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不与官斗?阿里巴巴是侠而不是民
天天上头条的阿里巴巴大概是觉得没有新意了,一天三上头条才有趣。
2015年1月23日,国家工商总局发布《2014年下半年网络交易商品定向监测结果》。报告显示,2014年8月至10月,国家工商总局网监司委托中国消费者协会开展网络交易商品定向监测,共完成92个批次的样品采样,其中,淘宝网样本51个,正品率为37.25%
1月27日,淘宝官方微博以“一位80后淘宝网运营小二”的口吻发出公开信,质疑工商总局抽检程序违规,并直接点了工商总局网监司司长刘洪亮的名,“我们接受神一样的存在,但我们看不懂的是,屡次抽检和报告中,不同的标准和神一样的逻辑——尊敬的工商总局网络监管司刘红亮司长,您违规了,别吹黑哨!”
这篇精心制作的檄文虽然以个人口名义发出,但是其中涉及到淘宝的具体数据、淘宝申诉消息以及对相关法规的熟悉程度,显示这或是团队作品。
随后双方冲突升级,1月27日下午工商总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回应淘宝质疑,1月28日上午工商总局披露《关于阿里巴巴集团进行行政指导工作情况的白皮书》,指出阿里系网络交易平台存在主体准入把关不严、对商品信息审查不力、销售行为管理混乱、信用评价存有缺陷、内部工作人员管控不严等5大突出问题。明确表示法律面前没有特殊的市场主体,阿里系主要高管要有底线意识和底线思维,要克服傲慢情绪。1月28日下午淘宝在官微上称,针对刘红亮司长在监管过程中的程序失当、情绪执法的行为,用错误的方式得到的一个不客观的结论,对淘宝以及中国电子商务从业者造成了非常严重的负面影响,我们决定向国家工商总局正式投诉。
马云也发声称“假货不是淘宝造成的”。
峰回路转,1月28日下午晚些时候淘宝删除”别吹黑哨“的檄文,工商总局也撤下了白皮书。但是硝烟未烬,今天双方在网上继续你来我往,在假货问题上都想继续”指导”对方一下。
马云很推崇金庸,阿里有头有脸的员工都要到金庸小说里面去找一个花名。侠以武犯禁,在武侠世界里,凭借超强武力可以自己来断人生死、号令江湖甚至制定规则,侠即武侠世界的帝王,只不过不是通过暴力而是通过个人武力来实现统治。
“别吹黑哨”这篇微博里面提到“注册用户超过5亿人”,5亿用户规模的淘宝,或许很有江湖的感觉,所以这也许不是民与官斗的故事,这是一个侠与官争的传奇。
这是一场导演过的双簧吗?
工商总局的抽检方法如何先搁置,这个抽检结果大致还是符合我对京东、天猫、淘宝三大购物平台的认知的。只是淘宝的反应之大出乎我的意料,抗诉一下这个调查结果尚属正常,但是直接针对个人点名道姓的攻击在商界还不多见。如果我们复盘一下,站在阿里集团或者淘宝的角度看,如何来进行这次危机公关呢?
第一种选择,乖乖认错,表示加强对认证商家的管理,严格查处售假商家,并有自己人出来承担责任。一如2011年阿里供应商欺诈事件的处理结果,可惜这次没有另外一个卫哲来背锅。
第二种选择,抗诉工商总局的抽检方法,要求重检,有理有利有节。但是这种方法往往吃力不讨好,过程冗长,应对不当也会造成阿里的商誉损失。实属下策。
第三种选择,就是目前这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做法,淘宝出面,单挑国家工商总局,给广大淘宝商家看,淘宝是站在你们的立场来说话的,为了你们的利益,淘宝敢把皇帝拉下马。后续的进程无非是店小二顶缸,马云表态从某种形式上服软,声称一定要维护消费者的利益,最后大团圆的结局。最多淘宝总裁暂时委屈一下,张建锋虽非18罗汉时期的从龙之将,但是也是自2004年就加入阿里的老臣,想来结果不会像卫哲一样。这种选择的妙处在于,淘宝商家与消费者的利益都照顾到了:对于淘宝,在商言商,店家是他们的衣食父母,与工商总局的斗争一定不能一开始就放弃店家;对于阿里B2B业务,这也是增加美誉度,阿里拼命维护在线商家的利益;对于消费者,马云都出来道歉了,打假更多是政府的责任,淘宝方便了商家与消费者,把关不严还是政府责任更大一些。
或许国家工商总局不愿意配合演这出双簧,怎奈阿里计算能力妙到豪巅,算得一步不差,也许国家工商总局就不自觉的开始入戏了。所以淘宝大战国家工商总局,最开心的是微博,现在没有人讨论微信广告了。
当然这是无责任推测,读者不必当真,这场大战,总体来说还是侠和官之间的演出,我们老百姓只需要看戏就好了。
更多内容,请访问与非网电商专区。
与非网原创,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