,只要有事情,有条件解决的就多讲困难,暂时没条件解决的就干脆推掉。老板倒是非常忙活,一会儿和硬件同事一起参谋电路,一会和负责软件的同事讨论产品功能,一会去生产解决问题,有时还要跑电子市场。往往是刚把元件交给研发,脑门上黄豆般的汗珠还在滚,就气喘嘘嘘地赶紧去生产了。
“骆驼,看看老板多么爱岗敬业,1 点上班结果 2 点了你都没有睡醒,太不敬业了!”
“不要说骆驼了,咱们累死啥都没有,人家累死了,这个地方就算地上一颗螺丝钉,只要捡起来就是人家的。”看看老板从门口闪过的身影,几位同事调侃了几句。
为什么会这样?每次会议老板都要求大家提高工作效率,也没见得谁当一回事。大家的工作如同时钟一样不紧不慢。回想我进入公司工作的一年时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任何事情形成都有一个不太短的过程。主要还是老板从心底默认或者接受这件事情。刚开始我觉得私营企业应该承认多劳多得的规则。所以我尽心尽力的做好自己的事情,凡是问题尽可能及时解决,其他部门只要涉及到与我有关的事情都尽力解决。这种状态持续了一年,我不但没有多赚一分钱,反而因为帮助其他部门事情解决一些可做可不做的事情时出了一些小问题,反而被老板责难几次。既然多做无益,我何必管那么多事情。不知不觉我也和同事们一样,一有事情先看看能不能向外推,实在不能推就拖一拖,实在不能拖就多争取点时间,可以马上解决随手解决的问题,至少一两天时间。理由充分的简直无法反驳,做产品要认真,尽可能把问题考虑全面,尽可能把问题在公司解决,多花时间当然是必须的!
一天早晨同事们在讨论今年以来物价在不停上涨,但是我们的工资却不见动。有位刚来不久的同事问我:“我一直尽心尽力做事,快一年了,老板为什么不多发一分钱?”
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旁边有同事调侃:“咱们老板需要平邮,不是 EMS,就算你做的再好,也只能按照平邮付费。”
今年老板任命了一位总经理,将原来不定期的工作会议改为每周五一次例会。会议的主要内容是每位工程师汇报本周工作完成情况,以及下一周的工作安排。老板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督促同事们提高工作效率。但是也不见得有多大作用,因为同事们为了例会上汇报工作可是下足了功夫,芝麻绿豆也能当做西瓜汇报。
到底提高怎么才能提高同事们工作效率?总经理也很头疼。新同事工作积极,但是业务不熟悉。等过一年半载业务熟悉以后,各种待遇不见变化,很快也就与其他同事看齐了。企业管理在在西方是一本科学,既然是科学总会有规律可循。
有一天我在看电视访谈节目,主持人询问某著名企业家提出了同样的问题,这位企业家只说了一句话三个字:“用钱砸”。结果台下哄然大笑。我却没有笑出来,药对症一口汤,不对症一水缸。俗话说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就用钱解决,本来是该用钱的就能轻易解决的问题,却希望能通过例会督促来解决。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能有多大的效用?
同学建中经过两年的努力已经有了自己的公司,去他的公司调试程序。事毕谈论此事,建中还真有自己看法。
“我定基本工资一般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30%,这样才有可能吸引到比较优秀的人。如果真很不错翻倍也可以。另外只要在半个月时间有较好业绩就必须给予现金奖励。如果拖了其它同事后退那就不给奖励。长时间如此就给他更换一下岗位。这就像一个系统反应要非常灵敏,员工认真工作了马上就必须有奖励。否则谁还愿意好好工作,时间长了就全剩下混日子的了。如果一直因为一个人造成项目滞后,就会影响到其他同事的收入,其他同事也会有意见,这种人在我这里没法存在。”
建中说了很多最终还是归结到一点:用钱砸。无利谁肯早起?同事们每天早出晚归无非就是为了多赚点钱。钱给到位自然会珍惜这个工作机会,珍惜这个工作自然会认真负责,效率提高简直是非常自然的事情,很多老板却希望通过督促提高企业效率就如同钓鱼时用不用鱼饵,却使用胡萝卜。
与非网原创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