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在一个工作日完成如此圆满的线下技术沙龙,大家如此捧场一方面是由于电磁兼容设计几乎是每个工程师都会遇到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结合紧密的技术问题,而更重要的是这次课程的讲师是来自网友点名,在电磁兼容领域有数十年工作经验的武晔卿老师,受摩尔吧孵化器的邀请,平时动辄上万元才能听到的培训课程,武晔卿老师这次免费讲给大家,工程师们自然是欢呼雀跃。
关于此次培训课程的详情在这里不做详述,大家可以移步 硬禾实战营,这里将有详细的培训视频可供在线学习。只把对这次课程的一些感受和大家分享。
硬禾实战营
这次的培训课程是场营养丰富的技术大餐
在电磁兼容领域有数十年工作经验的武晔卿老师
数学、物理不是可有可无
同样是电子工程专业科班出身的我,毕业后也做了 3 年的硬件研发,回想这段工作经历中每每痛苦的记忆几乎都跟无法找出电路设计中的问题即纠错有关,这个时候我们可能会用缺乏经验来为自己开脱,但不能避免下次出现类似的问题时还是抓耳挠腮不得要领。根源在于我们没有意识到这种问题出现的根本是理论基础的欠缺,同时也是无法把理论和实践完美结合,没有领悟本质也就无法做到举一反三。
武晔卿提到的一点没错,电子工程师的很多设计工作都离不开数学和物理这两门基础课程的扎实功底。这也是为什么工程师中盛行一种现象是工作了 1、2 年后会反过来去看当年大学里学过的数学、物理知识,从里面找理论依据。一个简单的趋肤效应,一个看似枯燥的复变函数,和电路设计的实际一结合,就变得生动而有意义。要在电路设计这条路上走得更远,大家还是要多捧起书本来从中找到数学之美、物理之美。
思考的方式有多重要
很多时候我们用努力和天赋来说明后天和先天的因素对一个人达成优秀的影响,抛开天赋不谈,同样的努力也有效果的不同,个人认为,好的工程师和差的工程师的差别可能就在于他们思考的方式不同,而不同的思考方式会直接影响一个人解决问题的效率和学习曲线的走向,听起来可能有些抽象。武晔卿把它称为科学方法论,可理解为是基于常识、知识和经验的一种正确的判断和分析能力,武晔卿认为其中知识和经验的作用有限,常识所占的比重比较大,往往是一些常识的缺失导致我们遇到问题的时候走了弯路。
而所谓科学方法论,即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和强化训练来培养和加强的。
你想变现吗
此前网络上一个疯传的笑话是一个小学毕业的人可以成为亿万富翁,而一个博士毕业的人可能连工作都找不到,这里面就存在一个怎么把所学变现的能力问题。武晔卿提到,放在电子工程师身上,就是要让设计的产品尽量贴近市场需求,实用化再实用化,能够走到最后的量产化这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