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郭云云
由于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物联网等新兴市场的迅速蔓延,半导体市场在 2017 年一扫前几年的萎靡不振,从疲软转向复苏。Gartner 的统计数据显示,2016 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为 3435 亿美金,2017 年这一数据增长到 4197 亿美金,增幅高达 22%。据 WSTS 预测,2018 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将超过 4,370 亿美元,年增 7.0%,有望续创历史新高。英飞凌在 2017 年也交出了一张不错的答卷,全年整体营收约 71 亿欧元,比 2016 年增长近 9%,这与英飞凌董事会制定的 8%-9%的目标相吻合,利润率从 15%提高到了 17%。
英飞凌大中华区总裁苏华博士介绍,“其中,汽车电子占比 42%,电源管理和多元化市场占比约 30%,工业功率控制占比约 17%,智能卡芯片占比约 10%。受全球股市的利好,英飞凌上一财年每股收益上升了 34%。去年我们收购了意大利一家做激光雷达的公司 Innoluce,在年中我们也加入了 5G 全球汽车协会,把推广标准化作为我们的使命,同时,我们还注资了英国一家声控公司 XMOS,与我们的雷达芯片相结合,在人工智能领域做出相关解决方案。我们的目标是追求可持续性增长,希望每年能实现 8%及以上的增长。”
英飞凌大中华区总裁苏华博士
自动驾驶、新能源汽车推波助澜,汽车市场有望重回第一
汽车电子一直是英飞凌的强项,在全球的排名第二,苏华博士解释,“当我们很努力变成第一的时候,后面两家公司并购使得我们又变成了第二,但是我们现在离第一不太远,尤其是利用中国市场的优势,我们有信心回到第一。汽车通信和汽车安全是未来汽车市场发展的两个方向,汽车事业部大概每年 8%的增幅,其中有一半来自于自动驾驶与高级辅助驾驶和新能源车。”
作为未来汽车市场主要增长点的自动驾驶得到了各界的关注,2018 年汽车电子的热点会有哪些?英飞凌汽车电子事业部大中华区负责人徐辉对自动驾驶的发展从三个方面做了解释,“第一,从技术的角度上来讲,从 L2 到 L3,从真正的高级辅助驾驶到自动驾驶的演变,能够真正实现 L3 部分自动驾驶的功能,可能会是今年的热点;第二,站在传统的汽车角度,英飞凌一贯认为汽车永远是汽车,汽车不会变成手机,虽然会有延伸的智能功能,但是汽车本身的传统应用不会变化,安全和舒适性、胎压监控也会是一个热点; 第三,真正的颠覆者是新进入汽车行业的非传统汽车制造厂商或者系统供应商,它们会继续受到关注。可能每天都会有新公司进入汽车领域,但是不管他们是否会实现颠覆,汽车本身还是会以能够让乘驾人员从 A 点到 B 点成功地到达为最基础的目的和保证。其实做颠覆者并不容易,但是他们给汽车行业带来了不同的思维,传统汽车行业会受到影响和推进。”
从高级辅助驾驶到自动驾驶,在技术上需要哪些改进?真正的自动驾驶成为现实的障碍有哪些?徐辉分析,“其实从高级辅助驾驶到自动驾驶的过程中,技术和硬件的层次是一样的,自动驾驶和人工驾驶的唯一区别在于,汽车是由电脑或者是汽车本身的系统来做判断,还是由驾驶员来做判断。因此,对安全要求不同,在驾驶员作为判断主体的时候,比如加速、变道、转弯,这是由人来做决定的,后面产生的全部后果由驾驶员来承担。自动驾驶是由车本身的系统和软件来做判断。因此,汽车中现在高级辅助驾驶的功能会延续,对于半导体或整个系统集成的要求并没有太大的改变,最核心的是从 L3 到 L4,再到 L5,出现事故是车厂承担责任,还是车本身质量的问题,这是自动驾驶难实施的一个最核心的原因。现在的技术相对已经比较成熟,而最终的障碍点是从 L2 到 L3 到 L4,甚至到 L5 的实施。”
徐辉指出,“从出货量来看,目前英飞凌的单片机和雷达全球产量最高,订单数量在极速增加。未来自动驾驶和新能源汽车会占英飞凌汽车电子市场的 50%甚至以上,未来 5 年到 10 年,自动驾驶和新能源都会是整个汽车行业增长的最大的部分。中国本土不管软件还是硬件,尤其软件设计能力不低于国际水平。我们加入百度的阿波罗计划,也希望能够对中国本土的自动驾驶平台进行支持和促进,从而加速中国自动驾驶的发展。中国道路交通状况非常复杂,本土厂商能够更好地设计软件,这是中国所面临的挑战和机会,我们也会迎接挑战抓住机会。”
“与中国共赢”战略硕果累累
英飞凌始终致力于成为一家可持续性增长的公司。在当今快速变革的时代,坚持创新,与中国市场和合作伙伴共享价值、共同发展。立足中国市场,英飞凌在助力“中国制造 2025”、关注和支持中国的新兴行业、帮助本土企业走向世界、以及搭建本土生态圈四个方面积极推进“与中国共赢”战略。
为落地“助力‘中国制造 2025’”项目,英飞凌根据目前全球智能制造发展和中国制造业现状,独创了三角商业模式。一方面,欢迎中国制造企业参观英飞凌无锡智能工厂,通过多种形式将全球成功经验与制造企业分享,包含与通富微电子及金邦达的智能制造管理合作项目;另一方面,与政府领导部门、生产系统设备、方案、集成商以及中国一流高校合作,为制造企业提供智能制造管理标准和咨询服务,由合作双方提供实施服务,合力帮助中国制造业开展积极有效的转型升级。
2017 年,助力“中国制造 2025”取得了颇丰的阶段性成果。 “英飞凌无锡智能制造能力创新中心”正式成立,帮助本土制造业迈向智能化转型升级;与通富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智能制造战略合作协议,帮助提升通富微电的制造能力和生产力;与金邦达有限公司签署了智能制造战略合作协议,协助金邦达从架构上改进现有多系统的集成;西安交通大学和英飞凌共同编写的《智能制造管理白皮书(2017 版)》正式发布,将为中国政府及制造企业提供智能制造管理标准指南。
在中国,英飞凌与地方政府、高等院校、客户和合作伙伴保持密切合作,致力于推动汽车电子生态圈、智慧家居生态圈的构建,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技术交流打造平台。借助生态圈,与系统设计厂商开展战略合作,共同研发系统级解决方案,在实现自身业务可持续增长的同时,提升客户及合作伙伴的商业价值,而最终,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将惠及人们的生活乃至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
人才、创新以及对市场的把握度是企业发展的驱动力
英飞凌之所以取得持续增长的成绩,苏华博士觉得有三方面原因,“第一,人才。对市场的把握度,从某种角度来讲是以人为本;第二,创新。在转折的时代,公司必须要有变化。在变的过程中就是要不断创新,技术能力和商业模式都要创新; 第三,对市场的把控度。我们的团队对整个中国市场的把控度准、精、快。如今中国市场的营收占英飞凌全球生意四分之一以上,未来占比会持续增长,英飞凌的全球增长目标是,在一段时间内稳定增长 9%。根据过去的数据,我相信我们在中国的业务还是可以持续至少以两位数增长,高于全球平均增长速度。这跟中国本身行业的应用和市场的增长速度有关系。”
与非网原创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