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 01、持续亏损与不断下滑的毛利
    • 02、从29亿到15亿,明略科技估值腰斩
    • 03、第二增长曲线的豪赌
    • 04、尾声
  • 相关推荐
申请入驻 产业图谱

估值腰斩的背后,明略科技港股IPO走向何方

04/07 16:25
531
加入交流群
扫码加入
获取工程师必备礼包
参与热点资讯讨论

作者:张翀

【摘要】2024年11月29日,数据智能应用软件供应商明略科技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根据招股书披露,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明略科技总营收分别为10.43亿元、12.69亿元、14.62亿元和5.65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尽管明略科技逐步推进业务转型公司综合毛利率仍2021年的61.0%大幅下滑24上半年50.6%与此同时连年亏损同样成为拖累

29.18亿美元降至15亿美元这一近乎腰斩的估值不难看出,明略科技的港股IPO似乎并不好走。

搜索添加芯流微信Andrew_7251,深入交流更多科技行业新进展。市场与项目咨询、人才服务、决策研判,添加Aristodemus0403。

01、持续亏损与不断下滑的毛利

2024年11月29日,数据智能应用软件供应商明略科技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主板挂牌上市,中金公司担任独家保荐人。

成立于2006年的明略科技通过整合大模型、行业特定知识和多模态数据,为企业提供营销和营运决策及流程优化服务。

在产能加速扩张的背景下,品牌竞争已经成为现代化企业竞争的关键所在。品牌竞争核心在于消费者心智的占领,除了产品、渠道外,很大程度上依靠高效、精准的广告营销。

而对于现代化企业而言,传统营运模式正在经历AI浪潮的冲击,如何借助AI降本增效成为了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为了满足对广告和广告内容生成的高度准确理解的需求,明略科技率先在中国数据智能应用软件市场推出超图多模态大语言模型(HMLLM)和超图检索增强生成(HRAG)技术。

公司的秒针系统,作为国第一款领先的营销智能应用软件,靠大模型读懂了消费者、理解了品牌产品特性,得到了客户广泛认可。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就大客户数目而言,秒针系统的客户续约率超过90%及中标率超过90%。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显示,2023年,明略科技所得收入在中国营运智能应用软件市场排名第一。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已为全球135家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提供服务,客户覆盖零售、消费品、食品和饮料、汽车、3C、化妆品、母婴用品等行业。

根据明略科技招股书,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明略科技的总营收分别为10.43亿元、12.69亿元、14.62亿元和5.65亿元。

明略科技主要有营销智能、营运智能、行业AI解决方案三个业务板块,其中主要收入来源于营销智能业务。

然而,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该板块收入分别为8.21亿元、8.03亿元、7.53亿元和3.23亿元,下滑趋势明显;同时占总营收的比例也呈现出下滑态势,由2021年的78.7%下降至2024年上半年的57.1%。

主营业务支撑业绩能力明显不足。

值得关注的是,公司的行业AI解决方案业务占总营收的比例由2021年的13.8%下降至2024年上半年的2.2%。

而战略收缩的主要原因,还是当前公司的面临失血亏损与低毛利难题。

2021年至2023年,明略科技的调整后净亏损分别为10.67亿元、10.60亿元和1.74亿元;24年上半年,明略科技的调整后净亏损为0.48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1.78亿元大幅收窄,但仍处于持续亏损状态。

与此同时,公司的行业AI解决方案业务转向负毛利;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公司总毛利率也由61%下降至50.6%。

要知道,尽管是监管略显宽松的港股也十分关注企业的盈利能力;那么,累年亏损与低毛利困境之下,明略科技的IPO之路又能否走的顺利呢?

02、从29亿到15亿明略科技估值腰斩

截至IPO前,明略科技共经历了6轮系列融资,投资方包括腾讯、金拓资本、红杉中国、淡马锡、华兴资本、星界资本、春华资本、快手、睿嘉资产、金沙江创投、弘卓资本等数十家知名机构及产业方。

其中,腾讯是第一大股东。上市前,腾讯持股比例达到27.33%,为最大外部投资方,腾讯投资董事总经理姚磊文担任明略科技非执行董事。

公司执行董事吴明辉的持股比例为10.82%,外部资方金拓及中航持股约8.49%;在财务投资者中,红杉中国是持股最高的投资机构,比例达到7.52%。

在资本的鼎力支持背后,明略科技所承受的压力也愈加沉重。

值得关注的是,多轮融资中,公司在E轮融资时估值最高。

2020年2月,明略科技完成了2.1亿美元E1轮融资,投前估值为23.62亿美元,同年9月又完成了1691万美元的E2轮融资,同年11月继续完成了1.32亿美元的E2轮融资,投前估值为29.18亿美元。

