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星计划,您可以享受以下权益:

  • 创作内容快速变现
  • 行业影响力扩散
  • 作品版权保护
  • 300W+ 专业用户
  • 1.5W+ 优质创作者
  • 5000+ 长期合作伙伴
立即加入
  • 正文
  • 相关推荐
  • 电子产业图谱
申请入驻 产业图谱

德国慕尼黑电子展印象,从一个展会看电子产业的发展脉络

2018/12/07
41
阅读需 21 分钟
加入交流群
扫码加入
获取工程师必备礼包
参与热点资讯讨论


作为慕尼黑上海电子展的母展,每两年一次的德国慕尼黑电子展是全球最有影响力的电子类综合展会。与非网记者走进在今年 11 月 13~16 日举办的德国慕尼黑电子展,近距离感受了这一展会对参展商和观众的魅力,展会总体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有这样几点:1. 展会规模大。据慕展官方介绍,上届展会的展馆面积覆盖 160000 平方米,客商流量达 72185 人,参展商达到 2595 家;2. 中心展商的展位面积大。包括安富利、艾睿、Digi-Key、贸泽、德州仪器意法半导体恩智浦等一些重要参展商动辄几百上千平米的展区面积,展区通常也很有设计感,颇有视觉冲击;3. 最重要的一点,我想也是上海国际博览中心需要改进的地方,是慕尼黑国际会展中心的智能化和服务的人性化。电子扫码机自动扫码入场,展区内可设置水吧,展商也会并提供点心、三明治等简餐,让观众逛展无忧,也更好的体现了慕展轻松社交的功能,而慕尼黑上海电子展的举办地新国际博览中心一方面观众入场还要更多依靠人工,对酒水和餐食的入场也有很多限制。


从参展商展示的产品、技术来看,本届展会有这样几个特点:1. 主题集中在工业、汽车领域,工业领域主要围绕工厂自动化、工业物联网边缘计算,汽车领域涵盖新能源、辅助驾驶、自动驾驶几大主题;2. 以解决方案为主,展商更注重系统和解决方案的展示,并将很多应用案例搬到展会现场,一个例子是很多厂商为了展示在电动汽车方面的技术实力,都将终端车型以及 Formula E 的电动赛车搬到了展位。

稍后与非网记者对慕尼黑电子展管理层进行采访期间,慕尼黑博览集团新科技业务部经理 Martin Lechner 博士也提到类似观点,总结原因,Martin 称,电子元器件贯穿整个生活,包括消费、医疗、工业、汽车等,通过可视化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演示,展商可以借此展示他们的产品和技术如何触及和影响到越来越多的日常生活和应用。从观众的角度也对解决方案更感兴趣,不只局限于元器件和技术原理,他们希望更多了解产品和技术如何解决他们实际遇到的问题。而在我看来,随着数字化、智能化和联网化的技术发展趋势,很多设备和系统设计越来越复杂化,超出系统和方案厂商原有经验,整个系统设计在不断前移,元器件厂商在市场上扮演的角色正在改变,它们在系统和方案商客户这里起到的作用和价值也越来越多的体现在系统设计的经验和能力上,这点也是重要原因。

慕尼黑博览集团新科技业务部经理 Martin Lechner 博士(右)和慕尼黑展览上海有限公司项目组总监路王斌(左)


此外,此次德国慕尼黑电子展吸引了超过 500 家中国展商,面积达 12000 平米,相当于 2 个半场馆的面积,根据产品分类分散在各个展馆。对此 Martin 表示,慕展方还在跟更多中国本土领先企业接触和沟通,希望未来有更多中国展商不仅集中在中国展区,而是有自己的大展位。他也提到,很多中国展商围绕智慧工厂、数字化工业主题,也很适合在慕尼黑这个德国和欧洲的工业中心来展示。“慕尼黑电子展提供一个国际化的社交平台,我们衷心期待更多中国展商的参与。”

自 1964 年第一届展会以来,慕尼黑电子展一路伴随电子产业的发展历程,见证着电子产业 50 多年的变迁,Martin 将上世纪 80 年代作为一个标志性的时间节点,彼时电子元器件的制造开始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转移到东南亚,伴随产业格局改变的背景,2002 年慕尼黑电子展决定进入上海,开启慕尼黑上海电子展。Martin 坦言,开始并不是很顺利。这几年随着中国市场的成长和成熟,逐渐取得成功,这里面慕展上海团队功劳不小。官方数据显示,2018 年慕尼黑上海电子生产设备展联合同期举办的慕尼黑上海电子展,展会总面积达 80,000 平方米,同比上年增长了 16%。本届展会共吸引了来自 23 个国家和地区的 1,374 家展商和 77,765 位观众的参与,展商数量和观众数量同比上年分别增长了 12%和 14%。

通过这几年慕尼黑上海电子展的观展体验,厂商倾向于系统解决方案的展示已成为全球市场趋势,而明年 3 月的慕尼黑上海电子展还可能有哪些变化?对此,慕尼黑展览上海有限公司项目组总监路王斌介绍,除了从单一产品到解决方案和生态的展示方式变化,明年慕尼黑上海电子展将出现更多联合展示的方式,即与生态圈的合作伙伴一起参与,更多体现客户的终端产品和解决方案,同时展现自己生态的力量。其中就有半导体和设备厂商的联合,从不同层级诠释同一个话题,从单台设备到硬件软件、云的组合,有更丰富的层次。而这种方式的好处在于也可以扩大展商的观众群,在观众群中形成更好的扩散和传播效应,很多企业不同部门的同事都可以从同一个展会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

谈到慕尼黑上海电子展下一步如何继续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和覆盖范围,路王斌提到两点,一方面是开拓新市场,今年 10 月慕尼黑华南展在深圳开展,旨在辐射华南和东南亚地区;借助将慕展的影响力扩展到东南亚,也将这里的观众吸引到中国。“我们希望借助慕尼黑上海电子展和华南展的平台,以及德国慕尼黑电子展的国际影响力,将更多国外企业和品牌介绍到中国市场,同时也帮助更多本土的电子产业链上的特色企业,使他们的产品、技术能被更多行业用户所了解。”

 

与非网原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相关推荐

电子产业图谱

与非网总编。所知有限,不断发现。抱持对技术、产业的热情和好奇,以我所知、所见,真实还原电子产业现状和前沿趋势。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