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2024年,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和充电桩行业取得了显著进步,并经历了重要的变化。展望2025年,行业也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为了更好地解读产业格局,探索未来的前进方向,“行家说”策划了《新能源汽车与光储充产业-行家瞭望2025》专题报道。
本期嘉宾是石家庄通合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车产品线总经理李博。接下来,我们将继续邀请更多领军企业参与《行家瞭望2025》,敬请期待。
三擎驱动,全球跃升,通合实现市场新突破
行家说:2024年,贵公司发生了哪些大事件?
通合科技:通合科技主要在市场开拓和产能布局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在战略合作与市场拓展方面,主要大事件包括:
▲ 2024年,我们连续第二年以充电模块标包总评分第一名的身份中标中石油集采;
▲ 取得了广汽能源定点资格;
▲ 行业头部客户合作进展迅速;
▲ 海外产品快速健全,与头部运营商及制造商取得有效合作进展。
行家说:2024年,贵公司推出了哪些新产品、新技术、新方案?
通合科技:通合科技新能源汽车产品线主要产品为充电模块。2024年产品方面,我们先后发布了太行系列40kW充电模块、40kW液冷模块及功率密度78W/立方英寸的40kW充电模块。
▲ 太行系列40kW充电模块:具有低噪声、高效率等特点,尤其是效率方面,我们关注实际使用场景,在常用电压区间和常用负载率上下功夫,使产品加权效率表现很好,真正做到帮客户省钱。
▲ 40kW液冷模块:专为全液冷超充设备推出,具有IP65高防护等级、0噪声、高效率等特点。推出不到半年的时间销售就突破了千万,优异的质量也取得了客户的好评。
▲ 78W/立方英寸充电模块:我们12月最新发布的产品,比现在市面上常见产品功率密度提升了30%,而且带0待机功耗功能。大家都知道电力电子产品发展的趋势就是高功率密度,可以带来成本降低,简化设计,提高效率等优点。我们这款产品也是突破了行业技术瓶颈的散热问题,带给用户更高的性价比和更好的体验。
充电设备迎来技术转折点,通合双线并举,破局充换电卡位战
行家说:目前,在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方面,当前企业比较关注哪些技术发展趋势?
通合科技:最关注的还是充换电设备的参数要求比如最高电压、效率要求、噪声要求等。2024年也是充电设备从量变到质变的一个转折点,一些能效分级、噪声分级的标准都迎来了制定或者发布,还有充电桩纳入3C管理等一些政策要求。这些都和我们的产品息息相关。
行家说:您如何看待换电市场的发展前景?
通合科技:我们认为换电的主战场在重卡换电,新能源重卡这两年发展比较不错,今年10月份销量增长了大概140%,全年1-10月份渗透率大概是12%。
换电场景的优点是补能速度快,没有续航焦虑,降低购车成本,车辆路线相对固定,对于配电的容量要求比较低,并且可以参与到电网调节里面。
换电场景的劣势是标准技术不统一,虽然出了很多地方的标准以及团标,但是技术还是没有实现完全统一;前期建设投入大,成本回收时间长;使用环境相对恶劣,维护成本高。所有重卡厂家分享的应用场景其实是环境相对恶劣的场景,所以维护成本偏高一些。
行家说:您认为换电市场对充电模块提出了哪些要求?
通合科技:换电站对于充电模块的需求,我认为最关键的点是需要更短的投资回报周期。据统计,目前重卡换电站的投资回报周期会普遍大于6年,它对于模块提出了几点要求:
▲ 充电部分应该尽可能地少投入一些成本。
▲ 模块要有更高的效率,这样损耗比较少。
▲ 模块要有高可靠性、长寿命。当前普通直通风的模块很多寿命在5年以内,或没有达到投资回报周期,这个模块就要换了,这样是肯定不行的。
未来的趋势,比如光储充换,这时候就需要V2G模块和DCDC模块,给电网做削峰填谷的作用。
行家说:对于贵公司来说,目前最大的挑战是什么?有哪些应对策略?
通合科技:对我们最大的挑战目前就是在产品同质化严重的场景下,我们的产品如何脱颖而出。
通合从1998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电力电子行业,从2007年开始做充电模块也有近20年的经验。我们认为充电模块这类产品最重要的就是可靠性,其次是价格、性能等。我们现在的模块产品分成了两大类别,分别是高性价比和高附加值两类:
▲ 高性价比并不是指最低的价格,而是综合产品全生命周期成本最低。我们从2021年开始做双面灌胶工艺,目前也是引领行业向这个方向转变。现在我们做的双面灌胶技术,通过有机硅胶对PCB正反面2.5毫米的一个封装,可以覆盖到所有的贴片件和功率器件引脚,实现与外部环境的隔离,寿命可以从3-5年提升到8年。
▲ 高附加值产品就是一些高效率、低噪声、液冷等产品。
多领域产品布局,技术服务双升级
行家说:2025年,贵公司有哪些可以提前透露的战略性规划?
通合科技:2025年我们在储充、直流母线等方面将有一系列产品面世。另外将推出符合IEC61851-23版标准的海外模块产品。
我们长期的产品规划主要集中在5点:
▲ 要持续做极致性价比的产品,要持续推出满足全球市场的极致性价比产品,要综合全生命周期的成本最低。这里一个重点是做全生命周期成本最低,不是这个产品的价格最低,而是综合它完整的生命周期内,你所有的损坏、维护,所有成本做到最低。
▲ 持续做高价值产品。像太行系列等一些高附加值的产品,有一些超高效率或者低噪声的产品。
▲ 小功率直流。20kW以上商用小直流及7/22kW户用小直流,兼容V2G。
▲ 储充产品,应用于直流母线的、单/双向DCDC、以及非隔离双向ACDC产品。
▲ 还有类似于低压或者其他特种行业的细分领域。
行家说:2025年在产品、研发、服务等等方面,贵企业会聚焦做哪些事?
通合科技:技术上,我们会继续在功率密度、效率、智能化、可靠性等方面继续深耕,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
服务上目前我们在国内已经实现全覆盖,24小时响应的服务能力,接下来我们会继续加强海外服务能力,除了继续增加海外仓外,也会考虑常驻技术支持人员,保证响应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