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01、前言
防反接电路的作用是防止电源接反,保护后级电路不被烧毁。二极管是最简单、最常见的方案之一,通常串联在电源正极和负载之间。原理很简单:电源正接时二极管导通,电流流向负载;反接时二极管截止,阻断电流,保护电路。二极管选型的关键点,比如正向压降、反向耐压、功耗计算等如何考虑呢?接下来咱们就一步步分析二极管的关键参数选型。
Part 02、二极管选型
1.确定电路的工作电流:正向电流IF
二极管串联在电路中,负载的电流会全部流过二极管,所以第一个要考虑的参数是正向电流IF。这个值得选得比电路最大工作电流大一些,不然二极管可能会过热甚至烧毁。
举个例子:
假设我们要给一个12V的电路设计防反接,负载是个LED灯组,正常工作电流是0.5A,但启动时可能有短暂的峰值电流达到1A(比如电容充电瞬间)。正常工作时,电流是0.5A,二极管得能稳定承受这个电流。
启动时有1A的峰值,时间很短,比如0.05秒,但也得考虑。二极管的规格表里会标一个最大平均正向电流IF(AV),还有一个峰值正向浪涌电流IFSM,Forward Surge Current。为了安全,选二极管的IF(AV)至少得比0.5A大,留点余量,选个1A的比较稳妥。
峰值浪涌电流IFSM得能扛住1A的冲击,查规格表时得确保这个值远大于1A,比如选个IFSM为3A的二极管,妥妥的。
2.反向耐压:反向击穿电压VR
防反接电路的核心是电源反接时二极管能挡住反向电压。所以二极管的反向击穿电压VR,也叫反向耐压的选得比电源电压高。具体需要参考对应的反接测试标准中怎么定义反接电压的。
当然除了考虑稳态电压,还需要考虑瞬态浪涌电压,比如负脉冲浪涌电压,当然由于电源端一般会有TVS钳位,此时二极管的反向耐压大于TVS的负向钳位电压即可。
3.正向压降:VF
二极管导通时会有一个正向压降VF,二极管功耗Pdiode=VF·IL,说明正向压降会带来功耗,影响效率,还导致二极管发热。
功耗公式:
Pdiode=VF×IL
还是那个例子:
工作电流0.5A,假设选了个普通硅二极管(比如1N4007),它的正向压降VF一般是0.7V。
功耗:P=0.7×0.5=0.35W。
如果是峰值电流1A,功耗:P=0.7×1=0.7W(短时的)。
0.35W的功耗看起来不大,但二极管这么小的家伙散热能力有限,可能会发烫。如果二极管比较烫的话,可以通过更换成肖特基二极管解决,比如1N5819,VF一般只有0.3V左右:
功耗:P=0.3×0.5=0.15W。
峰值时:P=0.3×1=0.3W。
如何分析二极管的发热呢?
二极管温度Tj=Tmax+Rth_diode*Pdiode",这是计算二极管的结温。Rth_diode是二极管的热阻(junction-to-ambient thermal resistance),规格书里会有,比如50°C/W。
二极管温升公式:
△T=Pdiode×Rth_diode
普通硅二极管,功耗0.35W,热阻500°C/W,温升:
△T=0.35×500=175°C
如果环境温度是25℃,二极管结温会到25+175=200°C,热成火焰山了。
如果换成肖特基二极管的话,功耗0.15W,温升:
△T=0.15×500=75°C
结温只有25+75=100℃,虽然有点烫,但也在规格书参数范围内。
用二极管做防反接电路,选型得综合考虑正向电流、反向耐压、正向压降、还要看看温度,肖特基二极管适合大电流、高效率场景,选对了二极管,电路稳了,你也能睡个好觉!
有问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