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产业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支撑,发展态势是我们研究新能源汽车的重要抓手。2025年一个季度过去了,中国动力电池产业在产量、安装量及出口等方面呈现出一系列新特征。
本文将基于多维度数据,对中国动力电池产业过去三个月的情况做个剖析。
Part1.产量、国内使用量和出口
● 产量分析:季度高增长,月度波动显著
2025年1-3月,动力电池产量分别为84GWh、74GWh和89GWh。其中,3月产量达到89GWh,为一季度最高。
对比2024年和2023年同期,2025年每月产量均显著高于前两年,如2025年3月产量较2024年3月的65GWh增长36.9%,较2023年3月的51.2GWh增长73.8%。
从季度产量跟踪数据看,2025年Q1动力电池产量达247GWh,较2024年Q1的159.64GWh增长54.7%,较2023年Q1的130GWh增长89.9%,增长幅度凸显了产业扩张的强劲势头。
2025年各季度产量预期将持续高位,电池行业对车企的未来需求非常乐观!
这种增长既源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扩大,也与去年四季度电池的产能紧张有很大的关系。
● 安装量分析:需求稳步上升,但增速落后于产量
◎ 2025年1-3月安装量分别为38.8GWh、34.9GWh和56.6GWh。
◎ 3月安装量显著提升,达56.6GWh,季度末车企生产与交付的集中化特征。
2025年Q1动力电池安装量为130.3GWh,相比2024年Q1的85.3GWh增长52.8%,新能源汽车市场对动力电池的需求持续旺盛,当然与产量增长相比,安装量增速略逊一筹,这为库存积累埋下伏笔。
但对比产量,1-3月产量分别是安装量的2.17倍、2.12倍和1.57倍,产量远超当期安装需求。
● 出口分析:规模稳定增长,月度波动明显
2025年Q1动力电池出口量为37.8GWh,较2024年Q1的28.2GWh增长34.0%,在欧洲电车需求的拉动下,中国动力电池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持续增强。
2025年1-3月出口量分别为11.1GWh、12.8GWh和13.9GWh,呈现逐月递增态势。尤其是3月出口13.9GWh,达到季度峰值。与前两年同期相比,2025年出口量优势明显,如2025年3月较2024年3月的11.9GWh增长16.8%。
● 库存计算与现状
通过公式“库存=产量 - 安装量 - 出口量”计算,2025年Q1库存/不明量达78.9GWh,较2024年Q4的26.1GWh增长202.3%,库存水平急剧上升,安装与出口需求均有增长,但产量增速过快,这个确实是车企对2025年上半年比较乐观造成的。

Part2.需求分析:动力电池主导,整体需求结构变化
2025年Q1电池需求中,动力电池为217.3GWh,占比76%,其他类型电池68.5GWh。尽管动力电池仍占主导,但对比2023年的84.5%和2024年的76.1%,占比呈下降趋势,电池应用场景多元化,其他类型电池(如储能电池等)需求逐步上升。
动力电池需求增长主要源于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的提升。2025年Q1新能源汽车市场延续增长态势,带动动力电池安装量上升。
2025年Q1中国动力电池产业呈现“产量高、安装增、出口升、库存涨”的特点。产量与安装量、出口量均实现增长,但产量增速显著超过后两者,当然第一季度打高一些,由于电池生产的周期,整个数字还在可控范围内。
2025年Q1,我们看到一季度汽车终端销量达 501.5 万台,同比增 2.6%,新能源汽车的比例在不断提高。当然由于需求的挤压效应,4-6月的Q2和接下来7-8月Q3的上半段需求如何,我们需要密切关注。
● 我们猜测在目前的情况下:
◎ 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的部分是比较高的,所以有一些电池是跟着车出口了,没有计入国内的安装量。
1-3月,新能源汽车出口44.1万辆,新能源乘用车出口41.9万辆(纯电动汽车出口29万辆; 插混汽车出口15.2万辆),同比增长39.6%; 新能源商用车出口2.3万辆。
我们如果拆分一下,乘用车100kWh,插电10kWh,商用车200kWh,估算这里大概有24GWh的量。
◎ 客观来说,今年新能源汽车和油车的产品力出现了巨大的差距,这也使得车企对2025年整体的新能源汽车在购置税退坡之前做了非常激进的规划,加快了电池企业生产的节奏
整体的节奏可能会在Q2有所调整,汽车的消费情绪有所影响。
小结
2025年中国动力电池产业在产量、安装量与出口量上均取得显著增长,整个动力电池还在景气周期。当然Q2的新能源汽车卖得怎么样,将直接决定整个后续排产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