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 相关推荐
申请入驻 产业图谱

特斯拉model 3难产酿大祸,中国市场是“灵丹妙药”?

原创
2017/11/23
36
加入交流群
扫码加入
获取工程师必备礼包
参与热点资讯讨论

 

就在一年前,如果你在于朋友交谈的过程中提到特斯拉电动汽车,对方的眼神是闪光的,那时的特斯拉是传奇,它拥有“硅谷小子大战底特律”这样的传奇故事。在 2012 年特斯拉完成交付 model S 之后,世界上大部分行业分析师都认为特斯拉将成为汽车领域的“下一个丰田”, model S 从外观和性能上来说都是震撼的。

特斯拉 model S

世人对于特斯拉的推崇在其官方发布 model 3 概念车之后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让我们重温一下特斯拉 model 3 预定时的盛景。排着长队,揣着钱包,特斯拉的簇拥者们终于等到了 Model 3——虽然只是预订。对此,CEO 埃隆·马斯克似乎也是信心百倍,甚至在 Twitter 上为那些排队苦等的用户“担保”,这种等待绝对是“值得的”。 针对当时的火爆景象,媒体有以下描述:“在悉尼,第一位预订 Model 3 的用户提前 48 小时就到体验店外排队;在香港,店外围起了三层围栏;在北京,开放预订前 20 分钟人数就过百。”

特斯拉

Model 3 的预售成绩证实了此前马斯克的担忧,不过也使得模糊不清的市场需求变得清晰了起来:如果近 50 万人愿意在这个不确定的阶段就掏 1000 美元出来,那特斯拉的市场前景其实还是挺可观的。没有人会在那个时间段想到特斯拉 model 3 会成为该企业某种意义上的“滑铁卢”,特斯拉预定的火爆之后紧随而来的就是“难产”问题,而且目前仍未得到解决。

在特斯拉 model 3“难产”的这段日子里,特斯拉失去了太多,领跑很长一段时间的特斯拉不得不停在原地看着来自其他厂商的追赶和迫近,当前的世界电动汽车市场已然是一场混战。

企业前景被唱衰

据报道,4 月 1 日,特斯拉 Autopilot 视觉副总裁 David Nistér 离职,耐人寻味的是,David Nistér 的下一站是特斯拉 Autopilot 2.0 硬件合作的亲密战友英伟达。该消息得到了特斯拉发言人的的证实。

特斯拉发言人向媒体证实:“伴随着 Chris Lattner 成为新任 Autopilot 软件副总裁,David Nistér 在公司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继续留在特斯拉让他遇到了瓶颈,我们感谢 David Nistér 为公司做出的贡献,并祝他未来一切顺利。”

特斯拉

这给了不看好特斯拉的分析机构场唱衰特斯拉的机会,各个分析机构大肆宣扬此次事件的恶劣影响,瑞士银行便精于此道。

而这次事件之前,瑞士银行分析师科林·兰甘(Colin Langan)曾经表示,为了生产备受期待的 Model 3 并扩大电池产能,特斯拉第二季度花费大约为 12 亿美元。为了补充流动性,该公司通过发行债券融资 18 亿美元,因此手中现金约为 50 亿美元。

尽管完成了融资,但特斯拉目前的开支速度仍然非常激进,因此兰甘预计特斯拉将在 4 个季度左右烧光现金,仅第三季度就会花费约 9 亿美元资金。与此同时,该公司 2018 年底还有 14 亿美元债务到期。

说的有理有据,身处问题漩涡的特斯拉也没有太多的有力证据予以反驳。

唱衰特斯拉这样的言论并不是瑞士银行的专属。通用汽车公司(General Motors)前任副董事长鲍勃·卢茨(Bob Lutz)此前告诉 CNBC,特斯拉是一个不会长久的“失败企业”。他说:“特斯拉没有秘密武器,他们用的锂离子电池大家都在用。这样继续下去,他们不可能活到 2019 年”。

 

引以为傲的续航能力被国产车企追上

如果说此前特斯拉最大的优势是什么,很多人可能会说是外观,不过懂车的人一定会说是续航能力。是的,当 model S 和 model X 出现之后,它们的续航能力是其他厂商难以抗衡的,从本质上说就是特斯拉的电池技术更出色。

但是,现在这样的情况消失了,特斯拉的停滞不前被其它车厂迎头赶上,续航已经不再是优势,至少在 model 3 上面是这样的。

特斯拉 model 3

根据特斯拉汽车公布的信息显示,Model 3 的续航里程为 215 英里,约合 350 公里左右,这其实与 Model S 和 ModelX 最高续航达到 610 公里以上的性能显得差距巨大。根据驾评人员的驾驶经验来看,特斯拉汽车在冬天时候掉电较为迅速,350 公里左右或许只能在城市之中行驶了,甚至郊区都去不了。夏天时候,特斯拉汽车续航能力稍好一些。

这样的续航能力,很多国产电动汽车都能够与之叫板。我们看一下刚刚车展亮相,即将在 2018 年上市的新车比亚迪新款 e6,动力方面将配备 91kW·h 的电池组,续航里程达到 450km,两项数据均在现款车型基础上有所增加。而媒体从吉利汽车官方获悉:2018 年,吉利的 FE 纯电动平台的各个车型续航里程将提升至 400km,百公里耗能降至 13kW·h。届时帝豪 EV300 将进行升级,续航增至 400km。

