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 一、事件背景介绍
    • 二、朱啸虎是谁,有哪些过人之处?
    • 三、朱总看到了什么,批量退出AI机器人原因为何?
    • 四、总结
    • 五、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对人形机器人智能等级划分
  • 相关推荐
申请入驻 产业图谱

朱啸虎看到了什么?为何批量退出人形机器人公司 是泡沫隐现还是资本策略性撤退?

04/03 08:34
744
加入交流群
扫码加入
获取工程师必备礼包
参与热点资讯讨论

一、事件背景介绍

投中网主办的“第19届中国投资年会·年度峰会”前,投中网与金沙江创投主管合伙人朱啸虎进行了一场对话。以下提取的是金沙江朱啸虎看衰人形机器人的投资观点,一石激起千层浪,立马引爆舆论,引发了投资圈大佬经纬中国张颖、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的的强力反驳。甚至有人称是:“只投400万,过河就拆桥?”

“我们天使基金在过去几年投过一些早期的具身智能项目,最近几个月都在退出.....我问这几个CEO,你们商业化可能的客户在哪里?我感觉他们说的都是自己想象出来的客户,谁会花十几万买一个机器人去干这些活?”

“我们最怕的就是市场共识高度集中,商业化又不清晰。我们从来没有在这样的案例上赚过钱。”

二、朱啸虎是谁,有哪些过人之处?

1. 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一等奖获得者,本科保送保上海交通大学试点班,与红杉资本中国基金的创始合伙人沈南鹏是同门师兄。

2. 被誉为“独角兽捕手”,在投资界以精准的风口预判和果敢的“买在分歧,卖在一致”投资决策著称。投资案例包括滴滴(300 万美元天使轮,近千倍回报)、饿了么(500 万美元 A 轮,超 50 倍回报)、小红书(25 万美元天使轮,估值超 200 亿美元)、ofo(1000 万美元 A 轮,套现 3 亿美元)。其投资理念聚焦刚需赛道,强调商业化优先,注重用户付费意愿和成本回收;主张反共识布局,在市场分歧时入场,狂欢时撤离,以 “闪电投资” 快速决策,并严格风控,果断止损。

三、朱总看到了什么,批量退出AI机器人原因为何?

商业化路径不明,盈利模式不清晰:全球人形机器人企业3年激增300%,但超八成公司至今未实现商业化。落地场景模糊,缺乏真实的市场基础,难以实现可持续的商业化。认为企业所说的商业化客户多是想象出来的,目前行业内缺乏清晰的商业化路径,资本难以看到短期回报。

市场需求不佳:目前人形机器人售价高,如朱啸虎所说,十几万的机器人难以找到真实客户来购买使用。当下购买者主要是科研机构用于研究,以及央企用于展示、表演,并非真正基于广泛的市场需求。

行业处于早期阶段:AI机器人行业目前共识高度集中,估值上涨得非常快(很多估值还未商业化已超100倍),但还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存在硬件不够成熟、成本比较高、具身数据比较缺乏等问题,导致模型能力偏弱,应用落地困难,投资风险较大。

金沙江投资历史数据佐证:金沙江创投在松延动力2024年3月天使轮中投资占股1.6207%,金额约320万元,在2025年1月A轮融资中退出,因公司未公布A轮估值,难以判断回报情况,但投资量级小,很难赚大钱。在星海图2023年末天使轮中,金沙江占比仅0.333%,投资约60万元,在2024年9月公司Pre - A轮融资中退出,面对米哈游等头部机构入局仍选择退出,可见朱啸虎对这类公司发展前景不看好。

四、总结

人形机器人现阶段3大核心商业化和量产推广难点?

1.运动控制与多模态感知融合难(双目视觉、IMU惯性单元、足底六维力传感器的融合)

双足动态平衡算法延迟 > 50ms(人类仅 10-15ms),复杂地形适应能力 < 60%;

关节驱动系统扭矩重量比 < 50N・m/kg,多关节驱动自由度不够,灵巧手抓取成功率 < 85%;

多模态传感器融合精度 < 0.5mm(工业场景要求 ±0.1mm),非结构化环境物体识别准确率 < 90%。(提高自由度对算法实时性和计算资源要求极高)

2.能源供电续航难(充电两小时,工作半小时蹦跶两下就没电)

锂离子电池能量不足,密度< 250Wh/kg(全固态电池目标 500Wh/kg),续航 < 4 小时(工业需求≥8 小时);

单位体重能耗 > 0.8kWh/kg(人类仅 0.15kWh/kg),快充技术充电 10 分钟续航 < 30 分钟;

能量回收效率 <35%(理想值> 60%),热管理系统占整机体积 > 15%。

3.硬件成本高应用推广难

核心零部件成本占比 > 70%:伺服电机单价 > 8000 元 / 个(进口产品),行星滚柱丝杠成本 > 2 万元 / 套;

国产化率 <30%(0.05角秒级谐波减速器、力控传感器依赖进口),规模化量产前单台成本> 30 万元;

研发投入产出比 < 1:5(特斯拉目标 1:20),专利转化率 < 20%(日本达 45%)。

人形机器人硬件成本约 5 万美元,其中伺服电机、传感器和减速器占比超 70%。Macquarie Research 测算,只有将成本降至 2 万美元以下,才能有商用可能。

五、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对人形机器人智能等级划分

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以类比智能驾驶汽车的智能等级对人行机器人进行了个类比,把机器人做了五个层级能力的定义。感觉还挺有意思,分享给大家。

L1(无自主操控):机器人完全由人类操作者控制,不具备任何独立控制甚至决策能力。类似遥控赛车。

L2(基础辅助智能+操控监督):机器人执行基本的预编程动作并能自主保持稳定,但仍需持续的人工监督。类似两/多足机器人,工业机械臂,扫地机器人等。

L3(具生智能+训练监督):机器人在大量场景中能够经训练后独立运行,但在部分情况下会寻求人工监督。当前所有人形机器人公司的量产目标是在L3初段。

L4(自成长智能+轻微监督):机器人能够执行广泛的复杂适应性和协作性任务,并在最少的人工监督下适应。

L5(AGI/ASI完全自主):机器人在认知和物理任务上展现出与人类相当甚至超越人类的能力,在法规和机器人法则下自主运行。

朱啸虎是过河就拆桥还是再次高峰逃顶,我们拭目以待,芯科技圈认为人形机器人赛道未来5年一定会有巨大前景,但是目前阶段遇到的多模态感知融合、能源密度、伺服电机、大模型、新材料的困难也要正确看待,是阶段性的挑战,让我们相信相信的力量,终能看见终局!

欢迎加入读者交流群,请备注名字+公司+岗位。

点赞
收藏
评论
分享
加入交流群
举报

相关推荐

登录即可解锁
  • 海量技术文章
  • 设计资源下载
  • 产业链客户资源
  • 写文章/发需求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