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月26日星期三美股盘后,英伟达即将公布其2025财年第四季度财报。这份财报被部分媒体冠以“宇宙最重要财报”之名,虽说夸张,却也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了市场对其高度聚焦的热度。
在过去两年,英伟达可以说是各大科技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疯狂投入资金的最大赢家。自2023年10月起,其股价一路高歌猛进,涨幅超200%,市值飙升至3.3万亿美元,成功跻身标普500指数第二大成分股。截至去年10月,英伟达收入更是连续五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增长,在人工智能芯片市场独占鳌头,成为行业发展浪潮中的最大受益者。
然而,DeepSeek的横空出世,为英伟达的辉煌之路添上了变数。DeepSeek使得低成本人工智能模型成为现实,这一突破性进展让投资者对人工智能技术领域的巨额投入产生了疑虑。有观点指出,DeepSeek的人工智能模型能够以极低的成本与西方同类模型相媲美,这不禁让部分投资者开始反思:英伟达的尖端芯片在人工智能竞赛中获取优势,是否真的不可或缺?今年1月,DeepSeek的突然崛起直接导致英伟达市值蒸发5930亿美元,创下美国公司有史以来最大单日市值损失纪录,其冲击力度可见一斑。
正因为如此,本季度英伟达的业绩表现显得尤为关键。若英伟达能够证明自身仍具备超出预期并提升业绩指引的能力,这无疑将为其股价注入一剂强心针。不过,各市场分析机构对英伟达财报的预期存在明显分歧。
LSEG数据预测,英伟达第四季度收入将飙升72%,达380.5亿美元,可这也是其七个季度以来增长最为缓慢的一个季度,且LSEG预计英伟达下一季度给出的收入预测将增长60%,营收继续下跌。
摩根士丹利认为英伟达基本面依旧强劲,甚至比前两个月更为乐观,预计第四季度收入或与市场预期相符,在420亿美元左右,后续季度业绩预期还有逐步提升的空间,但同时指出潜在的出口管制政策是业绩指引的最大不确定因素,可能致使其趋于保守。
Wedbush Securities则最为乐观,它在一份最新的研报中继续看好英伟达,并预期其第四季度的业绩有望显著超预期并实现增长。Wedbush分析师在报告中写道:“2025年,‘七巨头’的资本支出将达到3250亿美元,同比增长约1000亿美元。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政府(如星际之门)踏上AI的黄金大道,企业驱动的需求正在加速增长。我们认为,在Blackwell产品上市后,需求已远远超过供应。在与众多企业AI客户交流后,我们发现没有一家企业的AI部署因DeepSeek的情况而放缓或改变。”
截至目前,像微软、Meta等科技巨头均表示计划继续大力投入数据中心支出,这表明对英伟达人工智能芯片的需求尚未减弱。几大分析机构对英伟达本季度的预测多呈乐观态势,似乎DeepSeek给英伟达带来的冲击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严重。
近日,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也首次公开回应DeepSeek导致英伟达市值蒸发一事,称市场的剧烈反应源于投资者误读。他强调,即便DeepSeek R1的开发看似减少了对算力的依赖,但AI行业仍需强大算力支持模型训练后的处理方法,这是让AI模型在训练后进行推理或预测的关键。他指出投资者对AI预训练和推理阶段的错误认知,强调预训练固然重要,可后处理才是“智能最重要的部分”,也是“学习解决问题的关键环节”。
此外,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称,低成本人工智能模型DeepSeek的推出,反倒显著推高了模型使用的英伟达人工智能芯片在中国市场的需求。腾讯、阿里巴巴、字节跳动等中国科技企业对同款H20芯片订单激增,中国医疗保健、教育等领域规模较小的企业也开始采购集成有DeepSeek人工智能模型和英伟达H20芯片的服务器,此前这类人工智能计算系统的采购者多为财力雄厚的金融和电信领域企业。
知情人士认为,尽管美国政府探讨进一步收紧对华出口芯片限制可能引发芯片订单激增,但DeepSeek才是订单增加的主要推动因素。
不过,这些回应和报道都出现在英伟达财报发布前夕,时间点颇为微妙,难免让人猜测有为财报发布铺路的嫌疑。事实上,英伟达的增长放缓是不争的事实。如下图所示,在2025年第三季度,英伟达的三位数营收增长已然终止,华尔街对其未来两个季度的营收预测也均为略微下降。
作为全球市值排名第二的公司,英伟达的一举一动都牵系着市场的神经,任何细微变化都可能引发市场的巨大波动。其即将公布的2025财年第四季度财报备受瞩目,被市场高度关注,其也被视为关键转折点。若英伟达能展示超预期业绩及增长潜力,或可提振市场信心。反之,则可能给市场投下重磅炸弹。虽然多方利好信号已经释出,但英伟达能否延续人工智能发展神话仍待财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