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 1 -新型基础设施:通信网络的战略纵深
    • 2 -AI+行动:从技术突破到生态重构
    • 3 -数智生活:技术普惠的东方答卷
    • 4 -C位密码:深水区创新的三重境界
    • 5 -结语:通往未来的东方引擎
  • 相关推荐
申请入驻 产业图谱

MWC2025中国企业集体出海秀肌肉,谁能站C位?

03/08 08:25
929
加入交流群
扫码加入
获取工程师必备礼包
参与热点资讯讨论

地中海的风掠过巴塞罗那,MWC2025的科技舞台上,全球顶尖企业的创新成果如星辰般璀璨。在这场以"AI+"为核心命题的竞技场中,中国企业的集体亮相尤为引人注目——从智能终端到天地一体网络,从大模型到数智生活场景,技术创新的密度与广度远超往届。

当聚光灯扫过华为、中兴、小米、中国移动等巨头的展台时,我突然想到一个颇为有趣的问题:在这场全球科技盛宴中,谁有能力代表中国科技力量站上C位?

答案或许就藏在一个支撑产业长远发展的逻辑中:在AI+时代里,真正的C位竞争者不仅需要尖端技术的突破,更要具备将技术创新转化为基础设施的能力。

而基于这个逻辑,我将目光瞄准了“中国移动”。

今天的中国移动,正以通信网络为基石、以"九天大模型"为引擎、以"AI+"生态为延伸的立体化布局,展现出独特的竞争力。

1 -新型基础设施:通信网络的战略纵深

当全球科技圈沉迷于“AI参数竞赛”时,中国移动正在铺设一条更深层的赛道。

2024年,中国移动首发5G-A商用,在超330个城市实现全球最大规模5G-A部署,面向个人、行业、社会三大场景,积极打造5G-A标杆应用,包括XR沉浸式游戏、无源物联仓储应用、低空物流配送等,赋能个人极致业务体验、助力行业数字化转型、社会智能泛在互联。

在2025MWC现场,中国移动发布了“星罗算力网络”与5G-A智能控制面(NWDAF),为智能制造车联网等场景构建L4级自智网络,联合华为验证的无线AI技术可将用户体验优化效率提升40%。这种将通信网络转化为空间计算基础设施的能力,恰恰印证了"没有高速公路,跑车只能停在展厅"的产业规律。

算力网络领域,中国移动加快构建“中心大集群、边缘广分布、中训边推、训推一体”的立体化智能算力网络,打造多元泛在、绿色低碳的智算集群,夯实AI创新发展基础能力。其长三角智算集群单体规模突破万卡,通过边缘节点"中训边推"模式,将大模型推理时延控制在10毫秒级。这种"既造超算中心又铺毛细管网"的策略,助力某汽车厂商智能座舱系统在全国各城市同步实现OTA升级,摆脱算力瓶颈困扰。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移动当前正在以“路站岛”为核心打造全球算力网络基础设施体系,为客户提供全球领先的连接服务。

更酷的是“6G天地一体泛在连接”沙盘体验:通过AR眼镜,可实时体验卫星互联网与地面基站的毫秒级切换。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黄宇红透露:“我们已在低轨卫星、太赫兹通信等6G关键技术领域布局135项专利,2025年将启动原型系统外场测试,并与华为、中兴共建‘空天地海一体化’试验网。”该网络将支持海洋监测、无人矿区等极端场景的泛在连接,实测速率较5G提升50倍。

如同历史上工业革命中铁路与电力网络的角色,通信技术正成为"AI+"时代的基础设施底座而中国移动正是这个坚实底座的铺就者。

2 -AI+行动:从技术突破到生态重构

在中国移动展台,搭载端云协同3B大模型的智能手机正在改写人机交互体验。当用户说出"把圣家堂攻略发给李华,并预定明晚7点的Tickets餐厅",设备自动完成跨APP操作与隐私数据隔离处理。这种将大模型转化为系统级服务的能力,背后是九天大模型体系的支撑,它就像手机的“超级大脑”,能听、能看、能思考,这正是端侧智能的优势所在,能实现系统级的深度交互。

而在产业赋能层面,"AI+DICT"服务体系的威力正在显现。与中石油共建的昆仑多模态大模型,使油气勘探数据处理效率极大提升;中国移动打造智能工厂方案让生产线效率提升40%,故障停机时间归零。这些案例印证着一个趋势:当AI技术穿透通信网络直达产业场景时,产生的已不仅是效率优化,而是生产范式的重构。

