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 ■ 数据背后的战略纵深
    • ■ 双轮业务模式的增长逻辑
    • •在储能电池上
    • •在储能系统及解决方案上
  • 相关推荐
申请入驻 产业图谱

海辰储能赴港IPO:营收129亿、首度盈利

03/27 09:05
426
加入交流群
扫码加入
获取工程师必备礼包
参与热点资讯讨论

3月25日,海辰储能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申请书披露的数据显示,该公司已成为全球储能行业的重要参与者。2024年,海辰储能锂离子储能电池出货量达35.1GWh,占全球市场份额11%,位列全球第三;全年实现营收129.17亿元,其中储能电池业务贡献79.6亿元,占比61.6%;净利润2.876亿元,净利率2.2%,首次实现盈利。

图为:海辰储能2024年业绩情况

■ 数据背后的战略纵深

据行家说储能查阅发现,海辰储能申请书中披露了三组关键数据:

1、规模跃迁:从2022年5.4GWh到2024年62GWh的设计产能,海辰用三年时间完成了十倍级跨越。此外,储能电池35.1GWh的出货量,相当于 2022 年的 10.6 倍,复合增速 167% 远超行业均值,最终以 11% 份额跻身前三(来源灼识数据),仅次于宁德时代和亿纬锂能,意味着全球每10台储能设备中,就有1台搭载海辰电池。

2、盈利破局:2.2%的净利率看似微薄,却是从“价格战”红海中冲出的关键信号。此外,毛利率从2022年的11.3%提升至2024年的17.9%,对比2023年5家储能电池相关上市公司平均毛利率为16.57%(行家说储能数据),海辰的盈利模型已初步跑通。

3、全球化野望:海辰储能目前是产业内唯一专注储能领域的 GWh 级玩家,已在中国、美国、欧洲等全球核心市场成功进行了布局,并积极开拓中东、非洲、大洋洲、南美等新兴市场,此外,美国产能落地也打破了 "中国电池海外组装" 的传统路径,2024年海外营收占比28.6%(37亿元)。

■ 双轮业务模式的增长逻辑

据申请书披露,海辰储能在业务模式上,国内将储能电池售予系统集成商,海外则主打储能系统及解决方案,即“国内卖电芯,海外卖系统”的差异化策略,一定程度上避开了国内内卷,直击欧美高毛利市场。由此海辰储能形成了 "国内电池 + 海外系统" 的差异化双轮驱动布局。

• 2024年,储能电池业务营收79.6亿元,占比61.6%;(单价从 0.8 元 / Wh 降至 0.3 元 / Wh)

• 储能系统及解决方案营收46.7亿元,占比36.2%。(单价稳定 0.9 元 / Wh)

据行家说储能了解,在这两大业务模式中,海辰储能在产品上做出了以下几个关键布局:

•在储能电池上

1)率先把280Ah储能电池产品用于大型储能项目的企业

2)首批量产314Ah储能电池并应用于海外大型储能项目的企业

3)结合新型电力系统的演进趋势,发布了专为大容量储能而生的∞Cell 587Ah储能电池

4)推出首款适配长时储能场景的∞Cell 1175Ah储能电池

5)推出全球首款循环寿命超过20,000次的电力储能专用钠离子电池,可适用于高温、极寒、高功率等极端、复杂的应用场景

•在储能系统及解决方案上

1)在海外首批交付的5MWh液冷储能系统如今已成为储能行业颇具代表性的通用规格

2)发布具备高安全、低成本、易适配、易维护、环境友好等五大特性∞Power 6.25MWh长时储能系统,将于2025年下半年实现量产

3)针对欧洲用户推出超静音系统产品,针对中东用户推出适应当地生态环境的沙漠之鹰产品

■ 行家说储能总结

海辰储能的港交所递表,不仅是该企业发展的里程碑,也是储能行业进入 "数据驱动" 新阶段的标志。在全球储能电池年复合增长 29% 的市场中,企业的竞争已从单纯的规模扩张转向技术深度、成本控制、全球化布局的多维比拼。当行业步入成熟期,真正能穿越周期的,是那些既能用数据证明实力,又能在战略层面构建壁垒的企业。海辰储能的下一步棋,或将在技术突破与全球产能布局中找到答案。

点赞
收藏
评论
分享
加入交流群
举报

相关推荐

登录即可解锁
  • 海量技术文章
  • 设计资源下载
  • 产业链客户资源
  • 写文章/发需求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