然而,此后三年,明略科技一直没有进行外部融资。

直到2023年11月的F1轮融资时,其投前估值只剩5亿美元。

2023年12月和2024年1月,明略科技分别完成了5087万美元的F2轮融资和2993万美元的F3轮融资。

其中,F3轮融资是明略科技IPO前的最后一轮融资,投前估值为15亿美元。

这意味着明略科技的估值相较E轮融资的29亿美元估值已经腰斩,重新跌回到了C1轮融资时的水平。

当前,业务增长但估值下滑是科技企业面临的普遍困境。

一方面,明略科技净利润未能与总营收同步增长,业务增长的未能有效转化为稳定的盈利,容易使投资者对其盈利能力产生质疑。

另一方面,AI行业竞争愈发激烈,明略科技面临着商汤、旷视在内的越来越多的竞争对手,越来越快的技术迭代,激烈的市场竞争难免对其估值产生了一定的压力。

当前,明略科技正大力扩张生成式AI,但如果明略地技术路线不能早日实现商业化落地,即便成功上市,也难以避免遭遇股价无情腰斩的命运。

资本方耐心倾听企业成长故事的时代已然过去,面临技术变革的不确定性,企业不仅需要为资本方绘制增长蓝图,更重要的是让资本市场看到产品与技术实际应用和商业化落地后的成果。

明略科技能否成功上市,又能否挽回资本方的青睐,关键在于提升回报稳定性,只有这样才能在这场长期的较量中立于不败之地。

03、第二增长曲线的豪赌

2018年,吴明辉成功并购了其首次创业公司秒针系统在国内第三方广告监测的竞争对手精硕,并在2019年将合并后的公司与二次创业的明略数据合并,成立了明略科技集团。

此后,吴明辉发力数据与AI服务,打造智能时代的数据中台。

然而,在并购之后,公司并未快速进行“瘦身”,甚至在并购初期仍进行了公司人员规模的扩张。

当时,明略科技的第一增长曲线是秒针业务,2020年后转向追求第二增长曲线,主要有原先明略数据的安防、公安业务,以及包含 SCRM、会话智能的数据中台业务。

不及时的“瘦身”导致企业在追求第二增长曲线的过程中,出现新业务还未发展成熟、旧业务人员冗杂、从而造成整体资源投入产出比不平衡的局面。

公司只得靠广告监测业务与融资方的资金公司维持企业周转,然而,极高的人力成本支出与缓慢的营收增长,明略只能眼看着收支缺口越变越大。

屋漏偏逢连夜雨,2021年末,商汤登上了美国的制裁清单,软银随即关停了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明略的融资计划不得不推迟,智能办公助力的研发也中道崩殂。

与此同时,秒针与精硕作为成立多年的科技企业,拥有独立的商业逻辑、技术路线与企业文化,团队磨合成了令吴明辉头疼的难题,而多次的组织架构调整更是让企业的业务拓展被迫减速。

2021年,这种激进的扩张与混乱的管理逐渐走向理智;2022年开始,明略被传出多轮裁员的消息。

与激进的第二曲线布局相同,明略的裁员激进程度也足够惊人,公司多部门人员砍半甚至全线被砍。

此外,明略的业务也出现急剧收缩,包括安防、智慧工业、数字城市与金融在内的多条业务线被裁减、剥离,公司重新聚焦到以广告监测、社媒分析、私域运营为代表的营销智能,和以连锁品牌/连锁店面智能化方案为代表的营运智能上。

断臂求生是明略的唯一选择,裁员与收缩业务后,明略也算拂去了第二增长曲线表层的泡沫。

然而,只有八分之一的冰山浮在水面上,不断上升的数字需求让明略怀揣着一整片蓝海市场的期待,但国内市场的效率仍不成熟、价值体量远不及公司的预期。

随着AI行业走向深水区,明略又能否走稳IPO之路呢?

04、尾声

明略科技的港股IPO之路充满了挑战与不确定性。

在追求业务扩张和技术创新的过程中,企业不能忽视盈利能力和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在估值腰斩的阴影下,明略科技需要更加谨慎地规划未来的发展战略。

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远超想象,只有不断优化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资本市场的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点赞
收藏
评论
分享
加入交流群
举报

相关推荐

登录即可解锁
  • 海量技术文章
  • 设计资源下载
  • 产业链客户资源
  • 写文章/发需求
立即登录

《中国芯片往事》系列书籍的策划出版机构。芯流智库是一家融合了出版策划、科技传播、信息服务的新型内容企业,正在策划《中国芯片往事2》与《中国手机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