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九届松山湖中国 IC 创新高峰论坛上,来自智慧家居产业链的 IC、终端系统、生态平台、投资及行业机构共同就“智慧家居现状及发展趋势”主题做了深入讨论,芯原微电子(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戴伟民主持了本次论坛,开场他首先做了解释,“智能家居和智慧家居最根本的区别是,后者有数据的驱动。”确实在物联网和大数据的驱动下,云服务发展得风起云涌,我们也看到不管是互联网公司还是硬件设备提供商都在全力收集用户数据,希望有朝一日能利用数据的价值在万物互联时代取得一席之地。
近几年,从智能插座开始,空调、冰箱、电饭煲都开始陆续联网,引领用户走进智能家居时代,但是高喊了几年的智能家居大爆发却迟迟没有出现。难道是用户负担不起购买智能家居设备的费用?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8 年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情况》数据显示,2018 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8228 元,比上年名义增长 8.7%。显然一个家庭一年的收入完全可以把家中的所有家电换成智能设备,到底是什么因素导致用户迟迟不行动?都说击中痛点才能制造爆点,业内专家也普遍认为当前的产品没有抓住痛点,因此用户没有更新换代的动力。
松山湖中国 IC 创新论坛圆桌会议
从智能家电加显示屏还是投影仪看智能家居的痛点之争
近几年,智能家居领域一直在争夺入口,谁能成为这一入口就意味着对其它设备就拥有了控制权,插座、灯泡、音箱、电视都参与了这场竞争,随着智能语音控制的发展,最终智能音箱杀出重围,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去年,小米力推小爱音箱,阿里热捧天猫精灵,市面上还涌现了各种智能音箱。Strategy Analytics 数据显示,2018 年全球智能音箱销量达到 8620 万台,全世界约有 6000 万家庭目前拥有至少一台智能音箱。有预测认为,2024 年和 2025 全球智能音箱市场规模将分别达到 300 亿和 400 亿美元。
智能音箱在去年成为了当之无愧的爆点,因此用户都很关心智能音箱接下来如何继续迭代?目前主要有两种方案,一种是增加显示屏,一种是增加投影仪。无可厚非,这两个点都有应用场景,比如当用户在厨房中做菜,通过显示屏学习别人的做菜方式更为直观,或者将视频通过投影仪打在墙上实现同样的功能。那么,这两种形式哪一种更容易让用户接受?
小米科技投资部合伙人孙昌旭认为,“用户之所以选择智能音箱进行交互,是因为语音控制非常方便,虽然我不认为智能音箱增加屏幕是必须的,但是在智能音箱上增加显示屏比增加投影仪更容易被用户接受。”
华登国际副总裁苏东则表示,“对于智能音箱增加屏幕还是投影仪只是产品形态的变化,但是未来未必是现在的样子。从无屏电视的发展来看,目前出货量不是很高,甚至连基本盈利都没有实现。我认为,第一对未来的形态下定义尚早,未来一定是多入口方式,音箱确实可以解决部分需求,但不是唯一的家居控制产品;第二,从出货量来看,智能音箱增加屏幕不会大幅度拉低出货量,而投影仪因为成本高,会影响普及率。因此,我认为智能音箱下一步增加显示屏的可能性更大。”
