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人工智能(AI)已经成为全球科技市场最确定的投资方向之一。沙利文调研显示,人工智能产业作为数字经济生态中的技术推进器和创新加速器,受到全球企业的高度重视和持续性的技术资金加码,预计到2028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场的技术投资总额将超过6000亿美元。另据中金公司估算,中国AI产业市场需求到2030年将达到5.6万亿元,2024年至2030年中国在AI产业的总投资规模将超过10万亿元。
得益于DeepSeek的成功破圈,中国科技资产的吸引力大幅提升,有力提振了市场信心。阿里、腾讯、字节跳动等互联网科技企业,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IT运营商和以华为为代表的终端应用企业纷纷加大AI投资力度,希望在这场AI博弈中抢占竞争优势。据估算,以上七家企业未来三年AI投入累计有望超万亿元。业内普遍认为,在规模空前的资本投入之下,中国AI产业链迎来黄金机遇期。
阿里:未来三年投入超过3800亿元
2月24日,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宣布,未来三年,阿里将投入超过3800亿元,用于建设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总额超过去十年的总和。这也创下中国民营企业在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有史以来最大规模投资纪录。吴泳铭强调:“AI爆发远超预期,国内科技产业方兴未艾,潜力巨大。阿里巴巴将不遗余力加速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助推全行业生态发展。”
AI被称为阿里重返巅峰的关键驱动力。DeepSeek走红后,阿里第一时间推出新一代AI 模型Qwen2.5-Max,并在多个基准测试中超越DeepSeek V3,引发大量关注。随后,阿里官宣与苹果的合作,强化AI技术标签,占尽流量红利,紧接着,又与一夜爆火的Manus团队达成战略合作,进一步巩固了其作为AI基础设施建设者和底层技术提供者的核心地位。一系列“组合拳”将近期中国科技股崛起带来的市场优势发挥到了极致,更是将阿里抢占AI技术制高点的野心彰显得淋漓尽致。
腾讯:年度资本开支同比增长221%
3月19日,腾讯发布最新财报,宣布其AI战略已进入重投入期:2024年研发投入达706.9亿元,七年累计投入达3403亿元。资本开支连续四个季度实现同比三位数增长,年度资本开支更突破767亿元,同比增长221%,创历史新高。第四季度AI开支超390亿元。
与以往“佛系”的态度大相径庭,腾讯在借势DeepSeek时动作快而有力。据悉,腾讯不仅专门为发展AI调整了组织架构,在腾讯元宝接入“混元+DeepSeek”双模型后,更是举全生态之力为其导流,使其下载量一举超越字节豆包,这也是有史以来腾讯元宝首次超越豆包。随后,腾讯旗下腾讯文档、QQ浏览器、QQ音乐、腾讯地图、企业微信、理财通等十余款产品更是集体接入DeepSeek-R1和混元大模型,进一步放大了其在社交和内容生态上的优势。与DeepSeek的深度捆绑和其在应用层的强大流量优势,让腾讯在激烈的AI竞争中树立起了独特的竞争优势,从“晚一步”向“快一步”转变。
字节:2024年资本开支接近BAT总和
与阿里、腾讯不同,字节在AI投资方面略显“低调”。尽管官方否认了在2025年投入超过200亿美元(约合1500亿元人民币)用于AI基础设施建设的计划,但外界普遍认为,字节在AI领域的投入已达到行业前沿。天风证券的数据显示,过去一年中,其AI相关投入约为800亿元,与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的总和相当。
端侧AI是字节的重点发力方向。一直以来,字节秉承着“不设边界”的扩展逻辑,不断探索新业务。然而近年来,字节“跳动”的速度明显放缓,游戏、教育、AR等新业务探索频频受挫,AI被认为是其盘活基本盘的关键之战。尽管入局晚,但字节豆包凭借抖音强大的流量聚合能力快速拓展用户,一跃成为国内头部模型应用。从端侧布局来看,字节在智能座舱、AI耳机、AI眼镜、AI玩具以及VR/MR等领域皆有涉足,有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华为:推进全面智能化(All Intelligence)战略
在3月20日至21日召开的华为中国合作伙伴大会期间,华为公司常务董事汪涛表示,为了迎接加速到来的通用人工智能时代,华为将全面推进全面智能化(All Intelligence)战略,包括打造算力底座,繁荣昇腾AI生态,用AI赋能华为产品。同时,华为方面表示,2025年计划发展十几家大模型伙伴,面向伙伴的激励或将达到100亿元,同比提升25%。
据悉,华为每年的研发投入超过1600亿,主要分布在芯片(麒麟/昇腾)、操作系统(鸿蒙)、通信技术(5G/5G-A/6G)、云计算、智能网联汽车、人工智能“六大核心领域”。整体来看,华为的AI布局主要以业务协同性为核心,其盘古大模型聚焦矿山、气象、金融等行业垂直领域,旨在通过技术创新与场景融合,释放AI在效率提升、服务优化等方面的乘数效应。
三大运营商:集体加码算力基建,累计投资规模近千亿元
公开信息显示,2024年,三大运营商CPAEX(资本支出)总额为3340亿元,同比下降。其中,约有1000亿元花在了算力基础设施建设,以支撑其云计算、AI等第二曲线业务的拓展。业内人士指出,在“降本增效”的大背景下,近千亿元的投资规模足以看出运营商全力“押注”AI市场的决心。
2025年,三大运营商还在持续加码AI算力的投入。3月18日,中国移动2024年财报显示,公司2025年资本开支计划约1512亿元,在算力领域2025年计划投入373亿元,占资本开支的比例提升到25%。在大规模的算力集采中,中国移动2024年至2025年新型智算中心集采成为运营商2024年AI算力集采规模最大的一次,中标金额约为191.08亿元
3月20日,中国联通2024年财报显示,公司预计2025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550亿元,同比下降10%。其中,算力投资同比增长28%,达到180亿元左右,显示出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持续投入和战略重视。据悉,中国联通发起的2024年人工智能服务器集采总中标金额超3亿元。
3月25日,中国电信将发布2024年财报,预计也将继续提升算力投资的比例。据悉,中国电信2024-2025年服务器规模集采的采购总规模约为15.6万台,总计中标金额达168亿元。此外,中国电信还以30亿元注册资本成立了中电信人工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正式进军人工智能赛道。
随着AI大模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市场对智算的需求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算力作为核心驱动力,决定了人工智能系统处理数据的能力、模型训练的速度和精度,以及创新应用的可能性,也因此成为三大运营商未来竞争的关键。持续加码AI算力基建将进一步巩固运营商的底座优势,从而推动整个产业生态的繁荣发展。
作者丨宋婧编辑丨赵晨美编丨马利亚监制丨连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