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某友商人士私聊我的疑问,当然,在他看来,这不是疑问,是带着领先者对跟随者天然蔑视的不带好意的反问。
不过,我权当这是简单的疑问,就我了解的信息,试图回答下这个问题。
在当前的云计算市场,中国移动肯定不是最牛逼的,市场份额不是最大的,产品技术也不是最先进的,江湖地位也排不到最前面,但中国移动正在利用其独特的优势,从以下方面推动产业范式变革——
第一、算力网络重构:国家战略级基础设施
作为网信领域的中央企业,中国移动将算网基础设施作为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的重点领域,早在2021年就创新提出“算力网络”原创性理念,并围绕“算力多元化、算网一体化、全域AI化”三个关键方向强化产业实践,推动算力成为一点接入、即取即用的社会级服务。
目前,中国移动已建成全国首个覆盖“通算算力、智能算力、量子算力、超算算力”四算融合的算力网络(通算算力8.5EFLOPS(FP32),智能算力43EFLOPS(FP16),量子算力1138Qubit,超算算力800PFLOPS),纳管算力总规模占全国1/6,为国家一体化算力平台建设提供了参考借鉴。
过去几年,中国移动在内蒙古建成亚洲最大GPU算力池,支撑千亿参数大模型训练;中国移动通过"算力大脑"实现跨地域算力智能调度,将AI质检响应速度从分钟级压缩至毫秒级;中国移动构建量子计算-经典计算混合云平台,已在药物分子模拟等领域取得突破性应用……这种算网融合能力使云计算从商业服务升级为国家新型基础设施,重新定义了云服务的战略价值。
第二、技术架构突破:从跟随者到规则制定者
先看一个例子:2023年,移动云推出COCA软硬一体架构,这是中国云计算厂商首次在基础架构层实现自主创新突破。该架构通过自研可编程DPU芯片、分布式通信协议、多元异构算力调度等核心技术,构建起"芯片-服务器-算网"的垂直整合能力。这种底层架构革新不同于传统云计算厂商的软件层优化,相当于在芯片级重构算力供给模式,其自主研发的磐石DPU性能指标已远超国际同类产品。
在刚刚举办的2025云智算大会上,中国移动发布了《云智算技术白皮书》,首次提出下一代云计算范式——云智算技术体系,系统性定义云智算体系架构,提出涵盖算力芯片、大模型服务等前沿领域的十大关键技术方向,为业界发展云智算提供了技术路标。
附:“四层一体”的云智算体系架构——
AI IaaS为算网一体化供给的基础设施服务,通过泛在网络推动多类型算力“联算成网”,依托算网大脑实现算力的灵活调度、即取即用。
AI PaaS为面向各类AI开发者的工具平台服务,提供覆盖AI研发、运营、测试等全环节的工具链和开发环境,显著提升全社会AI创新效率。
MaaS为加速AI一站式落地的模型服务,汇聚模型、能力、智能体等资源,推动AI在各行业的普及渗透。
AI SaaS为覆盖多样化场景的AI应用服务,赋能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治理方式的数智化转型。通过算网基础设施与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的深度融合,中国移动可提供一体化算网资源、全栈式开发环境、一站式模型服务、多样化场景应用的新型云服务模式,有效降低企业和个人用户的用算成本,实现AI应用的便捷开发。
多年来,中国移动在云计算赛道上一直亦步亦趋地跟随着前行者的步伐,到今天,已经站到了舞台中央,成长为行业规则的制定者。
第三、生态重构能力:破局技术垄断
在这次大会上,中国移动发布了“云智算新动能领航计划”,在算力网络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云智算的创新引领,聚力“四个重点方向”,构建涵盖算力、工具、模型、应用等的“AI全栈服务”,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更强数智能量。
一是聚力打造融合型算网基础设施。把握基础设施负载从“Bit”向“Token”转变趋势,推动算力、网络、算网大脑的全方位升级。二是聚力打造自助式工具平台。以“人人都能够训练自己的大模型”为目标,强化对AI创新的赋能支撑。三是聚力打造一站式模型服务。以成为“AI领域最强集成商”为愿景,加强模型、能力、智能体等资源整合。四是聚力打造原生型产品应用。面对经济社会“AI+”发展需要,加快产品形态和功能的全方位智能化重塑。
我认为,这些突破正在改变云计算领域长期存在的技术生态割裂局面,推动形成开放共赢的产业新秩序。
团结力量干大事,这对于今天的中国技术产业很重要。
第四、战略资源禀赋:不可复制的竞争优势
中国移动超10亿用户基盘、240万座5G基站、超100台算力服务器、覆盖全国的线下服务体系,构成了移动云独特的竞争优势——
比如,在边缘计算领域,依托超百万基站实现算力下沉,将云电脑端到端时延控制在10ms以内;通过"连接+算力+能力"融合,打造出车路云协同的智能驾驶平台,已在局部地区实现近L4级自动驾驶;借助线下渠道优势,年服务近万家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形成产业互联网领域的护城河……
在大会期间,中国移动启动AI+产业“益企共创"行动计划、“云智算杯"AI+应用创新大赛,举行中国中小企业服务网“找算力"板块生态合作启动暨AI办公软硬一体机(DeepSeek版)发布仪式等支持中小企业数智化转型的系列举措,让AI+应用服务于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数智化转型支持,降低其数智化转型的门槛和成本,助力中小企业加速融入国家数字化发展大局。
这种"云网边端链"的全要素整合能力以及全链条服务能力,是传统云厂商难以企及的。
过去几年,移动云发展增速在全球主流云服务商中排名第一,收入已达千亿规模,其重新定义云计算的关键在于:通过技术自主化突破技术封锁,通过算力网络建设重塑国家数字基础设施,通过生态重构打破行业垄断格局。
这种定义不是取代现有云计算体系,而是开创出智能时代"算力即生产力"的新价值维度。尽管完全重构产业格局仍需时间,但移动云已证明中国科技企业有能力在云计算领域实现从跟随到引领的跨越。
当然,这位友商人士的质疑也很对,移动云有能力去引导从云计算走向云智算的变革,但要真正实现产业变革深化,更多的还是需要业界各方共同参与,共同提升云计算的智能化水平,共同壮大中国云智算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