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的微孔雾化驱动方案
随着科技的发展,微孔雾化的应用领域正在不断扩大。
目前市面上的微孔雾化常见且成熟的技术方案是“MCU+MOS管+电感”形成的标准L/C振荡电路来驱动雾化片雾化。
根据输入电路不同,微孔雾化的电源主要有两种:电池供电和USB供电。
电池的供电因电源从满电至电量不足导致的电压变化会对同一雾化片的雾化量有较大影响,且能耗波动非常大。
USB的供电因给电端不同也会同一雾化片的雾化量造成影响。
为了减少雾化量的波动,主流方案会将工作电压做统一提升(电池供电方案升压至5V,USB供电方案升压至13.2V),最大程度保证雾化量的一致性。
其次,为了提高雾化效率使雾化片在最小的能耗下正常工作,对雾化片谐振频率的扫频追频技术也融合使用在该方案中。
微孔雾化的技术方案设计是L/C电路,MOS管和电感等器件是不可缺少的,器件之间不可避免的离散性会影响驱动效率和导致雾化量的波动;且为了保证扫频追频的最大有效性,该技术解决方案对雾化片的谐振频率范围要求固定且统一,在前期雾化片筛选时会比较严格挑剔,雾化片被判定为不良品的概率非常高。
(现有方案示例)
微孔驱动芯片LX8201-0B及方案
LOXIM的微孔驱动方案采用了芯片+少量外围电路+升压的设计组合。
其中芯片LX8201-0B是LOXIM研发的微孔雾化⽚专⽤驱动的集成芯⽚。芯片采用QFN28的封装方式,结合标准外围电路,能有效驱动控制市⾯上各种微孔雾化⽚;基于独特的电路设计和软件追频技术,其在功耗以及成本上均具有明显的优势。
(芯片示意图)
(标准外部电路图)
特点/优势
- 方案整体成本较低,外围电路简单,适应多元化市场
- 芯片一体化集成设计,雾化稳定性和一致性更好,不受器件离散性的影响, 不挑雾化片
- 省电,独家软件算法精准追频技术,驱动效率更高,同等雾化条件下功耗更低
- 待机电流值可低至20μA,电池供电长达1年
- 采用QFN -28封装,多达12个可用I/O接入外围电路,功能丰富,可实现更多附加功能
- 雾化片频率覆盖范围为100~186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