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天岳先进接连发布了2个重要公告:
● 发布了2024年度业绩快报,SiC净利润达1.8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 正式向香港联交所提交上市申请,2024年前九个月SiC销量已超25万片,年化产能46万片;计划建设8英寸SiC产线以及海外新生产基地。
天岳先进业绩快报:SiC驱动实现扭亏为盈
业绩快报披露,天岳先进在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7.68亿元,同比增长41.37%;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80亿元,同比增加2.26亿元,扭亏为盈。
对于碳化硅方面的表现,天岳先进表示,公司大尺寸、导电型产品产能产量的持续提升,销售量持续增加,推动了营业收入的大幅增长;公司深入开拓市场与客户资源,加强与国内外知名客户长期合作,特别是在碳化硅领域,持续释放产能并优化产品结构,产销量持续增加。
据“行家说三代半”追踪调研,天岳先进近年来的营收和净利润均呈现增长趋势,这为公司赴港上市计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冲刺港股上市,将募资扩建8吋SiC项目
同日,天岳先进同步提交港股上市申请。
结合其“港股上市申请版本”文件,天岳先进还披露了更多关于SiC产品的销量与收入、产能与产量等数据信息,显示旗下碳化硅产能与交付能力持续提升。
一、从销量与收入表现来看,天岳先进碳化硅业务在2022年至2024年前九个月期间呈现显著增长:
● 2022年全年销量为6.38万片,平均售价5110元/片,实现销售收入3.26亿元,占总收入的78.2%。
● 2023年销量大幅攀升至22.63万片,同比增长超254%,尽管平均售价小幅下降至4,798元/片,但销售收入仍突破10.858亿元,占总收入比例提升至86.8%。
● 2024年前九个月,销量已达25.15万片,超过2023年全年水平,平均售价进一步降至4,185元/片,销售收入10.525亿元,占总收入82.2%。
销量的高速增长有效对冲了价格下行压力,推动碳化硅业务收入规模持续扩大。
二、产能与产量方面,天岳先进山东与上海基地支撑着SiC衬底产品的规模化生产,通过快速扩产支撑市场需求:
● 2022年总产能为7.5万片,实际产量7.1万片,生产利用率达94.7%;
● 2023年产能扩大至27万片,同比增长260%,产量26.2万片,利用率提升至97%。
● 2024年前九个月,产能进一步增至34.5万片(年化约46万片),产量31.1万片,利用率微降至90.3%。
尽管新产能投产初期利用率略有波动,但三年间产能扩张超4.6倍,产量同步增长近4.4倍,验证了规模化生产与市场需求的紧密匹配。
关于港股募资使用计划,天岳先进曾在此前公开的“关于公司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方案的议案”中公布了H股发行的初步计划和上限——拟申请公开发行不超过本次发行后公司总股本的15%的H股,将主要用于以下几方面:
一、8英寸及更大尺寸碳化硅衬底产能扩张:
● 国内产线扩张:采购晶体生长炉、切割/研磨设备、检测设备等,提升大尺寸衬底产能;引入自动化技术(如全自动天车系统、AGV搬运系统),改进生产流程和数字化管理;招募检测人员及工程师,匹配多元化产品线需求。
● 海外生产基地建设:计划根据客户分布,在海外新建生产基地,提升对国际客户的响应能力;重点布局8英寸及更大尺寸衬底产能,满足全球市场需求。
二、研发能力强化:加强材料性能优化、晶体生长热动力学研究、缺陷控制技术等基础研发;加速12英寸衬底商业化,拓展新型材料应用(如光波导、超宽禁带材料)。
三、运营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补充日常运营资金,支持业务拓展及潜在战略布局。
从上述规划中可以看出,天岳先进在募集资金的使用上有着明确的8英寸SiC扩产计划和灵活的调整机制,旨在确保资金能够高效地用于公司的发展战略中。
目前,天岳先进向香港联交所提交上市申请版本(草拟本)正处于审核阶段,尚未获批。“行家说三代半”将持续关注进展。