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星计划,您可以享受以下权益:

  • 创作内容快速变现
  • 行业影响力扩散
  • 作品版权保护
  • 300W+ 专业用户
  • 1.5W+ 优质创作者
  • 5000+ 长期合作伙伴
立即加入
  • 正文
  • 相关推荐
  • 电子产业图谱
申请入驻 产业图谱

日本东丽承认造假,这些事件能把日本制造业名誉毁了?

2017/11/29
20
  • 1评论
阅读需 29 分钟
加入交流群
扫码加入
获取工程师必备礼包
参与热点资讯讨论

 

造假

日本碳纤维巨头东丽再曝造假丑闻

日本制造业的声誉周二再遭重创,日本碳纤维巨头东丽承认旗下产品存在数据造假行为。

 

据日媒报道,周二早间,全球最大的碳纤维生产商日本东丽株式会召开发布会,承认旗下生产轮胎用线材的子公司 Toray Hybrid Cord Inc 存在数据造假行为。内部调查发现,在 2008 年 4 月至 2016 年 7 月,该子公司内有 149 例不当处理数据的情况,影响到 13 家客户。据东丽公司表示,涉及的产品主要是供汽车轮胎、导管和皮带使用的纤维增强材料,共计约 400 吨。

 

在碳纤维巨头东丽之前,日本制造已经接二连三陷入造假丑闻。

 

日本三菱公司再曝数据造假丑闻 波及全球 274 家公司

日本有色金属巨头三菱综合材料株式会社社长竹内章 11 月 24 日在记者会上承认,公司下属的三个子公司——三菱电线工业、三菱伸铜和三菱铝业存在出厂产品技术参数造假问题,就此向社会公众表示道歉。

 

目前,全球范围内采购三菱相关不合格产品的企业已经增至 274 家,涉及航空航天、汽车制造、机械装备和电子设备等多个行业。

 

神户钢铁陷造假丑闻

神户钢铁 10 月 8 日承认,旗下工厂及子公司涉嫌大面积伪造铝、铜制品的相关数据。旗下三家工厂和一家子公司长期篡改部分铝、铜制品的出厂数据,冒充达标产品出售。过去一年中,涉嫌造假的产品包括铝制品约 1.93 万吨、铜制品约 2200 吨、铜铸件约 1.94 万件。除铝、铜制品外,其铁粉产品、制造液晶屏的合金产品也存在数据造假问题。

 

神户制钢社长川崎博也在 10 月 12 日公开致歉,称造假产品流入约 200 多家境内外企业,违规行为可追溯至十年前。

 

在日本国内,受这次造假的问题产品影响的日本企业高达 200 多家,其中不乏丰田汽车、三菱重工等这样的日本制造业巨头。铝和铜在制造业领域使用广泛,特别是铝卷,是制造汽车、火车、飞机的主要材料,神户制钢的问题产品波及日本许多高精尖产业。

 

除此之外,受影响的外国企业也不在少数。戴姆勒、雪铁龙、波音、空客、通用电气等国际知名企业均对此表示不安。

 

日产、斯巴鲁涉无资格人员检查丑闻

 

斯巴鲁公司继日产汽车公司之后承认让无证员工进行最终安全检查,并称正在召回问题车辆。据报道,日本政府上个月才发现了日产的错误行为,但自 1979 年以来,这个问题一直在持续。一位知情人士透露,日产这种违规行为已经存在了接近 40 年的时间。斯巴鲁承认,这样的做法已经持续了 30 年。

 

高田气囊安全隐患殃及多家车企

全球最大的安全气囊制造商高田公司因为气囊安全隐患,使大众、通用等汽车公司被迫召回数百万台汽车,高田公司也因多年来气囊质量带来的持续不良影响申请破产保护;

 

2017 年,舆论口诛笔伐,“神话”集中坍塌。丑闻之外,不断被新兴市场挤压的消费品领域,也出现了日本制造收缩的局面。

 

“卖身”

海信电器宣布 129 亿日元收购东芝电视

11 月 14 日下午,海信集团旗下上市公司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与东芝株式会社在东京联合宣布:东芝映像解决方案公司(Toshiba Visual Solutions Corporation,简称 TVS)股权的 95%正式转让海信。

 

转让完成后,海信电器将享有东芝电视产品、品牌、运营服务等一揽子业务,并拥有东芝电视全球 40 年品牌授权。该项股权转让金额暂计为 129 亿日元(约合人民币 7.54 亿元),预期将于 18 年 2 月底完成交割。

 

富士康收购夏普

 

