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语:英特尔最近流年不利,一方面移动战略屡屡受挫,虽然通过大笔补贴换取了部分市场,但是这部分市场份额并不稳定,一旦停止补贴,后果较难设想。另一方面英特尔10nm工艺受阻,又缩减开支,现在英特尔在工艺上的领先优势已经被大大缩小。如果台积电或者三星先于英特尔推出10nm工艺的话,英特尔未来几年的日子将颇为难过。
台积电围绕以16nm FinFET+工艺(N16FF+)及10nm FinFET工艺(N10FF)为前提的设计流程,发表了演讲。在N10方面,接近成品的第一款验证芯片已送厂生产(Tape-out)。该验证芯片集成了四核的“ARM Cortex-A57”等。
台积电的Willy Chen发表演讲。
本次演讲是在新思科技、ARM、台积电借第52届设计自动化会议之机,于2015年6月8日联合举办的“Collaborating to Enable Design with 16-nm and 10-nm FinFET”上发表。演讲人是台积电设计暨技术平台副处长Willy Chen(图)。
关于16nm FinFET+工艺的设计流程,在2014年,台积电发布了在参考流程中提供的支持(图1)。16nm FinFET+工艺是由当初的16nm FinFET工艺改进而来,通过改变鳍片形状等,性能提高了15%(参阅本站报道)。
图1:参考流程的推移。
16nm FinFET的16个项目正在推进
Chen表示,面向16nm FinFET+工艺的设计流程早已准备就绪(已进入可实际设计芯片的状态)(图2)。现在,16个开发项目正在推进,到2016年底,将有50个设计送厂生产。
图2:16nm FinFET+(N16FF+)的设计流程。
台积电直到16nm工艺,才首次将FinFET应用于量产(20nm之前采用平面晶体管),N16FF+流程中新增加的功能,很多都与FinFET有关。比如说,布局布线中的自动格线置放、寄生RC提取中的高精度FinFET建模、物理验证中的FinFET规则支持等。
Chen重新指出,随着工艺向16nm、10nm的微细化,自动布局布线与其他工序的联动将变得愈发重要(图3)。比如说,在自动布局布线和寄生RC提取中,布线电阻与电容的相关性,在自动布局布线与EM(electronic migration)/IR压降分析中,MiM(metal insulator metal)电容的插入与分析等。
图3:工序之间的联动愈发重要。
10nm采用三重曝光
如上所述,20nm工艺虽然使用平面晶体管,但曝光采用双重曝光(通过分两次进行曝光,形成在28nm工艺之前,经1次曝光在Si上形成的图案)。因此,对于20nm工艺的设计流程,适应双重曝光是主要课题(图4)。在设计双重曝光时,划分第1次曝光数据和第2次曝光数据叫作“分色”(Coloring)。
图4:各代工艺的新课题。
对于20nm之后的16nm工艺,适应FinFET是主要课题。而10nm工艺将采用三重曝光(通过分3次进行曝光,形成在28nm工艺之前,经1次曝光在Si上形成的图案)。台积电把设计三重曝光时,划分第1次曝光数据、第2次曝光数据和第3次曝光数据叫作“全分色”(Full-Coloring)。另外,虽然这次没有发布,但根据推测,之后的7nm工艺估计将会采用四重曝光。
在采用三重曝光的10nm设计流程中,规则检查和寄生成分提取有所变化(图5)。而且,面向高速信号,还需要借助使用低电阻布线层的一维布线(图6)、布局的多功能化和高速化(图7)。
图5:10nm工艺的规则检查和寄生成分提取的课题。
图6:一维布线。
图7:改进布局。
接近成品的验证芯片送厂生产
Chen表示,10nm工艺的设计流程也已准备就绪,可供客户使用(图8)。台积电在数字设计方面,使用四核的“ARM Cortex-A15”进行了验证(图9)。在定制和模拟设计方面,使用PLL完成了验证(图10)。而且,接近成品的第一款验证芯片已经送厂生产。这款验证芯片集成了四核的Cortex-A57等(图11)。(记者:小岛郁太郎)
图8:10nm FinFET的设计流程。
图9:在数字电路中的验证。
图10:在定制电路中的验证。
图11:接近成品的第一款验证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