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正式施行,从法律层面上推动、保障新能源的大力发展;刚刚过去的两会上也提到,振兴乡村农业;近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印发《关于进一步组织实施好“千家万户沐光行动”的通知》,种种相关政策指引、指导下,光伏“下乡”,农业和光伏的有效结合发展或将成为振兴农业的一种趋势:通过在农田上方架设光伏板,既能发电又能为作物遮阴,促进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然而,这种模式如何实现发电效率和农业灌溉的精准协同,成为这一模式的核心挑战。芯森电子全新升级的AN1V系列微型霍尔电流传感器,采用开环霍尔技术,具有体积小、高精准度、测量范围宽、重量轻、功耗低、无插入损耗等显著特性,为光伏农业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实现了能源生产与农业灌溉的“双赢”。
- 光伏农业的痛点:发电与灌溉的平衡难题
水资源浪费:传统灌溉方式在光伏农业中的不足,如过度灌溉、灌溉不精准等。
发电与灌溉的矛盾:光伏板遮挡影响光照,如何在保证发电效率的同时满足农作物灌溉需求。
电流传感器在光伏发电与农业灌溉的协同优化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既提高了发电效率,又保障了农作物的灌溉需求:
1、监测光伏发电系统的输出电流:电流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光伏板的输出电流,确保发电系统在最佳状态下运行,从而提高发电效率。
2、优化灌溉系统的电力供应:通过监测光伏发电系统的电流输出,电流传感器可以帮助调节灌溉系统的电力供应,确保在光照不足或发电量较低时,灌溉系统仍能稳定运行。
3、实现智能控制:电流传感器与智能控制系统结合,可以根据光伏发电的实时电流数据,自动调整灌溉设备的工作状态,例如在发电量充足时增加灌溉频率,发电量不足时减少灌溉量,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4、故障检测与预警:电流传感器可以检测光伏发电系统的异常电流波动,及时发现潜在的故障或问题,并通过预警系统通知维护人员,避免因设备故障影响发电和灌溉。
- 芯森电子 AN1V 传感器简介
AN1V系列新品,是芯森电子全面升级的系列高性能微型霍尔电流传感器产品,旨在满足光伏、储能及电力行业对高精度电流测量的集成化、高可靠性、高一致性需求。该系列新品不仅继承了前代产品的优点,还在多个方面进行了升级和优化,以满足市场日益增长的高品质要求。
- 核心性能提升:磁芯材料全面升级,轻松应对200A以上大电流场景
- 一致性提升:采用二次注塑成型技术,减少人工干预,产品一致性稳定提升
- 尺寸大幅度优化:内部设计重构外壳尺寸大幅度缩小,节省大量安装空间
- 产品设计平台化:原边测量范围可上下拓展,系统兼容性及稳定性显著增强
- 应用场景多元化:应用领域拓宽,产品可广泛应用于光伏、风能、储能、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和工控设备等领域
传感器技术原理
基于霍尔原理的开环电流传感器,结合 ASIC 技术,实现高精度、高灵敏度的电流测量。
适用于直流、交流和脉冲电流的测量,原边与副边之间绝缘,确保安全性。
参数特点:
- 供电电压(3V/5V)
兼容性强,能轻松集成到光伏逆变器、农业自动化设备等系统中,确保稳定运行。
- 测量范围(50~300A)
覆盖广泛,适用于不同规模的光伏系统和农业设备,精准监测电流变化。
- 工作范围(-40~150°C)
适应极端气候,确保在寒冷或炎热环境下长期稳定运行。
- 单向/双向测量
灵活适用于直流和交流系统,满足光伏板输出和电网连接的监测需求。
- 比例/固定输出
提供灵活的输出方式,便于数据处理和系统集成,支持自动化控制。
- 精度值(1%)
高精度测量,为光伏系统优化和农业设备控制提供可靠数据支持。
- 输出带宽(250kHz)
快速响应电流变化,确保实时监测和快速调整,适应动态环境。
- 快速响应时间(5μs)
实时捕捉电流波动,及时调整,保障系统稳定运行。
- 交流隔离耐压(8kV/50Hz/1min)
高隔离耐压,确保在高电压环境下安全可靠运行,避免电气故障。
- 双赢效益:经济性与可持续性并举
- 降本增效:AN1V传感器国产化替代进口产品,价格仅为同类产品的60%,降低光伏农业系统建设成本。通过智能调度,光伏发电效率提升10%以上,灌溉能耗降低20%。
- 绿色可持续发展:减少化石能源依赖,每亩光伏农田年均减排二氧化碳约5吨。精准灌溉节约水资源,助力干旱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
结语:技术赋能,田野上的绿色革命
芯森电子AN1V传感器以其“高精度、强适应、低成本”的特性,成为光伏农业生态链中的“智慧神经”。未来,随着农村分布式光伏与智慧农业的深度融合,AN1V系列将持续推动能源与农业的协同创新,让每一缕阳光既照亮田野,也灌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