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星计划,您可以享受以下权益:

  • 创作内容快速变现
  • 行业影响力扩散
  • 作品版权保护
  • 300W+ 专业用户
  • 1.5W+ 优质创作者
  • 5000+ 长期合作伙伴
立即加入
  • 正文
  • 相关推荐
  • 电子产业图谱
申请入驻 产业图谱

威卡中国赵中华:做压力传感器的企业更能抗压

2018/09/14
45
阅读需 18 分钟
加入交流群
扫码加入
获取工程师必备礼包
参与热点资讯讨论

经过六十余载的发展,威卡(WIKA)已经成为压力和温度仪表领域的领导品牌。公司总部位于德国法兰克福克林根堡,现有 9,000 余名员工,致力于持续提升压力、温度和液位测量方面的生产技术。1997 年,威卡集团在中国成立了威卡自动化仪表(苏州)有限公司。次年威卡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也宣告成立。目前威卡中国还拥有上海柯普乐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威卡国际(香港)有限公司等。

9 月 10 日~12 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和上海市科委作为指导单位,中国传感器物联网产业联盟(SIA)和上海科技会展有限公司共同主办,国家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支持的 SENSOR CHINA 在上海跨国采购会展中心成功举办。威卡中国携新品亮相 SENSOR CHINA。威卡中国 CTS 销售总监赵中华介绍说:“这次展会,我们带来了两款威卡新出的产品。一款是高精度压力传感器 CPT9000,这款产品是今年 8 月底在全球同步上市的,基于硅的技术做到了十万分之八的精度,应该说在技术层面上全球目前最先进的精度、最高的精度就是这个精度。CPT9000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压力范围可以达到 100 兆帕,压力范围是比较宽的,这就意味着它将可以适应更多应用的要求,应用范围更广。另外,这款产品很大的一个特点,具有相应 IP67 的标准,它可以适用到更多的范围,具有一定的防腐作用,在外部使用环境的要求上更多地满足了我们部分特殊行业的要求,这是我们这款产品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

威卡中国 CTS 销售总监赵中华

“另外一款产品是 CPH7000,这款产品是一款手持式的校验仪,它的特点是手持式,最大的优点就是便携,便于在客户的现场进行校验的需求,尤其在很多石油化工以及电厂行业,他们要求他们的变送器在现场进行校验以最快的速度获得数据。这款产品的问世就是为了适应这部分客户的需求,来满足快速获得数据的需求。它有两个不同产品型号,一种是内置泵,解决了在现场很难找到气源的情况,内置泵可以打压到 2.5 兆帕,可以满足大多数的功耗要求。另外一个型号,可以接外置压力源,这样压力就可以提高很多,可以更大范围的满足我们客户的需求。而且,这款产品集成了现在非常先进的触摸屏,它的触屏非常灵敏,响应时间也是非常快的,可以很大程度提高客户的用户体验。” 赵中华在产品介绍中说到。

中国市场是威卡集团在全球业务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自 2014 年起,中国已成为威卡集团仅次于德国和美国的第三大市场。对于中国市场快速崛起,赵中华给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随着中国政府的重视以及中国企业自身能力的发展、以及中国客户市场的需求的增长,市场空间在不断扩大,这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第二,现在逐渐在实现自动化,下一步将会迈向智能化,而自动化和智能化当中一个很重要的需求就是传感器;第三,随着未来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叫物联网,物联网即将改变人们的生活,而物联网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就是要互相感知。基于这样一个市场特点,威卡公司的战略是会更多的做细分市场,对我们各个行业做进一步的细分。我们把市场细分以后,基于某一个细分领域的客户群,我们会逐个的做相应的解决方案,这是我们很重要的一个市场工作战略。”

除了市场层面的原因,赵中华认为威卡在中国传感器市场快速做大还有公司战略层面的原因。他指出:“威卡以前只是一个单纯的制造商,随着近年来不断收购公司,威卡的产品链逐渐丰富。基于这个特点威卡正在逐渐成为一个集成商或者说一个系统解决方案的提供商。此外,随着工业化的发展,我们的客户已经不再单纯满足于只买产品,他们的意识已经提升到要购买服务。应对这种需求,威卡已经在着手这方面的工作。”

当然,威卡中国想要在中国市场继续做大做强,快速崛起的国产传感器企业不容忽视。当前中国物联网发展迅速,作为物联网重要的组成部分,传感器的应用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国产传感器厂商也借助这样的大潮开始快速崛起。针对这样的情况,赵中华表示:“威卡非常乐意看到中国民族企业的崛起,因为我们本身是造压力产品的,所以我们一定具有很强的抗压能力。威卡一直是一个不惧怕竞争的公司,是一个非常欢迎竞争的公司,我们更多的信心来源于我们在不断研发新的产品,不断提高产品的标准,这才是威卡更重要的发展方向,而不是滞留在原来的市场上一层不变,这不是威卡的作风。”

相关推荐

电子产业图谱

与非网副主编,网名:吴生,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出身。在知识理论的探寻之路深耕躬行,力求用客观公正的数据给出产品、技术和产业最精准的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