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 芝能汽车出品
    • Part 1中国汽车整体市场概况
    • Part 2中国市场格局与趋势
    • 小结
  • 相关推荐
申请入驻 产业图谱

2025年一季度中国汽车市场终端销量报告

04/14 11:55
592
加入交流群
扫码加入
获取工程师必备礼包
参与热点资讯讨论

芝能汽车出品

4月中旬,我们有必要对中国汽车整体市场来梳理一下,基于市场的终端数据剖析 2025 年中国汽车一季度终端销量情况。

2025年一季度汽车终端销量达 501.5 万台,同比增 2.6% 。

● 自主品牌比亚迪、吉利等表现强劲;

● 新势力品牌理想表现还是挺好的,

● 合资品牌一汽大众等各有表现。

当前产业集中度提升,格局向自主品牌倾斜。未来市场将围绕智能电动化等变革,市场到了最后一轮的发牌期。

Part 1中国汽车整体市场概况

● 2025年3月的终端销量是187.36万台,同比增长18.6%,这个数据是从2016年以来最高的,但是客观来说今年政策出得早,往年政策都是4-5月开始下发的,所以情况不太一样。

● 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汽车销量达501.5万台,同比增长2.6% 。从历史数据看,第一季度一直是中国购车的较弱周期,但2025年仍实现了一定幅度的增长。

从历史来看,基本是第一季度在500万左右的销量。

● 自主品牌

自主品牌在一季度表现强劲,总体销量是非常不错的:

◎ 比亚迪以65万台的销量位居自主品牌榜首,1 - 3月销量稳步上升,分别为19.2万、18.92万和26.94万台,其产品矩阵丰富,新能源车型竞争力强。

◎ 吉利一季度销量51.2万台,1月和3月销量表现较好,分别为18.6万和18.63万台,传统燃油车与新能源车双线发展。

◎ 奇瑞、长安、五菱、长城等品牌也各自凭借特色产品占据一定市场份额,整体自主品牌展现出强大的市场活力。

● 新势力汽车集团/品牌

新势力品牌内部差异明显。

◎ 理想以9.3万台的销量领先,1 - 3月销量波动上升。

◎ 小鹏一季度销量8.98万台,销量相对稳定。

◎ 小米凭借2.29万、2.37万和2.92万的月销量,一季度共售出7.58万台,作为新入局者表现不俗。

◎ 零跑、赛力斯、蔚来也在不断发力,但整体销量与头部新势力仍有差距。

● 外资/合资集团和品牌

合资品牌方面

◎ 一汽大众以35万台的销量位居合资榜首,1月销量较高为14.4万台。

◎ 上汽大众一季度销量26万台,整体表现平稳。

◎ 日系品牌一汽丰田和广汽丰田,一季度销量分别为16.83万和15.37万台。

◎ 豪华品牌奔驰、宝马一季度销量分别为14.7万和13.7万台,特斯拉一季度销量13.5万台,在3月销量大幅提升至7.19万台。

 

Part 2中国市场格局与趋势

● 目前中国汽车产业集中度飞速提升,整体格局向自主品牌倾斜。

◎ 2025 年 Q1,自主品牌销量近 279 万台,占比约55%;

◎ 新势力约 33 万台,占比 6.57% ;

◎ 外资约 180 万台,占比 35.94% 。

● 在超过5%的企业里面,我们梳理一下:

◎ 2025 年 Q1,比亚迪市场份额占比 12.96%;

◎ 吉利市场份额占比 10.21% ;

◎ 奇瑞 市场份额占比 6.31% ;

◎ 长安市场份额占比 6.02% 。

◎ 大众集团的市场份额占比为12.17%,

◎ 丰田占比为6.42%。

● 自主品牌凭借在新能源领域的先发优势、丰富产品线以及对本土市场的深刻理解,围绕价格竞争的基础上,在不断扩大市场份额。

● 新势力品牌虽然差异较大,但部分头部企业已经在智能电动领域站稳脚跟,但是整体的市场份额扩大,需要想办法。

● 合资品牌在传统燃油车领域仍有一定基础,但在新能源转型方面需加快步伐,以应对自主品牌和新势力的双重挑战。

小结

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汽车市场,在总体补贴和降价下,各细分领域竞争激烈且格局分化。自主品牌崛起、新势力创新发展、合资品牌转型压力并存,总体不算是一个特别理想的结果。

点赞
收藏
评论
分享
加入交流群
举报

相关推荐

登录即可解锁
  • 海量技术文章
  • 设计资源下载
  • 产业链客户资源
  • 写文章/发需求
立即登录

笔者 朱玉龙,一名汽车行业的工程师,2008年入行,做的是让人看不透的新能源汽车行业。我学的是测试和电路,从汽车电子硬件开始起步,现在在做子系统和产品方面的工作。汽车产业虽然已经被人视为夕阳产业,不过我相信未来衣食住行中的行,汽车仍是实现个人自由的不二工具,愿在汽车电子电气的工程方面耕耘和努力,更愿与同行和感兴趣的朋友分享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