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 相关推荐
申请入驻 产业图谱

日产有关快充功率的曲线调整

2019/01/09
28
加入交流群
扫码加入
获取工程师必备礼包
参与热点资讯讨论

 

直流充电,在电池的冷和热都是存在很多的考量。Bjørn Nyland 在油管上做了一些对比,对日产对 40 度的 LEAF 的充电速度进行了调整。如下图(这是他画的示意图)所示,在起始温度上面做了很多的调整。
 
示意图
 
 
以下这个数据是根据读取的数据进行拟合出来的,效果更好一些。能清晰看到一些点:
 
功率的温度限制点是从 32 度开始
 
32 度以后呈现一个线性的 map 下降
 
数据拟合图表
 
实际他去测试了 4 次,基本经历了 3 次充电。电池的温度没到 40 度以前,日产改变了策略,还是允许电池以较高的充电功率约 30kW 来接受充电,而到 40 度以上的时候,采取限制往 25kW 限制,到 45 度的时候拉到 20kW 的限制。
 
 
这是根据上面的数据来突出的起始温度和充电功率数据
 
实际的测试对应情况

 

 
充电功率实际还有起始的 SOC 点关系很大,所以看到的功率是存在一定的差异的,这是 Bjørn Nyland 记录的数据情况。通过这个调整,主要能把长途旅行的情况下,充电时间在后期压低一些。猜测日产可能通过数据统计了这个使用的频次也做了一定数量的评估才进行放开的。
 
 
 
小结:冷和热的充电要求,使得没有主动热管理的电池系统存在很大的调度困难,需要解决保温、冷却和加热等等的问题,优化基于温度的充电在当前的环境下还是有着很大的需求的
点赞
收藏
评论
分享
加入交流群
举报

相关推荐

登录即可解锁
  • 海量技术文章
  • 设计资源下载
  • 产业链客户资源
  • 写文章/发需求
立即登录

笔者 朱玉龙,一名汽车行业的工程师,2008年入行,做的是让人看不透的新能源汽车行业。我学的是测试和电路,从汽车电子硬件开始起步,现在在做子系统和产品方面的工作。汽车产业虽然已经被人视为夕阳产业,不过我相信未来衣食住行中的行,汽车仍是实现个人自由的不二工具,愿在汽车电子电气的工程方面耕耘和努力,更愿与同行和感兴趣的朋友分享见解。

  • 点赞
  • 评论
  • 收藏
  • 分享
  • 客服
    人工客服
    (售后/吐槽/合作/交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