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星计划,您可以享受以下权益:

  • 创作内容快速变现
  • 行业影响力扩散
  • 作品版权保护
  • 300W+ 专业用户
  • 1.5W+ 优质创作者
  • 5000+ 长期合作伙伴
立即加入
  • 正文
  • 相关推荐
  • 电子产业图谱
申请入驻 产业图谱

董大姐的无奈谁人知:不做机器人要我怎么活

2016/01/18
2
阅读需 23 分钟
加入交流群
扫码加入
获取工程师必备礼包
参与热点资讯讨论

 

小编语:小编想说明的是格力产业线全自动化和格力制造机器人其实没多大关系,不知道董明珠大姐是不是混淆了概念,即使格力不做机器人她也可以买全自动化生产线的,而且机器人也是需要生产线制造的。希望这次立志不再像手机那么样从宏图大志到销声匿迹,董明珠大姐也是干大事的人,早日让大家看到格力的机器人才是重点。

对于格力,从不担心企业没了宣传点,因为他们有董明珠。最近,格力董事长董明珠公开说要造机器人,并表示 4 年之后,格力全面实现无人化生产。董明珠的前半句又引来业界的一片非议,但后半句董姐(行业人士的称呼)实则是给出了解释,格力将要进行智能化生产,用机器代替人工。

智能化生产其实并不新鲜,除了家电制造领域,手机、汽车等制造早已开始实行智能制造,从格力竞争对手美的、海尔来看,他们甚至早已先于格力布局。那么,格力为何要选择这个时机对外宣布呢?早在格力手机还未亮相之前,董明珠便借助 CCTV 的舞台,公开与小米公司董事长雷军豪赌 10 亿,赌注是小米 5 年之内销售额能不能超过格力,我们先不说这个赌注是否成功,但此后,格力借与雷军打赌的事件对手机进行了一次次的曝光。业界如此调侃:董姐一分钱不花就让格力手机上了头条,不亚于如今老罗做锤子手机的风头。因此,业界认为董明珠借“机器人”说事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库存销售模式已触天花板

董明珠表示,2016 年将对工厂进行智能化管理和机器人手臂的使用。这些已在其他空调企业早已上马的项目,为何格力甘心晚于对手?前几年,格力一直靠捆绑经销商的模式卖货,并牢牢掌握空调市场半壁江山,但随着美的、海尔的互联网转型,线上市场的快速发展,开始挤占格力份额。

在空调行业,一直采用的是库存销售模式,即提前生产然后将货铺给经销商,格力甚至采取与经销商股权捆绑的方式,让经销商心甘情愿销售格力的产品。“库存销售模式的好处是,企业可以绑架经销商。但一旦市场上其他品牌推出了能效更高,性能更好的产品,将会导致经销商的库存商品卖不出去而积压,最终不得不降价。”一位空调业人士表示。

据相关机构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 年,空调库存高达 4000 万台,已接近于空调市场 1 年的销量。因此,一向不降价的格力空调从去年开始高喊降价,价格战在空调行业一触即发。“消化库存面临的是产品的不断降价,这将会影响格力的销售额和利润。”上述人士表示。但相比格力,海尔早已丢弃掉这种库存销售模式。据悉,海尔空调库存仅格力十分之一,海尔通过智能化工厂和零库存模式,采取用户直接给工厂下单生产。

背负库存压力,以及传统线下销售逐渐向线上转移的背景下,格力不得不调整思路,开始在智能制造上下功夫。“从成本控制来看,在原材料无法控制的情况下,只能在人工成本上做文章,而机器代替人无疑是一个方式。”上述人士认为。

机器换人看上去很美

上马手臂机器人,第一是降低产品的失误率,做好品控;第二是大幅消减成本。董明珠对格力的变革无疑是长期背负库存下做出的调整。但董姐放出狠话,格力不仅要自己完成机器换人,还要帮助别人机器换人,开辟家电制造以外的第二条跑道。这是什么意思呢?一位空调人士认为,空调产业链条很长,格力无法一个人全部包揽,例如,一款空调需要 150 多个零部件组成,其中至少 20 几个零部件由供货商供货,产业链全部实现智能制造后,可将不同的包装、规格和尺寸,通过系统或平台快速实现精准计划。

机器换人根源是劳动力成本的上涨。但实现全部机器换人在中国却很难实现,包括富士康提出的百万机器人计划也仍没看到进展。“一个 300 人的工厂,实现一半机器换人至少投入 5000 万。”一位浙江企业表示,其投入后的回报率时间太长。

另外,我国在工业机器人技术上较为薄弱。目前,工业机器人核心在于电机并全部掌握在德国、日本、美国的手中,包括软件技术、伺服驱动技术、机械减速机技术等。因此,中国企业使用机器人的成本较高。但董姐说了,格力要自己研发,花钱买技术不叫投入,可以受自己掌控的技术才有意义。

董姐的远大抱负是将产业链条上的各个环节与格力进行整合。“但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例如设备的系统如何与运营、人员匹配等涉及到繁多的环节。”上述人士认为,机器换人目前只是看上去很美。

能否逃出手机命运?

在格力,董明珠说一不二、雷厉风行的性格被业界称为铁娘子,甚至其自身的影响力已盖过格力。董明珠曾有诸多豪言:格力未来销售额超 1 亿,格力手机销量 1 亿台不成问题,格力手机 2 完爆苹果 6S。”但事与愿违?格力公告显示,2015 年第三季度,格力营收同比下降 23%,而格力手机仍是一个传说。


2015 年,董明珠不停在不同场合曝光手机,先是在中山大学演讲中突然拿出格力手机称,”我已在使用了”。随后不久,董明珠提出 2015 年手机销售目标 1 亿部,但到 6 月份,这一数字改口“5000 部”,在去年 7 月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格力手机二代、三代将于年内推出。但到现在,也未能看到格力手机的上市。

显然,格力手机已让董明珠失去了业界对她的期待,业内人士不禁反问,机器人是否又是董明珠自导自演的一个表演台?而相比格力的竞争对手们,却走上了互联网的转型之路。

近两年,传统制造企业和互联网企业频现联姻,包括小米与美的、海尔与阿里、TCL 与乐视等,但格力一直在走自己的路。“互联网时代靠单打独斗已不能生存,在这个共享经济的时代,不是靠企业家的个人魅力就能成功。”资深专家刘步尘认为,做手机将是董明珠最失败的决策,它有可能成为格力定期发展史上的转折点。

或许,董明珠更加需要的是给外界一个可以兑现的承诺,62 岁的董明珠已在风口浪尖上。

小米

小米

小米是全球第四大智能手机制造商,在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手机市场进入了前五名,特别是在印度,连续5个季度保持手机出货量第一。通过独特的“生态链模式”,小米投资、带动了更多志同道合的创业者,同时建成了连接超过1.3亿台智能设备的IoT平台。

小米是全球第四大智能手机制造商,在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手机市场进入了前五名,特别是在印度,连续5个季度保持手机出货量第一。通过独特的“生态链模式”,小米投资、带动了更多志同道合的创业者,同时建成了连接超过1.3亿台智能设备的IoT平台。收起

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

电子产业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