更具战略价值的布局在于生态构建。据了解,中国移动一直致力于丰富Open Gateway创新生态,目前已落地5G新通话、点击拨号、按需质量保障(QoD)等特色能力,开放网络、客服等行业大模型能力,助力全球产业联合创新。

3 -数智生活:技术普惠的东方答卷

MWC现场最受欢迎的《敦煌奇旅》XR展区,观众通过XR技术“穿越”到唐代壁画中,触摸乐舞的笔触细节。这背后是中国移动的思考:当全球科技企业追逐元宇宙概念时,如何让技术成为文明传承的载体而非消解传统的工具?

在民生领域,科技的温度更加直观——

为听障人士研发的通话辅助智能体,通过实时语音文字转换,使外卖订餐等日常场景的沟通效率大幅提升;

在云南某偏远乡村落地的"5G+北斗"导航系统,将急救响应时间从2小时缩短至分钟级别;

家庭服务机器人通过多模态交互,不仅能控制全屋设备,更能根据老人行为模式预警健康风险。

这些案例构成一幅技术向善的图景:当通信网络与AI结合,科技的温度开始渗透至社会的毛细血管。而这正是中国移动对"人本科技"的深刻理解。

4 -C位密码:深水区创新的三重境界

回望MWC2025的中国军团,华为的通信设备、中兴的创新终端、小米的智能汽车、联想的卷轴屏笔记本各具锋芒。但中国移动的独特价值在于,它同时扮演着三个关键角色:

作为基础设施建造者,其天地一体网络正在重定义连接边界;

作为技术赋能者,九天大模型体系成为产业智能化的"水电煤";

作为生态运营者,积极携手Open Gateway构建起技术普惠的桥梁。

这种三位一体的定位,使其在"AI+"竞赛中具备更深的战略纵深。作为领军企业,尤其不应忽视其"深水区创新"的特质。

在多数企业追逐大模型参数竞赛时,中国移动选择攻坚"网络智能化"——将AI注入全球最复杂的通信网络系统,构建了全球最领先的自智网络,打造了网络智能化“4+X”能力体系,支撑3500+一线生产服务。

借助自智网络,每年节电量可达35亿度(减少的碳排放相当于种植600万棵树),这种将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深度绑定的选择,才是头部企业的战略定力。

5 -结语:通往未来的东方引擎

巴塞罗那展馆的灯光渐暗,但关于技术进化的思考仍在延续。中国移动在MWC2025展现的不仅是一项项科技成果,更是一种新型科技企业的发展范式——以通信网络为根基,以AI为加速器,以生态共建为路径,将技术创新转化为社会进步的基础设施。

当全球产业界在"卷参数"与"拼落地"之间摇摆时,中国移动给出的答案颇具启示:真正的C位不属于某项孤立的技术突破,而属于那些能构建技术创新"公地"、推动产业协同进化的生态级企业。

这种既造"引擎"又铺"轨道"的能力,或许正是"AI+"时代最稀缺的竞争力。在这场面向未来的长跑中,中国移动的探索,正在为全球科技进化提供一种东方范本。

中国移动

中国移动

中国移动有限公司(「本公司」,包括子公司合称为「本集团」)于1997年9月3日在香港成立,本集团在中国内地所有三十一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提供通信和信息服务,业务主要涵盖个人、家庭、政企和新兴市场的语音、数据、宽带、专线、IDC、云计算、物联网等,是中国内地最大的通信和信息服务供应商,亦是全球网络和客户规模最大、盈利能力领先、市值排名位居前列的世界级通信和信息运营商。

中国移动有限公司(「本公司」,包括子公司合称为「本集团」)于1997年9月3日在香港成立,本集团在中国内地所有三十一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提供通信和信息服务,业务主要涵盖个人、家庭、政企和新兴市场的语音、数据、宽带、专线、IDC、云计算、物联网等,是中国内地最大的通信和信息服务供应商,亦是全球网络和客户规模最大、盈利能力领先、市值排名位居前列的世界级通信和信息运营商。收起

查看更多
点赞
收藏
评论
分享
加入交流群
举报

相关推荐

登录即可解锁
  • 海量技术文章
  • 设计资源下载
  • 产业链客户资源
  • 写文章/发需求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