美的是国内重要的智能家居产品制造商,其 IoT 公司智能连接部部长陈挺表示,“我认为下一代智能音箱会增加显示屏,因为显示屏技术成熟,而且成本较低,相对投影仪,用户更习惯使用屏幕;从产品来看,美的的抽油烟机和冰箱是先配置了显示屏后增加了语音控制。另外,热水器和空调之所以增加投影仪,是因为它们在家中安装的位置比较高,如果配置触控显示屏用户够不着,投影仪的作用是代替遥控器。从用户的角度来看,现在智能音箱的问题在于比较傻,往往不能理解用户的意思,而不在于增加屏幕还是增加投影仪进行交互。”
深圳芯之联科技副总经理刘占领也表示,“智能音箱包含了交互、内容、智能等因素,互联网时代的入口是 PC,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入口是手机,在物联网时代,智能音箱是最好的入口,因为物联网呈现碎片化趋势,不像手机可以通过单一产品支持产业发展,物联网是多入口,智能音箱解决了交互问题,但是交互体验并不完美,第一,智能语音识别率比较低,需要通过大数据学习提升识别率;第二,交互方式需要改进,显示屏可以提升交互体验感,因此增加显示屏是一个重要趋势。”
探寻智能家居最快落地场景看未来的发展机遇
智能家居爆发的另一个重要节点是找到落地场景,只有有了应用场景才能产生购买,拉动市场销量。针对智能家居最快的落地场景现场做了投票,得票前三的是:家庭安防场景、智能照明场景、影音娱乐场景。
美的的陈挺从产品的角度分享了智能家居的理想状态,“我们现在更多的方向在小家电领域,比如:电饭煲能够自动识别米、预存米、自动洗米、淘米、煮饭,电饭煲中可以预存 1-2 周的米量。工程师花了 7 年时间将国内外的米进行分析,通过图像识别,判断出米的大小、不同的水质,配合锅和电磁场变化,进行了大量实验,内部请电饭煲工厂的工人试吃,和柴火锅比对,不断测试调整,最终可以做出符合个人口味的米饭。以后会针对养生、儿童等不同的人群推荐不同食材的智能厨房套系。”
业界认为全屋智能厂商将主导智慧家居产业发展。关于家庭安防场景,大家比较看好的是联合地产商一起打造智慧小区,统一安装智能门锁,但是在责任划分方面遇到了问题。如果地产商给一个小区整体安装智能锁,一旦受到攻击,地产商将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地产商希望房屋销售以后单个家庭进行后装。
美的的做法是,将安防用智能家居系统和家电分为两个系统,但是可以互通,从用户端看,一般用户看过样板房之后,对智能开关面板很感兴趣,对家电不是很关注,他们更关心家电本身的属性。另外,用户虽然很关注安防,但是又怕泄漏个人隐私,因此比较抵触摄像头,因此家庭安防的问题和智能家居建设是一对矛盾。
门丁智能是一家专注于智能酒店业务的企业,其 CEO 陈惠庆分析,“我们关注的是全屋智能和住宿的业务流程做得更深的场景落地。比如有一个客房,用户 8 点关灯、关窗帘,显然睡觉时间有点早,我们的系统会提示他是不是需要做 Spa,我们希望在垂直场景把基础的功能联网后台将 AI 做到极致。”
雅观科技 CMO 林伟分析,“很多人投资智慧产品最后都以失败告终,比如智能电饭煲,最后他们发现是因为年轻人不做饭,老年人不用这么复杂的设备。但是对于现代人来说,做饭还是需要的,但是要考虑如何简化流程,比如盒马生鲜,就是在给用户提供做饭材料,帮助用户快速做饭,设备只是完成最后 5 分钟的工作,而且很多饭店采购的材料都是半成品。所以我们不能只研究电饭煲的智能化,而应该更关注怎样帮助用户快速把饭做出来。”
小米投资人孙昌旭则表示,“智能家电需要从客厅、厨房、卧室找痛点。小米的折叠跑步机和科沃斯都是客厅用品,后面要考虑卧室的需求,比如:空调的风向根据用户需求进行 AI 调节。从人工智能到人工智慧背后都是数据驱动,百度是搜索用户的画像,阿里是购物用户的画像,小米是所有用户的画像。因为小米产业链已经覆盖了用户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小米的数据最全可以形成护城河。”
哪些因素阻碍了智能家居的发展?
