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 01、如何与巨头竞争
    • 02、两个CEO的新架构
    • 03、结语
  • 相关推荐
申请入驻 产业图谱

乐观看待AI浪潮下的半导体企业调整

04/03 11:25
723
加入交流群
扫码加入
获取工程师必备礼包
参与热点资讯讨论

随着半导体产业逐渐进入沉淀阶段,行业迎来调整季,很多公司做出了人事或者框架调整。乍一看似乎是被动应对外部变化,但细究其实质,这是以人事调整为表,以适应技术变化和服务市场为里的主动调整。

这一波调整在时机上主要有两个触发因素,一是大部分半导体企业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完成了前期的研发工作,要将更多精力转移到以技术服务市场;二是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爆发,给中国企业提供了新的机会。从长期来看,这波调整是半导体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最近芯谋研究走访了刚刚做出重大调整的芯华章,我们以芯华章为样本来看这一波半导体企业的调整。

01、如何与巨头竞争

这波调整首先是为了更好地与国际企业竞争。半导体是个高度市场化、国际化的产业,即便受到多重制裁,中国半导体企业求生存求发展的第一要务还是与国际企业竞争。具体到EDA企业,评判其产品实力的标准就是看如何与国际巨头竞争。这些年国产替代是中国半导体企业得以发展的一个重要逻辑,但是国产替代仅仅是提供了一个进入市场的机会,最后说服市场的还是要提供超越国际大厂的真实价值。

国内EDA企业要想脱颖而出,不但要具备国际大厂的基本能力,还要根据项目需要,提供差异化的优势,解决客户的现实问题,让客户的 GPU 跟别人GPU在PK的时候,有自己的独到之处,这样才能与已经取得市场优势的国际大厂来竞争。而国际大厂客户众多,很难因为某个企业的个性化需求,“降尊纡贵”单独为某个企业开小灶,更不用说中国企业做定制化服务。所以这就成为中国EDA企业的机会,也就是产品更具特色,技术更快响应市场,同时也对技术与市场的结合能力提出更高需求。

尤其在AI大模型落地之后,更是增强了国产EDA差异化服务的能力。虽然新技术普惠所有企业,但是国际巨头占据了八九成的市场之后,相对于创新他们更关注继续保持垄断。对于新技术的应用它们天然地不如创新企业那么积极,因为更新的手段有时候会伤害固有的商业利益。

比如芯华章利用大模型技术使得验证速度达到国际主流工具的数倍至上百倍。具体而言,芯华章通过AI提升实时分析验证任务优先级,优化算力分配,帮助客户缩短超大规模芯片验证周期,这个产品已在种子客户中实现落地。GalaxEC-HEC工具针对AI芯片这样的场景就比国外主流的具有优势,客户为了满足它系统的差异,它做了一些场景化的开发,国际主流工具处理不了,芯华章的产品却能解决这个问题。

例如,检测工作和调试比较考验人的耐心和韧性,利用大模型的RTL代码自动纠错与优化功能,可以自动检测潜在功能错误,并推荐修正方案。还可以结合知识图谱与因果推理模型,快速定位验证失败的根因,减少调试时间。场景驱动开发的另一个案例是一家互联网公司,芯华章根据他的代码风格,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工具调优版本,来提升创新设计的验证效率。

02、两个CEO的新架构

要求技术与市场更紧密的结合,就对企业管理层提出更高要求,管理层的市场能力与技术能力两手都要硬。

而芯华章正好进入这样的新阶段。经过前些年的产品创新,芯华章已经完成了产品从0-1完成了解决方案。现在的芯华章进入到了技术和商业的深度融合阶段,既要追求产品的硬核实力,又要追求市场拓展能力,所以双首长制应运而生。

在交流中,谢、齐二位CEO出人意料地坦诚。现阶段芯华章最重要的目标就是要降本增效,向市场要成绩。半导体是技术驱动型产业,要求企业掌门人要有深厚的技术积淀,同时作为商业实体,企业领头人还要有一流市场感知和服务能力。所以市场能力和技术能力是每个半导体企业的生命线,都拥有最高优先级。但让一个企业家同时在两个领域都达到顶尖水准是强人所难,所以芯华章的双首长制有其必要性。

两位联席CEO各胜擅场,谢总长期侧重市场服务,为客户提供各种解决方案,其优势在洞察市场趋势和客户需求;齐总过去20年都在做EDA相关的研发,从国际大厂一路到芯华章,其优势在于技术攻坚和产品研发。一个攻市场,一个攻技术。这个安排

目的很明确,芯华章要让组织更精简、更扁平,能够更快速地响应市场需求,更快速地、更敏锐地、更精准地将市场需求转换为技术研发和产品落地。

因专业而独立,但独立而不分散,两位CEO虽然各自负责一块,但最终目的合二为一。他们每天多次沟通,确保了信息通畅,确保研发团队和销售团队都围绕客户需求发力。大家都要知道自己的目标,面对的困难,研发和市场都要奔着让客户收单为终极目的。这两位并肩合作多年的老同事面对敏感问题时,配合默契又坦诚自然。例如对现金流的问题,两人从市场和技术给出了答案。

芯华章很清醒 ,尽管目前有好几个地方政府表达了引入意愿,但是芯华章更重视自我造血。商业资本对硬核科技要求更多的自立能力,一些地方政府也更看重产业链企业生存能力。所以现阶段企业最重要的不是融资,而是靠企业自己降本增收,开源节流,要做到靠自己的营收支撑未来一两年的可持续发展。这对企业的经营性指标是否健康,前期的产品研发是否有市场潜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毕竟产业资本只愿意帮企业成功,而不是大包大揽地全面输血。从技术角度来看,调整之后的芯华章,着重追求产品的定制化服务,确保要打得更加精准,更能解决用户的痛点,提高销售的成功率,进而取得更可靠的营收。

AI技术的爆发在市场端也带来积极影响。比如说去年底复购芯华章产品的一家深圳物联网公司,是做 AI 推理端侧的芯片的,在研发投入的预算随着应用市场的成长更加健康,更愿意加大合作。

现金流是一个企业的血脉,芯华章经过降本增效的调整之后,企业基本面大为改观。企业的运营负担已经轻盈了很多,运营成本降了好几成,营收增长三四成,但产品线并没有受到影响。

一番交流下来,两个CEO在我这个旁观者眼里,对各自领域的业务如数家珍,对未来前景充满信心,芯华章的双首长制确实是公司适应新形势的最优选。

03、结语

任何产业的发展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中国高科技产业作为负重前行的后来者更是如此。现在风光无限的中国手机企业、电动车企业,无不是在各种调整与波动中成就今天的辉煌。这一两年来半导体产业进入新的成长时刻,需要与时俱进的调整才能更好适应新的趋势。这本是产业发展的寻常事,也是企业成长的必由之路,外界理应温柔以待,理性围观。

点赞
收藏
评论
分享
加入交流群
举报

相关推荐

登录即可解锁
  • 海量技术文章
  • 设计资源下载
  • 产业链客户资源
  • 写文章/发需求
立即登录

芯谋研究(ICwise),领先的半导体产业研究机构,中国专注在半导体领域的研究公司,以 "独立 专业 权威"为原则,以"芯动中国,谋略天下"为使命,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科技行业研究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