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苏鹏
尽管悦达起亚中国首席运营官杨洪海就中国市场价格战发出豪言,“等中国企业烧死再抢市场。”
但就近期的一系列动作来看,悦达起亚在中国市场已经变得急迫起来。
未来汽车Daily独家获悉,目前起亚就智能座舱领域正与华为进行密切接触。“未来发布的新车或接入华为的鸿蒙座舱,并且会进行激进的本土化整改。”知情人士透露。
起亚曾在2023年发布了新能源战略,计划在2023年-2027年期间,在中国市场推出6款电动车:EV6 GT、EV5、EV9、入门级SUV、基于新一代电动车专用平台开发的高端电动车、中型SUV。
其中EV5是最先推出的新能源战略产品,该车型由中国技术研发中心主导,在中国研发、生产,面向全球销售。并有接近400名中国工程师参与了EV5的研发工作。
不过这款产品并未在中国市场掀起太大浪花,相关数据显示,EV5在2025年累计销量为572辆,在SUV细分市场中排名第56位。
相比于一众合资品牌,起亚的本土化做得并不算好。起亚管理团队反思过去几年市场表现时承认,起亚对中国市场的战略决策存在误判,并在多个场合提到,中国汽车市场变化速度很快,起亚的改变也要够快。
“这种表现并不符合起亚的预期,所以起亚正重新调整后续战略车型的研发方向,除了华为之外,还深度接触了多家本土供应商”。知情人士透露,在起亚的接触名单中,华为、小米、宁德时代、华阳集团、百度、特来电等企业,试图让后续车型变得更‘中国化’。
值得一提的是,起亚与华为的合作模式为Tier1模式,即华为以传统一级供应商身份,起亚采用智能座舱的标准化模块,并完成整车集成和功能定义。
Tier模式对车企的资源需求较低(模块化采购),并且技术主要由采购方(起亚)主导。
与华为采用Tier1模式进行合作,这似乎是起亚践行本土化的一次试水。借助华为的产品定义能力,起亚可以快速补齐自身的智能化短板。
并且未来汽车Daily还得知,除了在智能化领域与华为展开合作之外,起亚还在三电、补能、渠道等多个方面与中国公司展开合作,试图对后续产品进行重新定义。
中国市场对起亚的意义已不是贡献区域销量那么简单。
起亚全球CEO宋虎聲表示,从长远来看,全球汽车市场的消费需求一定会融合,如果起亚因为智能化与车联网系统在中国市场失败,当欧美市场消费需求转变时,势必也将无法做好当地的市场。
起亚还在烟台设立了中国技术研究所,这是现代起亚集团除韩国研发总部之外,唯一一个面向全球的新能源汽车研发中心。并且起亚希望在研发、销售以及售后的各个环节去迎合中国消费者需求。
不过在关键的自动驾驶方面,起亚尚未传出与国内供应商的合作动向。目前起亚新战略车型Ev5可实现L2+级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并且已经在上海获得了L4自动驾驶路试牌照。
“起亚更希望用自家的高阶智能驾驶技术,在中国市场做适配。”知情人士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