智能家居大爆发一直没有到来,到底是哪些因素阻碍了智能家居的发展?现场嘉宾进行投票结果显示有三大因素:智慧家居标准不统一、产品碎片化、用户体验。
在小米和美的的智能家居生态系统中,都是各自做自己的标准,让用户在使用自己生态系统中的产品时体验更好,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产品联网数量越多体验越好。
美的集团 IoT 公司智能连接部部长陈挺表达了不同的观点,“标准不统一可能会造成成本的增加,但是标准不是智能家居发展的阻碍因素。我觉得阻碍因素是刚需、碎片化、性价比,如果智能产品定价在两位数销量就会很高。关于标准,小米内部产品做得不错,但是小米的生态链产品其实并没有统一,而且家电厂商各种品类标准也不统一,所以用户体验很差。用户在购买一款智能家居产品时,首先会考虑能给自己带来什么价值。回到标准问题,标准确实会影响到产品的推出速度,但是各个厂商都在用通信协议,美的和格力的产品可以走天猫的协议,并不会造成消费者选谁的问题,性价比才是王道。”
刘占领认为,“我认为标准不是最主要的障碍,现在家电产品外带模块就可以支持阿里云、京东云等来解决多云在线的问题,智能家居有三个关键点:第一是数据连接,如果设备无法连接智慧无从谈起,十年前很多白电厂商在做智能家居,到目前空调的联网率不到 10%,照明单品也只有智能插座,加上智能家电的种类,远远不足以支持实现智能家居;第二是交互,如果没有交互也很难谈智能家居,智能家居必须有人参与进来,跟硬件发生交互,促进用户粘性;第三事单靠内容不足以支持粘性,需要品类增加,促进交互体验。智能家居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互联网实现互联互通,第二阶段是每个设备可以联网;第三个阶段是万物互联,任何设备都可以交互,逐步增加粘性,参与物与物的互动。当前处在从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的过渡期,阿里推出的智能家居套装是智能家居落地的典型案例。过去我们对用户培养了语音交互习惯,现在要把 AI 嵌入交互中。”
上海矽睿科技 CEO 孙臻的观点是,“从用户角度讲,智能家居的最大问题是谁来买单?B2C 很难。智能家居解决的是人的懒惰问题,用户可以为智能家居付费多少?目前的智能家居全部是互联网公司在主导,真正的硬件公司没有一个能够玩转,比如,小米的科沃斯扫地机器人成功了,测试出了用户能够接受的底线。其实用户不关心数据问题,而是关心价格是否合适。互联网公司的做法是投资很多公司,收集数据,希望未来可以发挥数据的价值。智能家居要想爆发,只有不停地试,真正的挑战是投资者是否愿意投资。”
华登国际副总裁苏东认为目前是从 0 到 1 的问题,“现在全国每年有 1000 万套房子入住,但是智能家居的出货量却不大,只有某些单品销量还可以,可以看出目前的产品解决的只是小确幸的问题。现在大部分人还没有住到全屋智能的房屋中,只是在预测智能家居的场景。想要智能家居大爆发,首先需要普及全屋智能,通过房产公司,先将基础版全屋智能做进去,让用户知道什么是全屋智能。这不是小米、阿里通过补贴的手段销售 2000W 个智能音箱就能定义为成功的,它们抢地盘只是不想错过这个风口。”
三种智能家居生态模式的较量
目前,智慧家居市场有三种生态模式:中心模式、无中心生态、第三方分布生态。无论是小米还是美的都希望打造符合自己标准的生态链,从而形成以自己为中心的模式,但是也有像阿里、京东这样的互联网公司希望通过自己的协议打通市面上的所有产品。
目前以中心模式为主导,但是从用户的角度看,他们有把美的和格力的产品连接起来的需求,但是美的和格力无法去支持其它厂商的连接标准,这是市场决定的,而第三方分布的模式更接近人性,实现多品牌聚合。在家居领域,各个品牌打得很厉害,这不是某一家厂商的问题,因此和没有直接关系的第三方合作比较合适。
华登国际 副总裁苏东认为,“在这个环节,用户体验是第一位的,互联网公司把各个环节做到了极致,用户体验是互联网公司的价值诉求,比如小米的工业设计感是一致的,它卖的是一致感,连接是有网络效应,但是越来越多的连接导致网络垄断。”
总结起来,智能家居市场想要快速发展,要解决在普通用户中的普及问题,无论击中痛点,还是实现高性价比,都需要通过互联网公司、硬件提供商、云服务平台,以及地产商围绕全屋智能全力打造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和服务,才能真正迎来爆发点。在论坛最后,现场嘉宾还对智能家居市场的爆发时间点做了预测,预计到 2022 年以后才能爆发。
与非网原创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