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专注分享职业规划/技术科普/智能生活有关原创文章的allen康哥。
大家都知道现在很多硬科技类公司的软件工程师岗位是非常吃香的岗位,这些岗位涉及到硬件,也是也涉及到软件,比如小米手机,大疆无人机,华为通信设备这种产品,那这些岗位算是嵌入式开发工程师吗,还是怎么定义?
这是很多同学给我留言的问题,今天就根据我的理解帮大家分析下。在这些硬科技公司(如小米、大疆、华为)中,软件工程师岗位是否属于嵌入式开发,需要根据具体业务和岗位职责来判断。这些公司的产品通常既有嵌入式开发,也有非嵌入式软件开发,但两者的界限往往模糊,因为硬件和软件深度协同是硬科技产品的核心特点。
以下是具体分析:
1️⃣典型硬科技公司的软件岗位分类
(1) 嵌入式开发岗位的定义
这些岗位直接与硬件交互,通常需要低层编程、硬件资源优化和实时性处理,例如:
底层驱动开发:小米手机中的摄像头驱动、触摸屏驱动、电源管理模块开发。大疆无人机飞控系统的电机控制、传感器(陀螺仪、GPS)驱动开发。华为基站设备的射频芯片驱动、硬件加速器(如FPGA)接口开发。
实时系统开发:无人机飞控系统的实时操作系统(如FreeRTOS、VxWorks)任务调度。工业机器人控制器的实时通信协议(如CAN总线、EtherCAT)实现。
资源受限环境开发:为低功耗IoT设备(如智能手环)优化蓝牙协议栈,减少内存占用。在嵌入式Linux系统中裁剪内核,适配华为路由器的硬件平台。
技术特点:编程语言:C/C++、汇编(部分场景)。工具链:交叉编译、JTAG调试、示波器/逻辑分析仪。核心技能:硬件寄存器操作、中断处理、功耗优化。
(2) 不属于嵌入式开发的岗位
这些岗位主要面向通用计算平台或高层应用,例如:
上层应用开发:小米手机MIUI系统的Android应用开发(Java/Kotlin)。大疆无人机配套手机App的图形界面和云服务功能开发。
云端与分布式系统:华为云计算平台的通信中间件开发(如Kubernetes网络插件)。大疆无人机数据同步服务的后端开发(如分布式存储、高并发通信)。
算法与数据处理:无人机视觉SLAM算法的实现(Python/C++,运行在机载高性能芯片上)。华为5G基站的信号处理算法优化(可能基于通用服务器或DSP)。
技术特点:编程语言:Python/Java/Go等高级语言。技术栈:分布式框架(如gRPC、Kafka)、算法优化。目标平台:Linux服务器、手机/PC应用、云计算环境。
2️⃣硬科技公司的特殊性:软硬协同
硬科技公司的软件工程师往往需要跨领域知识,即使是非嵌入式岗位,也可能涉及硬件理解,例如:
系统级优化:小米手机应用开发工程师可能需要了解屏幕刷新率、电池功耗特性,以优化用户体验。大疆无人机算法工程师需要结合飞控硬件特性(如传感器延迟)调整控制逻辑。
硬件加速:华为通信设备开发中,软件工程师可能调用硬件加速模块(如NPU、FPGA)提升网络吞吐量。
但这不等同于嵌入式开发,核心区别在于是否直接操作硬件底层。
3️⃣如何判断岗位是否属于嵌入式开发?
通过以下关键词快速识别:
4️⃣以具体公司为例
小米手机:
-
-
- 嵌入式:摄像头驱动、电源管理、基带芯片通信。非嵌入式:MIUI应用生态开发、云服务后端。
-
大疆无人机:
华为通信设备:
-
- 嵌入式:基站射频模块控制、嵌入式Linux内核裁剪。非嵌入式:5G核心网协议栈开发(运行在通用服务器)。
5️⃣总结
属于嵌入式开发:直接操作硬件底层、资源优化、实时性要求高的岗位。
不属于嵌入式开发:面向通用平台、高层应用或算法的岗位。
跨界场景:硬科技公司中,许多岗位需要软硬协同知识,但只有涉及硬件底层编程的才属于嵌入式开发。
总结:如果你目标是嵌入式方向,可以重点关注驱动开发、RTOS、硬件接口等关键词的岗位;若偏好高层软件,则选择应用开发、算法、分布式系统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