2016 年,富士康以 3888 亿日元(约合人民币 224 亿元)收购夏普 66%的股份和 1136.36 万股特别股。其中特别股可于 2017 年 7 月 1 日以 1∶100 的比例转换为夏普的普通股。这样算下来,最后富士康会持股夏普超过 80%,成为绝对控股的大股东。

 

均胜电子收购高田

据海外媒体报道,KSS HoldinGS,Inc.(下称“KSS”)已经在美国递交关于收购日本安全气囊供应商高田的相关文件。而 KSS 则是宁波均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均胜电子”)旗下全资子公司。

 

据了解,早在 4 个月前,因日本高田公司申请破产保护,汽车零配件巨头均胜电子借机拟通过 KSS 收购高田硝酸铵气体发生器业务(PSAN 业务)以外的资产,交易金额预计不高于 15.88 亿美元。

 

“日本制造”曾是“精益求精”的代表,“完美工艺”的化身,其背后的工匠精神一直备受推崇。一系列大公司造假丑闻和“卖身”案例令“日本制造”黯然失色。

 

日本企业的集体败北,在《财富》世界 500 强榜单上也见端倪。1995 年,日本上榜企业多达 149 家;2016 年仅剩 52 家。而中国上榜企业从 1995 年的 3 家增至 2016 年的 110 家。

 

以品质、安全和性能赢得“日本第一”的日本制造业及其旗舰,何以“堕落”到如此地步?

 

60 多岁的日本工人加藤所说,造假文化在日本似乎“不新鲜”,大家已经习以为常。而大企业长期造假折射出日本企业固步自封、缺乏创新意识。

 

面对中国和东南亚等国物美价廉产品的挑战,这些日本企业“剑走偏锋”,用“粉饰”数据的手段标榜自己产品“高端”,东窗事发后被迫“卖身”,出售旗下产业乃至走向破产。

 

成本风控、管理机制、技工供给,给日本制造“制造”麻烦的诱因很多,问题究竟出在哪一个环节还是多个环节,则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新兴国家通过运用高度成熟的引进技术与制造设备,辅以关键性的低成本劳动力,展现出旺盛的市场活力便不足为奇,于是在上世纪 80 年代如日中天的日本制造逐步收缩,放弃部分市场。

 

日本舆论认为,丑闻不但关系到企业自身的存亡,还会让不知道产品有问题而采用的下游客户企业失去信誉。日本制造业一向引以为豪的企业自律、自净、自我纠偏能力正在受到严重质疑。个案也许不能得出日本制造业能力下降的结论,但一系列个案则尖锐地反映出日本企业和日本社会很多共性的问题。分析人士认为,在包括企业员工职业道德在内的很多方面,日本社会这些年都一直在走下坡路,却未能引起人们足够的警觉。众多日本制造业领军企业频频爆出篡改、造假、隐瞒、谎报等丑闻,无疑反映着日本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危机。

 

在《失去的制造业:日本制造业的败北》一书中,作者汤之上隆指出日本制造业的四大教训,其中两条剑指日本企业创新力不足:

 

面对十年一轮的新技术浪潮,对市场机会缺乏敏感性,因循守旧,错失机会;

 

对先进技术缺乏以往专长的模仿创新精神,反应迟钝,因此落后于同行业。

 

汤之上隆还指出,日本企业过度依赖匠人精神和手工艺者的技艺,忽视了产品标准化和通用化,严重影响了产品量产化。

 

他呼吁日本企业重新重视模仿创新元素,发扬自身技术整合优势,在工业互联网时代实现制造业的反击。

 

还有不少日本人呼吁日企与中国企业展开合作,优势互补。

 

今后,日本企业如何转型、日本经济如何升级,已成关乎日本是复兴还是“沉没”的攸关问题。

富士康

富士康

作为全球领先的智能制造及工业互联网整体解决方案服务商,工业富联始终坚持深耕中国、布局全球的生产和经营策略,业务范围覆盖数据全流程,在全球产业链中构建起国内与国外的桥梁,并基于多年来在精益管理、供应链管理、柔性生产方面的经验,实现国内国外双循环,解决国内制造、原材料、销售在外问题,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作为全球领先的智能制造及工业互联网整体解决方案服务商,工业富联始终坚持深耕中国、布局全球的生产和经营策略,业务范围覆盖数据全流程,在全球产业链中构建起国内与国外的桥梁,并基于多年来在精益管理、供应链管理、柔性生产方面的经验,实现国内国外双循环,解决国内制造、原材料、销售在外问题,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收起

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

电子产业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