而在国际市场和特斯拉颤抖的日产也给了特斯拉 model 3 一个下马威。日产汽车未来设计的日产 Vmotion2.0 概念车与作为日产智行科技 Nissan Intelligent Mobility 集大成者的全新日产聆风携手在广州车展亮相了。日产聆风作为全球首款量产零排放车型,在全球 49 个市场累计销量近 30 万辆,电动汽车全球销量第一。在大家最为关心的续航表现上,通过搭载体积更小的锂电池组,续航里程可以达到 400 公里。

日产聆风

面对竞争对手的步步紧逼,特斯拉竟然选择降低 model 3 汽车的福利待遇,大概真的是资金压力太大了。

根据特斯拉汽车去年年底公布的消息显示,自 2017 年 4 月 1 日前购买汽车的消费者,可以享受到特斯拉超级充电站终身免费的优惠政策,但此后购买任何特斯拉汽车的用户将不会享受终身免费的福利。特斯拉汽车 CEO 马斯克也证实了,Model 3 将不会有终身免费的福利。这对于不论是中国消费者,还是任何国家的用户,特斯拉汽车充电收费,这个感觉太不爽了。

 

特斯拉还有什么优势

特斯拉在电动汽车市场也算是成名已久的企业,一招失误不至于满盘皆输。那么,特斯拉在电动汽车市场还有哪些优势?

首先,特斯拉的电池技术依然是领先的。马斯克曾经表示,特斯拉 Model 3 并非特斯拉汽车下一代车型,它在续航、功率及功能特性上都将逊色于 Model S。从这一点可以看出,特斯拉以及马斯克对于 model 3 的设计都留有余力,这款车只是为了能让特斯拉尽快盈利而出现。从特斯拉 model S 以及 model X 的配置参数来看,特斯拉的电池技术依然是领先的。

特斯拉 model X

其次,超级充电技术是特斯拉目前领先比较明显的一点。目前特斯拉的超级充电站使用的是 120kW 的充电桩,可以在 40 分钟内为特斯拉 Model S 充到 80% 的电量,75 分钟充满。为了提高特斯拉车型在体验上的竞争力,特斯拉在 2017 年推出的超级充电站中进一步提升充电数据的功率,功率超过 350 kW。充电速度的大幅降低将直接提升纯电动车型的使用体验,升级到 10 分钟将整车电池充满的速度,也让纯电动特斯拉的使用体验和燃油车加油的过程没有任何区别。

当然,除了这些电池方面的优势,特斯拉还有是自动驾驶汽车的有力竞争者,在全球范围内仅次于奥迪 A8,达到了 level 2.5 的级别。

中国建厂会触底反弹?

“为更好地服务中国市场,我们正与上海市政府探讨在该地区建设工厂的可能性。正如早前所述,到今年底,我们的中国生产计划将更加清晰。”近来,面对媒体询问特斯拉是否将在中国独资建厂时,特斯拉的有关工作人员总是这样回复。

按照《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7 年修订)》规定,在相关的整车、专用汽车制造项目中,中方的股比不低于 50%,同一家外商可在国内建立两家及两家以下生产同类(乘用车类、商用车类)整车产品的合资企业,如与中方合资伙伴联合兼并国内其他汽车生产企业以及建立生产纯电动汽车整车产品的合资企业可不受两家的限制。这一目录于今年 6 月公布,7 月 28 日起施行。

中国对于外资车企是持欢迎态度的,政策上准确的说是开放的,特斯拉想要来华建厂需要牵手某一国内企业。如果特斯拉能够接受这样的条件,合资特斯拉电动汽车的诱惑力对于国内用户是极大的。

特斯拉电动汽车

中国当前是电动汽车第一市场。工信部数据则显示,今年 1 至 9 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42.4 万辆和 39.8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40.2%和 37.7%,其中 9 月销量同比增长 79.1%。另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国内 2016 年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分别达 51.7 万辆和 50.7 万辆,远超 2015 年整体水平。

根据相关媒体统计,过去 12 个月间,特斯拉每分钟“烧钱”8000 美元。彭博社计算,按照这个速度,特斯拉将在明年 8 月 6 日耗尽所有现金。可以说,留给特斯拉思考的时间不多了。

与非网原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浏览更多汽车总动员栏目文章请点击:

特斯拉

特斯拉

Tesla 致力于通过电动汽车、太阳能产品以及适用于家庭和企业的综合型可再生能源解决方案,加速世界向可持续能源的转变。

Tesla 致力于通过电动汽车、太阳能产品以及适用于家庭和企业的综合型可再生能源解决方案,加速世界向可持续能源的转变。收起

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

登录即可解锁
  • 海量技术文章
  • 设计资源下载
  • 产业链客户资源
  • 写文章/发需求
立即登录

与非网副主编,网名:吴生,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出身。在知识理论的探寻之路深耕躬行,力求用客观公正的数据给出产品、技术和产业最精准的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