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星计划,您可以享受以下权益:

  • 创作内容快速变现
  • 行业影响力扩散
  • 作品版权保护
  • 300W+ 专业用户
  • 1.5W+ 优质创作者
  • 5000+ 长期合作伙伴
立即加入
  • 正文
  • 相关推荐
  • 电子产业图谱
申请入驻 产业图谱

产业链逐渐形成,北斗产业“芯”优势凸显

2019/05/28
139
阅读需 19 分钟
加入交流群
扫码加入
获取工程师必备礼包
参与热点资讯讨论

 

几个月前,笔者一篇《无人再提北斗?》,道破了无人再提北斗的谬论。

今天,笔者继续跟进关于北斗产业的相关进展。

北斗背景概览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欧洲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GALILEO)之后第四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

中国主导的北斗于 2004 年正式立项,按照“三步走”的发展战略,计划于 2020 年形成全球覆盖能力。2035 年前还将建设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综合时空体系。届时将会为全球提供更广泛的应用和更高质量的服务。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与发展,以应用推广和产业发展为根本目标,遵循自主性和开放性原则,即中国将自主建设和运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发展和应用将对全世界开放。

近年来,中国北斗关键技术全面突破,芯片、模块等性能指标与国际同类产品相当,价格优势凸显。


目前,国产北斗导航型芯片模块累计销量已突破 8000 万片。其中,支持北斗三号新信号的 28nm 工艺射频基带一体化 SoC 芯片,已在物联网消费电子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最新的 22nm 工艺双频定位北斗芯片已具备市场化应用条件;全频一体化高精度芯片正在研发,北斗芯片性能将再上一个台阶。


截至目前,我国北斗系统在轨卫星共 38 颗,包括 18 颗北斗二号卫星和 20 颗北斗三号卫星,共同为全球用户提供服务。中国卫星导航系统委员会主席王兆耀透露,今年年底前我国还将再发射 6 颗到 8 颗北斗三号卫星,明年计划发射 2 到 4 颗北斗三号卫星,至 2020 年年底全面完成北斗三号系统建设,2035 年前将建设完善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综合定位导航授时体系。


行业应用广泛

智能手机是卫星导航系统最大的大众消费领域。数据显示,2019 年一季度,在中国市场申请进网的手机有 116 款具有定位功能,其中支持北斗定位的有 82 款,北斗定位支持率达到 70%。

目前,北斗系统行业应用遍地开花,已广泛应用于交通、海事、电力、民政、气象、渔业等十几个行业,融入国家核心基础设施,由基础产品、应用终端、应用系统和运营服务构成的完整产业链也逐渐形成,北斗产业优势逐渐凸显,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北斗还在引领电子商务领域创新应用。同时,北斗开始大规模进入乘用车辆前装市场,目前已经累计有超过 200 万辆车拥有“北斗芯”。

 

我国北斗产业已形成由基础产品、应用终端、应用系统和运营服务构成的完整产业链。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市场前瞻与应用前景预测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进入 2018 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超 3000 亿元,达到了 3016 亿元,比 2017 年的 2550 亿元增长近 20%。并预测在 2020 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产值将达到 4000 亿元左右。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其中,北斗系统将拉动超过 3000 亿元规模的市场份额。未来,随着北斗系统定位精度提升,北斗终端小型化和电池续航能力提高,以及物联网技术商业模式日臻成熟,北斗将进一步发挥系统优势,帮助更多行业提升效率。

高精度定位——北斗地基系统

北斗地基增强系统是一套可以使北斗定位精度达到厘米级的系统。截至 2018 年 11 月,北斗已建成基准站数量超过 2200 个,成为全球基站数量最多、覆盖范围最广、运行稳定的地基增强系统。该系统具备在全国陆地范围内,提供实时米级、分米级、厘米级和后处理毫米级的高精度定位基本服务能力。

其中,依托覆盖全国的北斗地基增强系统构建的“时空基础平台”和“时空大数据平台”,分别负责时空数据的获取,通过为海量城市感知终端提供亚米级精度以上的定位和毫秒级授时能力和负责海量数据存储和融合,对包括城市时空基础数据、公共专题数据、城市感知动态数据、互联网抓取数据、本地特色数据等在内的各类城市数据叠加和使用。

通过“时空基础平台”和“时空大数据平台”提供的数据能力,城市管理系统不仅能够全局了解城市整体架构,同时因城市感知数据的丰富,还可以量化城市运行的细微变化。以优政、惠民、兴业为立足点,覆盖智慧交通、智慧交警、智慧旅游、智慧工地、智慧城管、防灾减灾、车道级导航等多个方面。

与非网原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相关推荐

电子产业图谱

与非网编辑,电子工程专业出身,笔耕不辍,期待收获。 欢迎大家前来交流(微信:MG7758PT),添加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