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必须要认清楚的10个投资逻辑,没想象中那么大,也没想象中那么差。
1.在可预见的长期未来,低空经济都是toB,甚至toG的生意,不是toC的生意。买单方是政府,运营方是政府,类比的不应该是新能源汽车模式,而是公交地铁高铁模式。
2.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健康安全发展”低空经济,体现在两方面:一个是eVTOL研发过程要安全,一个是低空载客运营要安全,保证“可管可控安全”前提下发展低空经济,载人炸机事故一旦出现,负面影响巨大的。
3.虽然空域问题很敏感,但是在“固定路线、固定场景”下的低空经济模式下,空域从来都不是问题,通航时代也不是申请不下来航线。只是这样需要我们稍微降低对市场空间的预期,满天飞eVTOL的场景,未来十年二十年可能都不会出现。
4.低空经济发展的进程,会受制于适航证,随着安全要求越来越高,适航审定会越来越严格,比起发布一款新车要难多了。有足够多的适航机型,这个产业才会蓬勃发展。
5.传统构型的eVTOL已经进入适航审定阶段,属于低空经济的先行者。但新构型的eVTOL代表着未来趋势,研发难度也是巨大的,已经出现了被拍死在沙滩上的前浪,但经验是慢慢积累的过程,大势也是不可逆转的,这个领域早期项目还有投资机会。
6.因为低空经济的toB、toG属性明显,所以产业的区域属性也会很明显,不管从eVTOL的招商引资,还是应用场景的培育,各地都会有自己的特色企业产生。知道为啥各地都在招引和扶植本地的eVTOL企业了吧?
7.新能源汽车(EV)和eVTOL的共性都有“e",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意义,在于换道超车,而发展eVTOL意义是战略性的,在于民用航空产业的换道超车,但难度要比新能源汽车大很多,我们的民用航空产业太薄弱了,动力、控制、材料都需要我们补足短板。
8.不能只盯着eVTOL,低空经济会迎来基础设施建设的大潮,传统交通需要“铁公鸡”的钢筋混凝土建设,低空经济也需要基础建设:机场停机坪、立体交通网络、空管系统、航线安全保障系统等等。
9.eVTOL的核心零部件,值得关注的有电机、飞控、新型复材、新型电池(固态、氢能)等。
10.未来投资机会(一级,不涉及推荐股票):“健康安全发展”解决方案、核心零部件、空管基础设施、新构型eVT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