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创成长营四期 Demo Day 活动在杭州举办,与非网记者有幸参与,并在会后对来自安创空间、Arm 公司以及投融资机构的几位嘉宾进行了采访,整个活动中让记者印象深刻有这样两点,与大家分享:
Arm 为什么做创投
安创空间是 Arm 与中科创达共同成立,也是 Arm 全球唯一加速器机构,是一个聚焦于人工智能和物联网产业的创新服务平台。谈到成立的初衷,Arm 公司业务发展总监金勇斌称,Arm 相信接下来中国的这一轮创新是自下而上的创新,也在不断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入,2018 年 Arm 将跟中方的投资人一起成立中国合资公司,成为一个中资主体的 Arm 中国公司,这个公司要做的事情不仅是在中国代理 Arm 现有的产品和技术,更重要的是要开发满足中国市场实际需求的智能化、IoT 和 AI 解决方案,为中国的客户提供一个基本的技术平台,基于 Arm 现有的生态和技术,把它中国化、本土化。
而成立安创空间,就是基于 Arm 的生态为本土创新创业领域赋能,与国内的技术和应用进行自上而下的深度合作。
事实上,安创空间确实也有了不错的表现,成立两年多,组织了 4 期安创成长营,成功加速初创企业有 60 多家,这里面不乏地平线、圆周率这样的成功案例。谈到在即将过去的 2017 年里的成绩,安创空间合伙人满坤表示,其一因为有 Arm 的基因,这一年的工作还是突出安创在技术方面的能力,帮助很多企业加速技术实现的过程,包括地平线、圆周率等,甚至会帮他们完成其中一部分的研发,这是安创空间一直坚持的一件事,这里 Arm 生态系统的厂家也有不少助力;其二,帮助初创企业跟一些大公司合作,实现场景落地。包括帮助车联网企业跟宝马的合作,向前推动,以及帮助智慧零售的企业跟华润旗下的连锁品牌达成合作;其三是在 2017 年下半年开始加强投融资部分,包括安排一些企业与投资方的对接,安创前面三期成长营的最新进展是,超过 90%的初创公司都完成了新一轮的融资,进展可以说相当顺利。
“接下来的一个新变化是,我们将重点部署和积极寻求与一些地方政府和大企业的合作,在这个过程中筛选和加速好的项目,帮他们快速成长、变得强大起来。”满坤如是说。
科技创业不易,我们的机会在哪里
随着这几年资本的关注度增加,科技创业领域显得格外热闹,我们看到有越来越多优秀的、有着深厚技术背景的团队涌入科技创业领域。第四期安创成长营 DemoDay 当天参与路演的 16 家企业中,就涵盖了 AI 开发平台、3D 人脸识别、行业无人机、图像传感器、云计算、机器视觉、眼球追踪、骨骼机器人、智慧交通、超声感测、无线通信芯片、LoRa 通讯技术等方向,基本围绕当下最受热捧的 AI、汽车、通信等几大方向。这些企业中有在 Design in 阶段的,也有已经有成功应用案例并实现量产的,而这里面大部分企业的创业团队都有着深厚的产业和技术背景。当然也不是只要创业者有着漂亮的履历就一定能够成功,创业团队的背景固然是投资者考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技术和产品是否找准了定位和市场需求,是否有较清晰的商业模式和盈利前景,以及一些面向行业应用的初创企业是否有相关渠道的资源等等,决定一个初创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的因素实在太多。对于国内科技创业领域的机会,投融资机构和产业界都有各自的看法。
从资本的角度,耀途资本合伙人杨光表示,中国和以色列都属于科技创业极为活跃的地区,耀途资本在这两块都有关注和投资,具体投资方向却有着很大的不同,在以色列的投资以偏底层的技术创新为主,而在中国则偏向应用。杨光的观点相信也是很多投资机构的看法,即现在整个电子产业链在向中国转移,继消费电子之后,汽车电子也在向中国迁移,国内的创新创业在应用层的机会更大,但在底层创新上则缺乏成功经验和必要的产业环境。
杨光也补充,“我们在国内也不是不投这些研究底层技术的公司,现在也在投资布局,但是更多还是倾向在应用端。目前主要方向有两个:IoT 和 AI。”在他看来,首先要有物联网,通过联网将很多终端设备产生的数据收集上来,然后才谈得上 AI。“物联网我们会关注传输芯片,以及包括图像、3D 在内的多种传感器;AI 重点在应用端,现在比较看好的是智能驾驶、金融、机器人、安防这几个方向。”
从产业的角度,金勇斌认为,今时不同往日,中国的产业结构正从制造向设计、创造转移,这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下一个 15 年,中国在基础技术和知识产权上将有所突破,这是国家意志,现在电子产业也逐渐具备了这个能力。而具体到 AI 领域,金勇斌认为这个产业也要经历两个阶段,用安卓和苹果这一个开放、一个封闭,一个细分、一个垂直的两种模式来划分,在初期也是产业培育期,因为产业生态还不成熟,这时一定是苹果这种全产业链的模式先见效,它会打通一些垂直市场,所以既做硬件又做软件的技术较全面的公司会更容易成功;接下来产生进入成熟期后,安卓这种细分的、开放的模式将开始有市场,因为它能够让技术平民化,符合产业的规律,这时在不同的细分市场和技术环节都会有比较成功的企业出现。
更多有关 AI 的资讯,欢迎访问 与非网 AI 专区
与非网原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